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傅京孫

鎖定
傅京孫(King-sun Fu,1930年10月2日—1985年4月29日,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原籍浙江杭州,美籍華人,模式識別專家,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生前是普渡大學高斯工程講座教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智能製造系統研究中心主任。 [2-3]  [5] 
傅京孫於1953年獲得台灣大學學士學位;1955年獲得多倫多大學碩士學位;1959年獲得伊利諾伊大學博士學位;1959年—1960年任波音公司研究工程師;1960年在西雅圖大學講學;1961年起在美國普渡大學電機系任教;1976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85年4月29日因突發心臟病在華盛頓特區去世,終年54歲。 [2]  [5] 
傅京孫長期致力於模式識別及其應用研究。 [5] 
中文名
傅京孫
外文名
King-sun Fu
國    籍
美國
出生地
江蘇省南京市
出生日期
1930年10月2日
逝世日期
1985年4月29日
畢業院校
伊利諾伊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76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1978年當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傅京孫人物生平

1930年10月2日,傅京孫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
1949年,前往台灣省 [3] 
1953年,獲得台灣大學學士學位。
1955年,獲得多倫多大學碩士學位。
1959年,獲得伊利諾伊大學博士學位。
1959年—1960年,任波音公司研究工程師。
1984年鼠年春節與傅京孫(前排左2)合影 1984年鼠年春節與傅京孫(前排左2)合影
1960年,在西雅圖大學講學。
1961年,加入美國普渡大學,任助理教授。
1963年,晉升為副教授。
1966年,晉升為教授。
1975年,任普渡大學高斯工程講座教授。 [3] 
1976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1984年,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智能製造系統研究中心主任。 [5] 
1985年4月29日,因突發心臟病在華盛頓特區去世,終年54歲。 [2] 

傅京孫主要成就

傅京孫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78年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ICPR上的合影(左2為傅京孫) 1978年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ICPR上的合影(左2為傅京孫)
傅京孫創建和發展了句法和語義模式識別;參與了自適應、學習和智能控制系統的概念的制定,並在學習和模式識別中使用了隨機近似方法,發展學習控制系統;開發了用於肺部、心臟、肝臟和胰腺異常自動診斷以及指紋辨識與分類的X射線技術。1965年,傅京孫首先把人工智能的啓發式推理規則用於學習控制系統;他又於1971年論述了人工智能與自動控制的交接關係,提出智能控制二元交集理論。 [5] 
  • 學術論著
據2023年1月美國國家工程院官網顯示,傅京孫發表論文300多篇,出版著作4部。 [2] 
  • 學術交流
自1973年以來,模式識別國際會議每2年舉辦一次。傅京孫生前出席了幾乎所有的模式識別國際會議,並擔任重要職務。 [5] 

傅京孫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截至1985年4月,傅京孫指導了75名博士生,其中獲得博士學位67人。此外,他還指導了20多位國際訪問學者的研究工作。 [2]  [5] 
  • 開設課程
1984年, 傅京孫為研究生開設《專家系統與知識工程》課程。 [4] 
  • 講座講學
1979年,應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等單位邀請到北京講學時,傅京孫對模式識別進行了系統的介紹,推動了這門新技術在中國國內的發展。1983年,第二次到中國講學。 [1] 

傅京孫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71年
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
1976年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1976年
麥考艾科學貢獻獎
1978年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3] 
1981年
美國工程教育學會高級研究獎(Senior Research Award) [2] 
1982年
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教育獎章(Education Medal) [2] 
1982年
哈里古德紀念獎(Harry Goode Memorial Award) [2] 
1983年
美國中國工程師會(CIE-USA)成就獎 [5] 
1984年
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百年紀念獎 [1] 

傅京孫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67年,1972年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客座教授 [5] 
1972年
斯坦福大學古根海姆客座研究教授 [5] 
1972年—1981年
1974年
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模式識別委員會主席 [5] 
1976年
國際模式識別協會(IAPR)首任主席 [5] 
1976年—1979年
美國國家工程委員會理事 [5] 
1979年
《IEEE模式分析和機器智能學報》主編 [5] 
1983年
北京大學名譽教授 [1] 
1983年
清華大學名譽教授 [1] 
1983年
復旦大學名譽教授 [1] 

傅京孫人物評價

傅京孫 傅京孫
傅京孫教授是國際著名的模式識別專家, 對模式識別的研究與應用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中國科學院院士、控制論與人工智能專家戴汝為評) [1] 
傅京孫具有傑出的領導才華和團結共事的凝聚力,是國際模式識別、機器智能、機器視覺、機器人學、智能控制和地球遙感等學科的優秀的組織者和領導人;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獻身科學、愛生如子、學術思想敏捷、遠見卓識;不僅為國際和世界各國的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做出重大貢獻,作為華裔著名科學家和教育家,他情繫故土,為中國模式識別和人工智能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中南大學智能系統與智能控制研究所蔡自興教授評) [5] 
(傅京孫)是知名學者,可他悔人不倦,親切待人,沒有架子。華中理工大學教授周曼麗評) [4] 

傅京孫人物紀念

  • 命名獎項
為了紀念傅京孫,國際模式識別協會決定從1988年起設立傅京孫獎(King-Sun Fu Prize),作為終身成就獎,成為國際模式識別領域的最高榮譽。國際模式識別協會將兩年一度的傅京孫獎授予國際模式識別領域健在的優秀人士,以表彰他們在模式識別領域傑出的科技貢獻。 [5] 
參考資料
  • 1.    戴汝為.紀念傅京孫教授逝世一週年[J].自動化學報,1986,(04):439.
  • 2.    KING-SUN FU 1930-1985  .美國國家工程院[引用日期2023-01-22]
  • 3.    虞文喜主編. 麗水地區人物誌[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5.03:111.
  • 4.    周曼麗.傑出與平凡——紀念傅京孫教授逝世十週年[J].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1995,8(02):104-105.
  • 5.    蔡自興.國際模式識別和機器智能的一代宗師——紀念傅京孫誕辰90週年[J].科技導報,2020,38(20):1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