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借我一生

(200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借我一生》是200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餘秋雨,主要講述了作者對中國文化界的告別之作,描繪了記憶中文革時大揭發、大批判的整人模式。
書    名
借我一生
作    者
餘秋雨
類    別
散文隨筆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年8月1日
頁    數
617 頁
定    價
42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6330152
字    數
410000
紙    張
膠版紙

借我一生內容簡介

《餘秋雨作品集》
《餘秋雨作品集》(31張)
餘秋雨先生的父親在年前去世,家人打開他天天緊鎖的私人抽屜,發現了大量的文字資料,這些文字資料為什麼留存到生命最後,卻又不願意在生前讓後輩看見?由這些疑問出發,餘秋雨先生開始逐一尋訪自己前輩的人生歷程,發現最重要的答案已經隨着父親的去世而永遠失去,這種幾天之間的咫尺天涯使他產生了強烈的創作衝動,並找到了文學感悟的基點,這個基點就是即將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借我一生》。
父親的人生歷程牽涉到祖母、祖父、叔叔、姑姑,又牽涉到母親、外公、外婆、姨媽,每個人都是典型。餘秋雨先生從童年開始,用近似於《鐵皮鼓》中那個小男孩的目光,注視着長輩們的一切。隨着年齡的增長,一直注視到這些親人的坎坷、遭難、直到活着。
《借我一生》以這些普通人的羣像。勾畫了一部真切具體的現代民間生態史,由於一切從自我感覺出發,全書的主角很快從前輩轉移到作家自身,因此,現代民間生態史只是成了背景,真正的着重點是一位當代文化學者的成長史。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這中間,包含着作者對於文革災難的民間版本,對於二十幾年來經濟轉型和文化保守主義之間的巨大落差,對於仕途和學界的社會百態,特別是對於文化災難的復燃機制和蔓延機制,都做了一系列描繪與思考。
作者在敍述自己的人生歷程時,表現了一種蔑視災難、不斷突破、立足大地、叩問世界的轉型期精神選擇,也表現了這種精神選擇所帶來的畏難和孤獨。
餘秋雨先生在創作上擅長於文體的創造和實驗。本書以平正、真實的記憶性內容組建成一部文學作品的實驗,以散文筆調貫通成一部史詩的努力,都具有重大意義。此外,本書還交糅了體驗與論述,激情與冷靜,宏觀與細節等諸多對立性因素,呈現出全方位的表現力度 [1] 

借我一生作品目錄

餘秋雨 餘秋雨
序言:謹以這部記憶文學
獻給
我的父輩
我的同代
第一卷
第一章 長輩的山
第二章 鄉間的事
第三章 舊屋與旗袍
第四章 祭侄帖
第五章 獨身的叔叔和姨媽
第二卷
第一章 戴黑邊眼鏡的青年
第二章 叔叔走了
第三章 一物一物
第四章 冬天的斯坦尼
第五章絳紅的泥水
第六章 關閉的窗户
第七章 吳石嶺
第八章 半山失蹤
第九章 隱秘的河灣
第三卷
第一章 駱駝殿堂
第二章 有人敲門
第三章 我能聽到
第四章 濕漉漉的落葉
第四卷
第一章 那麼走吧
第二章 從廢墟到廢墟
第三章 紅緞虎頭鞋
第四章 房主不在屋內
第五卷
第一章 墓地和法院
第二章 那一疊紙條
第三章 借往何處

借我一生作者簡介

餘秋雨 餘秋雨
餘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餘姚縣橋頭鎮(今屬慈溪)。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曾任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院長、榮譽院長,大陸著名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國際知名的學者和作家。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並曾獲“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的稱號,並擔任多所大學的教授。事實上,要談論餘秋雨在中國文化界的地位,真是談何容易。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聞名的中國美學家,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落其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艱澀難明。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大陸最暢銷書籍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灣、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響。現任《書城》雜誌榮譽主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