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俯衝作用

鎖定
又稱消減作用。俯衝作用又稱消減作用。指一板塊沿匯聚板塊邊界向相鄰板塊下方潛入的過程。洋殼向地幔潛入的過程。大洋板塊的俯衝沿貝尼奧夫帶廣泛發生於環太平洋帶。根據相互作用的兩個板塊性質的不同,俯衝作用主要分為3種類型。包括B型俯衝,A型俯衝或陸內俯衝,洋內俯衝。
中文名
俯衝作用
外文名
subduction
又    稱
消減作用
發    現
奧地利學者O.安普費若

俯衝作用基本概念

俯衝作用又稱消減作用。指一板塊沿匯聚板塊邊界向相鄰板塊下方潛入的過程。洋殼向地幔潛入的過程。大洋板塊的俯衝沿貝尼奧夫帶廣泛發生於環太平洋帶。根據相互作用的兩個板塊性質的不同,俯衝作用主要分為3種類型。包括B型俯衝,A型俯衝或陸內俯衝,洋內俯衝 [1] 

俯衝作用A型俯衝

A型俯衝(Ampferer subduction)是發生在大陸板塊之間的俯衝,又稱陸內俯衝或大陸俯衝、陸—陸俯衝。用字母A來命名,是為紀念阿爾卑斯山的著名研究家奧地利學者O.Ampferer(安普費若)之故,是他首先提出了阿爾卑斯山大陸地殼曾遭受過俯衝潛沒的概念。
A型俯衝指由於地殼與其上地幔分離而向旁側的陸殼發生的俯衝,與強烈的擠壓作用有關,因而常發育於造山帶的前陸地區,即造山帶與克拉通之間。基於此,一些學者認為印度板塊現已俯衝到歐亞板塊之下,形成了喜馬拉雅式碰撞構造(Himalayam collsion tectonics)。該碰撞構造的動力學表現是,陸內縮短作用及大陸物質在印度板塊俯衝端分別向東、西兩側的排出作用,從而造成大陸殼的雙層重疊,使陸殼加厚形成高聳的山脈。
A型俯衝在我國大陸內部的表現則是揚子板塊自南而北,西伯利亞板塊自北而南在華北板塊之下的俯衝,特別是我國大別—蘇魯地區,由拖着大別—蘇魯地塊的揚子板塊,在華北地塊下部所構成的陸—陸俯衝,不只是形成高聳的大別山,在蘇魯地塊南、北兩沿分別造成了逆、正斷層,而且(也是更重要的是)形成並折返露布於地表的大別—蘇魯超高壓變質帶(UHPM)。由於UHPM帶出露直接涉及到地幔深處的動力學過程,所以我國已決定在該地區(江蘇東海)實施第一口大陸科學鑽探工程,以檢驗UHPM帶的形成和折返機制,併為地幔動力學過程提供資料和數據。
A型俯衝一般不造成火山活動,地震亦多系淺源地震,但熱流值很高。由於A型俯衝常形成多層板片狀的逆衝推覆構造,加厚了陸殼厚度,形成了高聳的山脈。這都表明,大陸岩石圈的內部堆壘、俯衝或消減所引起的水平縮短是內硅鋁層造山的一個重要機制 [2] 

俯衝作用B型俯衝

B型俯衝(Binioff subduction)即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之下的俯衝,也可以是大大洋板塊向另一小大洋板塊的俯衝。[url=]由於該類俯衝總是沿貝尼奧夫帶俯衝,而貝尼奧夫帶又總是與洋緣海溝相伴隨,海溝又是大洋板塊俯衝潛沒的場所,故該類俯衝就以美國地質學家H.Binioff姓氏的第一個字母“B”來命名。B型俯衝,包括洋—陸俯衝(有邊緣海和無邊緣海)和洋—洋俯衝。
典型的B型俯衝發育於太平洋東、西兩岸,也見於印度洋東北緣的爪哇海溝,大西洋的波多黎各海溝和南桑德韋爾奇海溝,以及地中海克里特島南緣的海倫尼海溝。
日本學者上田誠也(Uyeda,1982)依據島弧是大陸弧或大洋弧把B型俯衝又進一步分為兩種類型,即智利型和馬里亞納型。在智利型俯衝中,兩個板塊聯結緊密,包括弧後在內的整個弧溝系都處於擠壓狀態,弧後沒有以洋殼為基底的盆地,弧後地震發震是逆衝型的,貝尼奧夫帶傾角緩、海溝淺,有增生的俯衝雜巖;在馬里亞納型俯衝中,兩個板塊實際是脱離的,弧後是拉張的,弧後地震發震是正斷層型的,貝尼奧夫帶傾角陡,海溝處沒有增生的俯衝雜巖。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上部板塊相對於海溝其運動方向大不相同的緣故。如果上部板塊的運動方向趨向於遠離海溝(如菲律賓海板塊),則發生馬里亞納型俯衝;反之,當上部板塊向海溝推進時(如南美板塊),則其俯衝方式是智利型的。

俯衝作用洋內俯衝

最後一種是洋內俯衝,是發生在大洋板塊之間的俯衝,見於太平洋大洋盆地中的馬里亞納羣島、西菲律賓海等地,地震活動強烈,但火山活動微弱。

俯衝作用相關概念

與俯衝作用相對照的是仰衝作用,即洋殼板片上衝到過渡型地殼(洋殼與陸殼的過渡類型,如島弧)或陸殼之上的過程,如阿曼的塞麥爾、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巴布亞地區、意大利的北亞平寧、喜馬拉雅西部的瓊巴等地的蛇綠岩推覆體即由洋殼向陸殼的仰衝作用而移置定位的。
參考資料
  • 1.    許志琴,楊經綏,姜枚,李海兵. 大陸俯衝作用及青藏高原周緣造山帶的崛起[J]. 地學前緣,1999,(03):139-151.
  • 2.    金性春. 俯衝作用及其與構造旋迴的關係[J]. 海洋通報,1990,(02):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