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傅舉有

鎖定
傅舉有,1937年出生於湖南省婁底市白鷺灣 [1]  。1965年中山大學歷史系古代史研究生畢業,是新中國第一代古代史研究生。曾任湖南省博物館副館長,參加了馬王堆二、三號墓發掘和帛書整理工作。著有專著《馬王堆漢墓文物》等,作品曾獲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優秀獎 [1]  。在國內外三十多家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和專業文章百多篇 [1] 
中文名
傅舉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湖南省婁底市 [2] 
出生日期
1937年2月12日 [1-2] 
畢業院校
中山大學歷史系古代史研究生
代表作品
馬王堆漢墓文物
主要成就
參加了馬王堆二、三號墓發掘和帛書整理工作。著有專著《馬王堆漢墓文物》等,作品曾獲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優秀獎。在國內外三十多家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和專業文章百多篇 [1] 

傅舉有人物經歷

1. 1973年初從文化部調到湖南文化組。 [1] 
2. 傅先生從1973年10月到達長沙馬王堆考古發掘現場,11月18日開始發掘。1974年2月份離開湖南前往北京就行出土的帛書研究,1975年回湘博就職。 [1] 

傅舉有人物評價

傅舉有先生在中山大學學習的是隋唐史。在加入7301工程即建造馬王堆漢墓文物倉庫的任務後,潛心研究馬王堆漢墓及其出土文物,如出土的漆器、帛書等。傅舉有先生參與了馬王堆2、3號漢墓的開掘工作,並對三號漢墓的墓主問題提出了著名的“利豨説”:主張三號墓的墓主是利豨本人而不是其兄。 [2] 
作為湘博曾主管業務的副館長,1983年起傅舉有先生 [1]  後任湘博陳列部主任、分管業務的副館長,他經手過數十個境內或境外陳列展覽,特別是1990年在日本大阪舉辦的“中國長沙馬王堆漢墓展”可謂盛況空前,最多的一天高達14850人次觀展。 [2] 
1997年,在傅舉有先生退休之前,湖南省博物館新陳列大樓動工開建,他還參與了各館的陳列設計方案同步進行,當馬王堆漢墓陳列方案完成後,傅先生正式退休。]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