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倒卵葉山龍眼

鎖定
倒卵葉山龍眼(Helicia obovatifolia Merr. & Chun)是山龍眼科山龍眼屬下的喬木。產於廣西、廣東、海南,越南等地。生長於海拔300-1000米山地濕潤常綠闊葉林中。非中國特有,非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倒卵葉山龍眼
拉丁學名
Helicia obovatifolia Merr. & Chun [2] 
別    名
紅心割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山龍眼目
山龍眼科
山龍眼屬
倒卵葉山龍眼
分佈區域
廣西、廣東、海南,越南

倒卵葉山龍眼形態特徵

喬木,高9-12米,樹皮灰褐色;嫩枝、葉、花序和花均被鏽色短絨毛。葉革質,倒卵形至卵形,長7-13釐米,寬4-7釐米,頂端近圓形或圓鈍具短尖,基部楔形,成長葉的毛 逐漸脱落,兩面均變無毛,邊全緣或上半部具疏齒;側脈6-8對,兩面均凸起,網脈明顯;葉柄長1.5-3.5釐米,被絨毛。
總狀花序腋生,長5-10釐米;花黃褐色,花梗通常雙生,長約1毫米;苞片卵形,長約1.5毫米;小苞片三角形,長約1毫米;花被管長10-12毫米;花葯長約2毫米;腺體4枚,卵球形;子房密被柔毛。果倒卵球形或橢圓狀,長3-4釐米,直徑2-3釐米,頂端具短尖,果皮革質,厚1.5毫米,紫黑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1] 

倒卵葉山龍眼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00-600(-1000)米山地濕潤常綠闊葉林中。

倒卵葉山龍眼分佈範圍

產於廣西西南部,廣東西部和海南島。越南也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廣東保亭。 [1] 

倒卵葉山龍眼主要價值

本變種在海南島低海拔樹林中為常見樹種;木材易加工,適作建築用材。 [1] 

倒卵葉山龍眼參考文獻

1、王文采《植物分類學報》5: 291. 1956
2、《海南植物誌》1: 444. 1964
3、《中國植物誌》第24卷>>山龍眼科>>山龍眼屬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