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信息存儲技術

鎖定
信息存儲技術是指跨越時間保存信息的技術,主要包括數據壓縮技術、縮微存儲技術、光盤存儲技術等。
中文名
信息存儲技術
對    象
跨越時間
對    應
光盤存儲
屬    性
縮微存儲

信息存儲技術三大支柱

磁儲存技術、縮微技術與光盤技術已成為現代信息存儲技術的三大支柱。現代信息存儲技術不僅使信息存儲高密度化,而且使信息存儲與快速檢索結合起來,已成為信息工作發展的基礎。 [1] 
磁儲存系統,尤其是硬磁盤存儲系統是當今各類計算機系統的最主要的存儲設備,在信息存儲技術中佔據統治地位。
(1)磁儲存介質磁介質都是在帶狀或盤狀的帶基上塗上磁性薄膜製成的,常用的磁存介質有計算機磁帶、計算機磁盤(軟盤、硬盤)、錄音機磁帶、錄像機磁帶等。
(2)磁存的特點
磁能存儲聲音、圖像和熱機械振動等一切可以轉換成電信號的信息,它具有以下一些特點:存儲頻帶寬廣,可以存儲從直流到2兆赫以上的信號;信息能長久保持在磁帶中,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重放;能同時進行多路信息的存儲:具有改變時基的能力。磁存儲技術被廣泛地應用於科技信息工作,信息服務之中。磁存儲技術為中小文獻信息機構建立較大的數據庫或建立信息管理系統提供了物質基礎,為建立分佈式微機信息網絡創造了條件。
2.縮微存儲技術
是縮微攝影技術的簡稱,是現代高技術產業之一。縮微存儲是用縮微攝影機採用感光攝影原理,將文件資料縮小拍攝在膠片上,經加工處理後作為信息載體保存起來,供以後拷貝、發行、檢索和閲讀之用。
(1)縮微製品的類型
縮微製品按其類型可分為卷式膠片與片式膠片兩大類。卷式膠片採用16mm和35mm的鹵化銀負片縮微膠捲作為記錄介質,膠捲長一般30.48—60.96m,卷式膠片成本低存儲容量大,安全可靠,適用於存儲率低的大批量資料。片式膠片可分為縮微平片、條片、封套片、開窗卡片等。縮微製品按材料可以分為廟化銀膠片、重氮膠片、微泡膠片三種。鹵化銀膠片是將含有感光溴化銀或氯化銀晶粒的乳膠塗在塑料片基上製成的,它是最早,也是使用廣泛的膠片,一般用於製作母片。供用户使用的拷貝片一般採用價格較低的重氯膠片或微泡膠片。
(2)縮微存儲技術的特點
20世紀70年代以來,縮微技術發展很快,應用相當廣泛。其特點有:縮微品的信息存儲量大,存儲密度高:縮微品體積小、重量輕,可以節省大量的存儲空間,需要的存儲設備較少;縮微品成本低價格便宜:縮微品保存期長,在長温下可以保存50年,在適當的温度下可以保存100年以上;縮微品忠實於原件不易出差錯;採用縮微技術儲存信息,可以將非統一規格的原始文件規格化、標準化,便於管理,便於計算機檢索。
(3)縮徽技術的應用縮微技術最引入注目的就是它與微電子、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許多性能優異的新技術和新設備。把微電子和複印技術與傳統的縮微閲讀器相結合,可以生成自動檢索的閲讀複印機:COM技術能將計算機輸出的二進制信息轉換成人讀縮微影像,並直接把它們記錄在縮微片上;CIM技術能將計算機輸出的人讀影像資料轉換成計算機可讀二進制信息介質,從而擴大縮微品的應用範圍:CIR是一種能將計算機、縮微品和紙三者的長處融為一體的影像資料自動管理系統;CAR具有在一分鐘內從一百萬頁以上的資料中檢索出任意一頁的能力;視頻縮微系統是由縮微、視頻和計算機三種技術結合在一起生成的影像資料全文存儲檢索系統,從中找出任意一頁原文文獻只需14秒;縮微技術與光盤技術相結合能生成複合系統。
光盤是用激光束在光記錄介質上寫入與讀出信息的高密度數據存儲載體,它既可以存儲音頻信息,又可以存儲視頻(圖像、色彩、全文信息)信息,還可以用計算機存儲與檢索。
(1)光盤的種類
光盤產品的種類比較多,按其讀寫數據的性能可分為以下種類:一是只讀式光盤(CD—ROM)已成為存放永久性多媒體信息的理想介質。二是一次寫入光盤WORM),也稱追記型光盤。用户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進行記錄,但記錄的信息無法抹去。WORM的存儲系統由WORM光盤、光盤驅動器、計算機、文件掃描器、高分辨率顯示器、磁帶或磁盤驅動器、打印機、軟件等部分組成。三是可擦重寫光盤,這種光盤在寫入信息之後,還可以擦掉重寫新的信息。用於這類光盤的介質有晶相結構可變化的記錄介質和磁光記錄介質等。
(2)光盤技術的應用
在信息工作中,可以利用光盤技術建立多功能多形式的數據庫,如建立二次文獻數據庫、專利文獻數據庫、聲像資料數據庫等:在信息檢索中,用CD—ROM信息檢索系統檢索信息,可反覆練習、反覆修改檢索策略,直到檢索結果滿意為止。利用光盤可以促進聯機檢索的發展,可以建立分佈式的原文提供系統,節省通信費用,取得較好的經濟效果。諮詢服務人員也可以利用各類光盤數據庫系統向用户提供多種信息檢索與快速優質的諮詢服務。

信息存儲技術發展趨勢

1.評價存儲技術的指標 [2] 
評價存儲技術的指標常包括以下幾種:存儲密度、存取時間、存儲成本、信息更新的難易、可靠性、壽命、消耗功率等。
其中有幾項指標是互為相反的,沒有一種存儲技術能同時滿足所有要求。因此,無論是紙印刷存儲,還是縮微存儲,磁存儲,半導體存儲,光盤存儲都各自具備別的技術不能替代的優點。因此它們將在較長時期內並存,互為補充。
2.縮微存儲、磁存儲和光盤存儲技術特點的比較
1)從存儲容量、存儲密度來看,光盤存儲佔有絕對優勢。
2)從存取時間來看,磁存儲佔有優勢,光盤存取的時間則較長,縮微存儲的存取時間則不可比。
3)從信息更新的難易程度來講,磁存儲非常容易,而光盤存儲的信息更新技術正在研製過程當中,縮微存儲則不能進行信息的更新。
4)從存儲信息的可靠性比較可以看出,縮微存儲技術佔有絕對優勢,它的誤碼率為0,且保存期限最長。
5)縮微存儲技術和磁存儲技術比較成熟,縮微存儲技術具有一次性投資較低的特點。
6)從信息存儲技術的發展來看,光盤存儲技術最有希望,隨着光盤技術的改進和成熟,它的存取速度將進一步加快,成本將會進—步降低,光盤存儲技術將有一個飛躍的發展。
3.信息存儲技術的未來
由上面的特點比較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無論是紙印刷文獻的存儲,還是縮微存儲、磁存儲、光盤存儲,它們都各自具備別的技術不能替代的長處,因此,它們將在較長時期內並存,互為補充。這是信息存儲技術的一個發展趨勢。
信息存儲技術的另一發展趨勢是各項信息存儲技術的結合發展:
1)磁存儲與光存儲的結合——磁光存儲技術。這是一種利用激光在磁光存儲材料上進行信息寫入和讀出的技術。磁光存儲技術結合了磁存儲與光盤存儲的優點,存儲密度高,存儲容量大,而且存取時間短。
2)採用縮微片和光盤兩種存儲媒質的複合系統。在隨錄隨用、檢索速度、影像遠距離傳送等方面,光盤優於縮微片,而在輸入速度、複製發行、存儲壽命、法律依據陸方面,縮微片又優於光盤。日本的佳能和富士公司先後推出一種採用縮微片和光盤兩種存儲媒質的所謂複合系統。採用複合系統的另一個優點是,原來已擁有大量縮微片的舊系統仍可繼續使用,並能順利地向新系統過渡。
3)“三合一”的存儲系統,即將縮微、磁和光盤存儲技術結合在一起的複合系統。柯達公司正在研究這種系統。
信息存儲技術將有一個重新的比例分配是其發展的又一必然趨勢,為了實現我國信息工作的現代化,我們必須採取得力的措施,來積極推動信息存儲技術的這種轉化。信息存儲技術比例上的重新分配,也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各信息存儲技術的特長,揚長避短。所謂“重新的比例分配”是:
1)傳統的紙印刷文獻,由於存儲空間、存儲條件等限制,一些利用率較低的印刷型文獻將被縮微存儲代替。
2)對於形像資料,為了保持圖像的色彩,最好用光盤存儲。當然也可以用彩色縮微攝影保存,但其效果並不十分理想。
3)為了充分利用光盤處理計算機信息的能力,可用光盤代替磁盤存儲信息機構的書目信息和情報檢索信息。通過光盤可以快速向用户提供檢索服務,也可利用電子傳輸通信為遠程終端提供書目信息。
4)存儲計算機信息,過去都擬依靠COM技術,隨着光盤技術的發展,COM技術可能被光盤代替。
5)根據光盤存儲信息壽命短,但檢索功能強及檢索速度高的特點,可考慮將檢索頻率高的科技期刊、科技報告、標準和法律文獻及一些詞典工具書等存入光盤。根據科學信息老化規律,科技文獻的引用期平均也只有10年左右,正好與光盤保存信息的壽命相當。
從長遠來看,在信息存儲技術領域內,今後還有大量的工作可做。有人估計,利用生物蛋白自我繁殖的功能,可以製造出極大容量的生物存儲器;還可藉助生物集成電路把計算機與人腦(一個極大容量的生物信息存儲器)聯繫起來,形成新的人機系統。

信息存儲技術作用

人的大腦記憶功能可以把人從上述各種器官收集的信息經過適當編碼存儲起來,所以,大腦也是人的一個重要信息存儲部件。信息的存儲是信息在時間域傳輸的基礎,也是信息得以進一步綜合、加工、積累和再生的基礎,在人類和社會發展中有重要意義;但人腦存儲的功能仍然受着具體人的大腦存儲容量、記憶能力及存取速度等自然能力的限制。特別是由於人的生命期有限,人死後,人腦存儲的信息也隨之消失。人的生育遺傳功能雖然可以把人本身的某些自然屬性的信息傳給下一代,但並不能把人腦中儲存的信息傳下去,於是人們又發明創造了造紙術、印刷術、攝影、攝像技術、錄音、錄像技術以及磁盤、磁帶、光盤等各種信息存儲技術。這些人造的信息存儲技術與設備不僅在存儲容量、存取速度方面有可能擴張人腦的存儲能力,而且還有以下兩方面更重要的層義:一是它們把人主觀認識世界的信息遷移到客觀世界的存儲介質中,可以下受人死亡的限制而一代一代傳下去;二是它們脱離了個人大腦的侷限可成為人類社會共享的知識,成為社會的人與人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 [3] 
參考資料
  • 1.    .宋學清,王雙主編.信息工作概論.西安地圖出版社,2008
  • 2.    .張帆主編.信息組織學.科學出版社,2005
  • 3.    .倪鵬雲.計算機網絡系統結構分析.國防工業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