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傍人門户

鎖定
傍人門户(拼音:bàng rén mén hù)是一則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宋·蘇軾《東坡志林》卷十二。 [1] 
“傍人門户”比喻依靠別人,不能自立;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 [1] 
中文名
傍人門户
拼    音
bàng rén mén hù
近義詞
傍人依户、寄人籬下
反義詞
自力更生自立門户獨樹一幟
注音字母
ㄅㄤˋ ㄖㄣˊ ㄇㄣˊ ㄏㄨˋ
成語出處
《東坡志林》
語法結構
動賓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

傍人門户成語出處

桃符仰視艾人而罵曰:“汝何等草芥,輒居我上!”艾人俯而應日曰:“汝已半截入土,猶爭高下乎?”桃符怒,往復紛然不已。門神解之曰:“吾輩不肖,方傍人門户,何暇爭閒氣耶!”(宋·蘇軾《東坡志林》卷十二) [5] 
後人據此提煉為成語“傍人門户”。 [1] 

傍人門户成語故事

古時候過春節時,人們在桃木板上寫了神名,掛在門邊上以驅邪,叫桃符,後來演化成春聯;並在門上貼門神以鎮邪。端午節時,人們用艾草紮成人形,懸掛在大門上以消毒氣。 [7] 
有一年春節,一家財主讓家人洗刷完門板,照例掛桃符和艾蒿。來來往往的人都衝着“艾蒿人”拱手道:“祈望你保佑一年平安。”桃符看了,心中甚是不快,因為沒有一個人向它施禮祈安。 [7] 
這天,風很大,“艾蒿人”被吹起來,晃晃悠悠地不時敲打在桃符上。桃符本來就瞧不起“艾蒿人”,再加上沒人向自己祈安,心中更加生氣,就抬頭唾了“艾蒿人”一口,狠狠罵道:“你這個毛毛草草、極其下賤的東西,你到哪兒去不好,為什麼老是站在我的頭頂上!”艾蒿人聽了,怒不可遏,反唇相譏説:“讓你站在我下面已經不錯了,還與我爭什麼高低?若不是人們把你弄來掛在這兒,你本來就是土埋半截了!” [7] 
桃符氣得面紅耳赤,大吵大嚷,兩個各不相讓,爭吵不休。 [7] 
門神聽得不耐煩了,出來調解説:“喂,你們倆別吵了好不好?其實,咱們三個全是沒用的東西,靠在人家的門户上,不能自立,還有什麼心思鬧這份閒氣呢!” [7] 
聽了門神的話,桃符和艾蒿人都羞愧地垂下頭,不再爭辯了,似乎在慨嘆自己的命運。 [7] 

傍人門户成語寓意

春節張貼的春聯和端午節懸掛的艾草人展開了地位高下的無謂爭論。春聯因為已掛了好幾個月,可以説是邁入老年,半截入土了,但對後來居上的艾草人又不服氣,就無休止地窩裏鬥。這裏進行窩裏斗的並不是成就顯赫的突出人才,而是傍人門户的不肖之輩,可見往往正是那些本事不大的人在爭權奪利,計較着名譽地位。諷刺那些自已並無本事,同為仰仗別人的苟且之輩,彼此之間卻還要爭名奪利、追求虛榮的卑劣小人。如果一個人想要獲得別人的尊重和良好的待遇,自己就先要自立、自強,而不可依傍他人。 [3-4]  [6] 

傍人門户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傍人門户”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形容依賴他人,不能自立。 [1] 
  • 運用示例
明·孫仁孺《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盡宇內秦楚燕韓,傍門依户者,共是俺一家友生。” [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零九回:“雖説咱們窮,究竟比他傍人門户好多着呢。” [1] 
現代·孫玉聲《退醒廬筆記》:“雲間韓子云明經,別篆‘太仙’,博雅能文,自成一家言,不屑傍人門户。” [2] 

傍人門户成語辨析

傍人門户—寄人籬下
“寄人籬下”的意思是寄住於他人籬笆或屋檐下,比喻依附別人生活。“傍人門户”與“寄人籬下”都可以表示依賴他人、不能自立的意思,但有區別:“傍入門户”強調的是成人能力不足,在某些方面需要仰仗他人幫助;“寄人籬下”多強調未成年人因為生活能力不足,需要依靠親戚來生活。 [2] 
參考資料
  • 1.    傍人門户  .漢典
  • 2.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生活篇 1[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9:12
  • 3.    幹天全編著.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8.12:144
  • 4.    李魁彩著. 中華經典寓言故事鑑賞[M]. 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7.11:8
  • 5.    本社編. 中國成語故事 1[M]. 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7.08:142
  • 6.    邵勳潛編著. 優等生一定要知道的寓言典故[M]. 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2012.04:3
  • 7.    王秀芝主編. 好學生快樂閲讀 中華成語故事 1[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9.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