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傘製作技藝(西湖綢傘)

鎖定
傘製作技藝(西湖綢傘),浙江省杭州市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 
西湖綢傘,全稱“西湖竹骨綢傘”,始創於1932年,中國女子常用的綢傘。西湖綢傘以杭州本地獨有的淡竹、杭州絲綢為原料,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裝飾圖案,整個生產流程包括18道重要工序,採用古老的套合技藝,不用任何黏合劑,造型輕盈,設計奇巧,製作精細,高雅美觀。西湖綢傘按其用途可分為日用傘、裝飾傘、舞蹈傘、雜技傘、排鬚傘等種類,既很實用,又有藝術欣賞價值,有“西湖之花”的美稱。 [1]  [5] 
2008年6月7日,浙江省杭州市申報的傘製作技藝(西湖綢傘)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Ⅷ-140。 [2] 
中文名
傘製作技藝(西湖綢傘)
遺產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技藝
申報地區
浙江省杭州市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遺產編號
Ⅷ-140

傘製作技藝(西湖綢傘)歷史淵源

西湖綢傘 西湖綢傘
杭州歷史悠久,有着“絲綢之府”的美稱,早在秦漢時期,杭州的絲綢製造業就相當發達,隨着京杭大運河的開通,杭州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尤其是中唐以後,隨着絲綢的普及,綢傘進一步得到流行。當時南宋臨安是中國的制傘中心,市場上綢傘種類繁多,出現了大小黃羅傘、清涼傘等各式各樣的傘。隨着南宋定都臨安,杭州的發展由此進入了鼎盛時期。清代末期以來,隨着公路、鐵路等交通運輸的發展,杭州依託京杭大運河和公路、鐵路的便利以及發達的絲綢產業,從而促進了杭州絲綢製造的發展與傘業的繁榮。 [3] 
西湖綢傘創制於1932年,由杭州都錦生絲織風景廠研創。都錦生受到國外絹傘的啓發,利用杭州豐富的絲、竹原材料資源,在制傘師竹振斐的不懈努力下,克服選料、傘骨技術、傘面裝飾等諸多困難,最終研製成功。 [4] 
新中國成立以後,辦起了國營杭州西湖傘廠,又成立了杭州工藝美術研究所西湖綢傘組,有400多名職工,10多名研究人員,年產綢傘60萬把上下,其中出口的佔三分之二。 [10] 

傘製作技藝(西湖綢傘)工藝特徵

西湖綢傘以杭州本地獨有的淡竹、杭州絲綢為原料,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裝飾圖案,整個生產流程包括18道重要工序。西湖綢傘主體由傘骨和傘面組成,傘骨製作採用古老的套合技藝,不用任何黏合劑。傘面用絲綢為面料,而以刷花、彩繪和刺繡等技法加以裝飾。刷花以杭州西湖風景為題材,採用多種套色;彩繪利用傳統國畫技法,在傘面上繪製仕女、花鳥等內容;刺繡題材多樣,工藝精細,鮮麗秀雅,具有良好的藝術效果。 [1] 

傘製作技藝(西湖綢傘)工藝流程

西湖綢傘製作一共要經過18道工序:選竹、傘骨加工、車木、傘面裝飾、傘骨撇青、上架、串線、剪邊、折傘、貼青、刮膠、裝杆、包頭裝柄、穿花線、釘釦、修傘、檢驗、包裝。西湖綢傘製作每一道工序的技術標準都極其嚴格,對技術工人的技藝要求是較高的。 [3] 
(1)西湖綢傘製作的選料
西湖綢傘 西湖綢傘
西湖綢傘的原材料大致上可以分為三類:用於製作傘面的絲綢、用於製作傘骨的淡竹和用於製作傘柄和傘頂的木料。這三種材料的選取都馬虎不得。傘面是採用杭嘉湖地區出產的A、B級絲電力紡製成,要求薄如蟬翼、輕柔朦朧。傘面顏色,一般有湖色、血牙、天藍、新綠、玫瑰、淡黃、妃紅、皎月等十多種。傘骨則是取材於杭州近郊的安吉、富陽、餘杭等地的淡竹,這些竹子生長在山谷溪邊,受到山水之氣的潤養,竹節挺拔修長,色澤青翠欲滴。在備取傘骨的時候,必須在將近白露的時候選取,而且必須是三年以上竹齡的淡竹,要求粗細在15至16.7釐米之間,竹節的間隔不得小於38釐米,竹筒色澤均勻,沒有陰陽面和斑疤。經過這樣的嚴格篩選,每一枝淡竹几乎只有2至4節可用。對綢傘傘頂和傘柄木料的選擇也非常嚴苛,必須使用堅硬細密的古樹或者木烏樹。在抗戰前,還曾使用過牛角作為傘頭,最終因成本昂貴而捨棄。 [3] 
在選得合適的材料以後,製作綢傘的工人們就開始進行準備工序。 [3] 
(2)西湖綢傘製作的準備階段
準備工序大致分為四個部分:縫角、繃面、披青、換腰邊線。
縫面在縫上角以後就繃在一個直徑為81釐米的竹製繃圈上以方便操作,這種稱為“繃面”。
披青和換腰邊線是為製作傘骨,傘骨一般為35根,也有“抽谷”製成36根的,要求張開的時候是一把傘,合攏的時候必須還原為一根完整的竹子。合格的竹子從產地選來以後,首先要分離做成“長骨”和“短骨”的材料,“長骨”要浸料並擦竹去污,然後將竹劈開;“短骨” 也同樣要經過刮青,然後劈開竹子。接着,“長骨”要銑腰槽、剖青篾、鑽孔,“短骨”亦要鑽孔,然後進行編排,並分別合攏為上鬥和下鬥,最後將上下鬥呈“人”字形合起來排成圓周形的傘骨。披青就是把竹子劈開製成傘骨以後,將傘骨上的蔑青披下,編好字號,在蔑青披下以後,把傘骨浸到含有百分之三氯化鈉的溶液中,煮沸15分鐘作防腐處理,取出後用清水洗淨晾乾,然後技術工人就將傘骨的“長骨”和“短骨”相連接處所貫穿的一道紗線換成絲線,又在“長骨”的爪頭處穿上一道紗線備用。 [3] 
(3)西湖綢傘製作工序“上架”
完成了這四道準備工序之後,才能進入正式工序。首先就是要“上架”,把繃在繃圈上的綢面,用膠水粘到已經換好腰邊線的傘骨的“長骨”上去。上完架以後,就要“剪糊邊”,工人將粘在傘骨上的綢面小心細緻得修剪成圓形,將圓周的邊緣箱內折近粘住。至此,一把綢傘已經初具雛形。 [3] 
(4)西湖綢傘製作的裝飾技藝
西湖綢傘 西湖綢傘
當然,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是“穿花線”,這是一道裝飾的工序。首先在內部的“短骨”上貫穿幾道彩色的絲線網,在每一根短骨上有四排直徑不到1毫米的小孔,每一排有36個孔,總共是144個小孔,工人就在這些相互之間距離僅為10至25毫米的孔之間穿針引線,一把綢傘要穿296針,一個熟練的工人可以旋轉傘身,飛快完成。然後,畫師就在傘的綢面上“刷花”,一般刷制的圖樣是西湖風景,包括三潭印月、平湖秋月、柳浪聞鶯、花港觀魚等十幾種,後來也有用刺繡、仕女圖、花卉圖、刷秀等方式進行裝飾,以此來增加產品的多樣化。 [3] 
在做完基本裝飾工序以後,工人會把傘折攏,要求收攏以後不露出一點綢面。接着就開始做“貼青”的工作。這門技術含量很高的活要求做到“三齊一圓”,即頂齊、節齊、邊齊和收攏圓穩。説來短短几個字,但實際做到是非常難的,工人必須將當初披下編號號碼的青篾一根一根粘回到對應傘骨的綢面上,確保傘收起來仍然是一根竹子,這是一項非常考驗眼力、耐心的工作。 [3] 
最後剩下的就是一些外觀裝飾,首先是傘頭、傘柄和傘杆,工人一般將木料炮製成三潭印月“湖中三塔”的外形作為傘頭,再在傘骨下安上傘柄、傘杆。完成後,工人將上鬥用韌性紙包好,漆好,清理篾青,訂上絲帶扣攀和柄端繩甩。一把富有杭州地方色彩的西湖綢傘才算完成。 [3] 

傘製作技藝(西湖綢傘)傳承保護

傘製作技藝(西湖綢傘)傳承價值

西湖綢傘 西湖綢傘
西湖綢傘按其用途可分為日用傘、裝飾傘、舞蹈傘、雜技傘、排鬚傘等種類。西湖綢傘造型輕盈,設計奇巧,製作精細,高雅美觀,既很實用,又有藝術欣賞價值。 [1] 
西湖綢傘與西湖的天然秀麗風景融為一體,與杭州的絲綢、龍井茶葉等名特產一樣,代表了杭州的特有文化。無數的中外遊客來到杭州,在飽覽西湖風光之餘,也常常帶走一把西湖綢傘來表達對杭州、對西湖的美好記憶。 [3] 
西湖綢傘不僅有遮陽擋雨的實用功能,又有傳統韻味的觀賞價值,也是表達女性柔美身段的好配飾之一。它孕育、產生於杭州,是富有鮮明杭州地方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中國優秀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3]  [5] 

傘製作技藝(西湖綢傘)傳承狀況

隨着西湖綢傘老一輩制傘人先後離世,手工制傘工藝瀕臨失傳,市面上很少再能看到那些純手工製作的西湖綢傘。 [5] 

傘製作技藝(西湖綢傘)傳承人物

宋志明,男,1959年10月出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地區:浙江省杭州市,項目名稱:傘製作技藝(西湖綢傘)。 [6] 

傘製作技藝(西湖綢傘)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杭州宋記綢傘有限公司獲得“傘製作技藝(西湖綢傘)”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7]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傘製作技藝(西湖綢傘)項目保護單位杭州宋記綢傘有限公司評估合格。 [11] 

傘製作技藝(西湖綢傘)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西湖綢傘 西湖綢傘
1990年,西湖綢傘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一等獎。 [5] 
2001年,西湖綢傘獲世界華人專利技術博覽會金獎。 [5] 
2003年,西湖綢傘獲杭州市優秀旅遊商品金獎。 [5] 
社會活動
2017年1月,在G20峯會於杭州召開之際,“美麗的西湖之花——西湖綢傘精品特展”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開幕。 [8] 
2018年10月,由永康市博物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杭州中國刀剪劍、扇業、傘業博物館)舉辦的“杭風別韻——西湖綢傘精品特展”在永康市博物館正式開展。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