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明天來臨》是美國作家西德尼·謝爾頓創作的長篇小説,首次出版於1985年。
- 作品名稱
- 假如明天來臨
- 外文名
- If Tomorrow comes
- 作品別名
-
有朝一日
假若明天來臨
- 文學體裁
- 長篇小説
- 作 者
- 西德尼·謝爾頓
- 首版時間
- 1985年
- 字 數
- 328000
假如明天來臨內容簡介
編輯小説講述了一位美麗女子浴火重生的人生經歷:特蕾西·惠特尼是一位銀行職員,擁有令人豔羨的事業和愛情。在她結婚前夕母親卻自殺身亡,她想為母親討回公道, 不料因缺乏社會經驗也遭陷害入獄,未婚夫也無情地拋棄了她。在獄中,她見義勇為的行為得到了州長的特赦。特蕾西出獄後精心構建了一系列陷阱,使當初陷害她們母女的壞人們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然而當一切都塵埃落定,特蕾西想要開始全新的生活時,才發現因為她的犯罪記錄,整個社會拒絕接受現在的她。為了生存,高傲的她只能被迫淪為盜賊,但盜亦有道,她堅持偷竊的對象只是那些為富不仁,貪婪虛偽的人。憑藉智慧的頭腦加上百變的偽裝,她一次次成功地逃脱警方的追捕。與男主人公傑夫經歷了種種波折後最終結合,並功成身退。
[2]
假如明天來臨作品目錄
編輯第一部 陷落 | 第二部 雪恨 | 第三部 女冒險家 |
---|---|---|
一 最後一次電話 二 決不能放過他 三 圈套 四 入獄 五 “鮮肉到了” 六 女牢之夜 七 假如明天來臨 八 怪物 九 “母牛” 十 監獄長 十一 千鈞一髮 | 十二 迷人的女秘書 十三 靈巧的修理工 十四 法官落網 | 十五 棄兒 十六 夜盜 十七 失而復得 十八 雜耍天地 十九 “我知道她是誰” 二十 與大師較量 二十一 珠寶賞中計 二十二 東方快車失竊 二十三 “庫珀太厲害了” 二十四 迷人精 二十五 古堡取寶 二十六 假假真真 二十七 單身女賊 二十八 逛遍馬德里 二十九 目標:五十萬美元 三十 神機妙算 三十一 空中掉包 三十二 天生一對 |
假如明天來臨創作背景
編輯西德尼·謝爾頓早期創作的小説,如《子夜的另一邊》(1974)和《鏡中的陌生人》(1976),多以女明星為主人公,通過她們在好萊塢成名前所遭受的謀殺、強姦、綁架等經歷,暴露了美國影視圈的種種黑暗和邪惡。其中不乏露骨的色情描寫。進入20世紀80年代之後,謝爾頓繼續以漂亮、聰明、能幹的年輕女性為主人公,但暴露的領域不再限於影視圈,而是縱深發展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其中醜陋人性的暴露是一個重點。這方面的代表作有《假如明天來臨》。
[4]
假如明天來臨人物介紹
編輯特蕾西·惠特尼
小説的女主人公。她復仇、掙扎、迷失,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卻從未失去她靈魂深處的善良和對生活的希冀,正因為如此,她才能在經歷冤屈、痛苦,掙扎後重新找同相信愛的勇氣,收穫愛情,與相愛的人一起共度夢寐以求的生活。
[1]
假如明天來臨作品鑑賞
編輯假如明天來臨主題思想
《假如明天來臨》雖然是通俗小説,但卻如一面多稜鏡一樣折射出美國社會的黑暗面。黑社會勢力和法官、律師相互勾結,為利益陷害無辜平民,美國監獄中人性扭曲,上流社會的各色人等在體面的外衣之下有一顆虛偽、吝嗇、貪婪的心。他們巧取豪奪,爾虞我詐,但因為制度的缺陷,卻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而特蕾西無疑扮演了懲惡揚善的俠女。她以牙還牙,使這些敗類付出沉重的代價。因此,每次看到她遊走於法律邊緣成功實施偷盜後,讀者對她的行為不是厭惡痛恨而是感到大快人心。
[2]
假如明天來臨藝術特色
語言
敍事作品中的語言,不論是説出來的人物語言還是無聲的心理活動,都是展示人物特性的重要手段。在《假如》中,作者也有大篇幅的語言描寫,它們各有側重和特色,稱職地凸顯出女主人公的性格。從小説開篇會見未婚夫的父母時的手足無措,結結巴巴的天真幼稚到歷經磨難後其語言的機智、多變,這些描寫見證了特蕾西的成長、成熟。可以説女主人公生動複雜的形象正是通過作者精心設置的語言而獲得靈氣和生機的。最為稱道的是,文中女主人公的語言充分展示了作者作為戲劇創作者的豐富閲歷和經驗。它不是一成不變的記述,而是各種語氣、發音、語調的呈現。
[2]
結構
全書以特蕾西的坎坷經歷為主要內容,在內容表現結構方面獨具特色,以特蕾西的心理情感變化為主要敍述線索,故事情節的發展伴隨着特蕾西心理情感的變化逐漸展開,這種獨特的敍述方式對於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對於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刻畫,對於讀者與主人公之間心與心的共鳴起到重要的作用。
[1]
視角
在《假如明天來臨》中,作者用自己獨特的視角意象與心理意象帶領着讀者領會主人公從充滿希望到絕望到再次充滿希望的心路歷程,獨特的心理情感敍述線索把整個故事敍述得栩栩如生,使讀者在閲讀的過程中感同身受,以特蕾西的喜而喜,以她的悲而悲,在跌宕起伏的故事陳述中同時對人與社會之間的衝突及人自身的思想情感變化進行了分析,在人與命運進行鬥爭的過程中不斷推進故事的發展。
[1]
假如明天來臨作品影響
編輯1986年,該小説被改編成同名電影,該片由傑瑞·倫敦執導,湯姆·貝倫傑等主演。
[6]
假如明天來臨出版信息
編輯1986年9月,灕江出版社出版中文版,收納於《外國通俗文庫》叢書中。
此後,由於版權的混亂,多家出版社競相出版此書,甚至出現過幾家出版社同年同月出版的情況。這些作品印數極為驚人,多半在幾萬冊以上。其中對書中比較暴露的描寫做了不同程度刪節,似乎唯有中國藏學出版社的作品未做這方面文字修正。
其他流傳比較廣泛的中文版本還有: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譯為《來自地獄的女人》;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譯為《有朝一日》。
1992年,中國加入國際版權公約後,謝爾頓作品的中譯才告別混戰時代,基本由譯林出版社據正規渠道引進出版。
假如明天來臨作者簡介
編輯西德尼·謝爾頓(1917—2007),美國當代通俗小説作家。他早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二戰”期間曾在美國空軍服役,退伍後為百老匯寫劇本。1970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説《裸臉》,獲埃德加·愛倫·坡獎。他的小説大多以西方上流社會的活動為背景,主人公很多都是自強不息、與社會作決死拼鬥的女性。
[7]
- 參考資料
-
- 1. 周玉玲.《假如明天來臨》中女主人公心路歷程研究[J].文學教育(下),2017,(第11期).23-25
- 2. 盧楊, 郭濤. 我是傳奇——《假如明天來臨》主人公塑造手法分析[J]. 山花, 2015, (14):143-144.
- 3. (美)謝爾頓著. 假如明天來臨[M]. 南京:譯林出版社, 2014.01.目錄頁
- 4. 王守仁主撰.新編美國文學史 第四卷 1945-2000: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542
- 5. (美)謝爾頓著;陶雪蕾譯.我的另一面 西德尼·謝爾頓自傳:譯林出版社,2014.01:319
- 6. 假若明天來臨 .時光網[引用日期2019-03-30]
- 7. 李天道主編.影響孩子一生的外國辯論詞名篇:四川文藝出版社,2012.09: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