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俞昌旋

鎖定
俞昌旋(1941年7月7日—2017年5月23日),出生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祖籍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等離子體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 
俞昌旋於1965年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1980年獲准公派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實驗室進行學習;1994年至1998年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主任;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7年5月23日在合肥逝世,享年76歲 [2] 
俞昌旋長期從事等離子體物理實驗研究,研究內容包括磁約束等離子體湍流和反常輸運、等離子體非線性現象、等離子體診斷等領域 [3] 
中文名
俞昌旋
外文名
Yu Chang xuan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印度尼西亞爪哇島
出生日期
1941年7月7日
逝世日期
2017年5月23日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主要成就
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性    別
祖    籍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

俞昌旋人物生平

俞昌旋 院士
俞昌旋 院士(5張)
1941年7月7日,出生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安褥埠,祖籍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
1948年,隨父母從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安褥埠回國。
1952年,隨着當老師的哥哥俞立明遷到集美,因為哥哥奉命上福建省委黨校學習,為期兩年。於是,俞昌旋到集美中學念初中,寄宿 [4] 
1959年,畢業於福建省廈門集美中學 [4] 
196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講師(1979年晉升)、副教授(1985年晉升)、教授(1992年晉升)、博士生導師(1993年被聘) [5] 
1973年初,作為主要創始成員,參與籌建了中國最早的等離子體物理專業 [6] 
1994年—1998年,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主任。
2007年12月27日,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院士 [7] 
2009年6月,被聘為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8] 
2013年11月,被聘為國家大科學工程EAST裝置科枝委員會副主任 [9] 
2017年5月23日4時5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合肥逝世,享年76歲 [10] 

俞昌旋主要成就

俞昌旋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俞昌旋開創了中國等離子體湍流實驗研究、等離子體非線性現象實驗研究等學科方向,在磁約束等離子體湍流和反常輸運、等離子體非線性現象、等離子體診斷等領域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他首次實驗證實了湍流雷諾脅強是觸發約束模式轉換的主要機制,首次觀察到了帶狀流完整的三維特徵,實驗發現線性歐姆約束等離子體中湍流色散關係與理論預言一致。他最先觀察到了無外驅動等離子體向混沌態過渡的三條途徑,首次利用小擾動方法實現了對無外驅動等離子體混沌的控制。他在中國國內率先研製了激光相干散射等系列診斷系統,發展了電子速度超高斯分佈的湯姆遜散射理論以及考慮波阻尼效應的極小角散射理論 [2] 
  • 學術著作
根據2020年5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力資源部網站顯示,俞昌旋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s of Plasmas》等中國國內外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一百餘篇,與項志遴教授合作著書《高温等離子體診斷技術》一部 [1]  。代表論文如下:
Liu, A. D., Lan, T., Yu, C. X., Zhao, H. L., Yan, L. W., Hong, W. Y., ... & Duan, X. R. (2009). Characterizations of low-frequency zonal flow in the edge plasma of the HL-2A tokamak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3(9), 095002.
Lan, T., Liu, A. D., Yu, C. X., Yan, L. W., Hong, W. Y., Zhao, K. J., ... & Yang, Q. W. (2008). Spectral features of the geodesic acoustic mode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urbulence in a tokamak plasma[J]. Physics of Plasmas, 15(5), 056105.
Lan, T., Liu, A. D., Yu, C. X., Yan, L. W., Hong, W. Y., Zhao, K. J., ... & Yang, Q. W. (2008).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geodesic acoustic mode in the HL-2A tokamak[J]. Plasma Physics and Controlled Fusion, 50(4), 045002.
Zhao, K. J., Lan, T., Dong, J. Q., Yan, L. W., Hong, W. Y., Yu, C. X., ... & Yang, Q. W. (2006). Toroidal symmetry of the geodesic acoustic mode zonal flow in a tokamak plasma[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6(25), 255004. [11] 
  • 學術交流
俞昌旋1980年至1983年、1989年至1991年、2000年至2001年,先後三次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訪問研究近六年 [2] 
  • 承擔項目
根據2020年5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力資源部網站顯示,俞昌旋先後承擔並完成了國家攀登計劃“非線性科學”項目、“863”高技術計劃“聚變——裂變混合堆”專題和“激光聚變實驗和診斷”專題的相關課題研究,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點基金和麪上基金等多項研究項目 [1]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0年5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力資源部網站顯示,俞昌旋先後獲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獎二等獎1項,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和總裝備部軍隊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 [1] 
獲獎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99年CO2激光散射診斷系統研製與在HL-1M裝置上初步實驗測量部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四) [12] 
中性粒子能譜儀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獎二等獎
等離子體系統中的飛線性科學研究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3] 

俞昌旋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俞昌旋認為:學生就是學校的產品,必須經過嚴格的科學訓練,培養出來也必須個頂個 [6] 
  • 培養學生
俞昌旋指導論文,總是先共同討論選題,親手逐字逐句地修改,如此反覆多次。發表論文時,把學生署名放在第一,俞昌旋總是最後一個。俞昌旋生前培養和指導的博士、碩士有近百人,大多都是各自學科的帶頭骨幹 [6] 

俞昌旋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授予單位
1995年全國優秀教師國家教委、人事部
1996年“八五”期間高技術計劃先進工作者三等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1996年寶鋼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獎寶鋼教育基金會
1999年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14] 
200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數理學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3] 
2014年第九屆困學守望“育人終身成就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創公益基金會 [15] 

俞昌旋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1996年5月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8] 
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學會常務理事
國家863計劃聚變——裂變混合堆專題專家組專家
國家863計劃激光聚變實驗和診斷專題專家組專家和顧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物理II學科評審組成員
高温高密度等離子體物理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國家磁約束核聚變專家委員會委員
慣性約束核聚變專家組成員
《中國科學(G輯)》《Chinese Physics Letters》《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和《物理》等雜誌編委 [1] 

俞昌旋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俞昌旋的父輩沒有多少文化,早年遠渡印度尼西亞做小生意,多年海外漂泊歷盡艱辛,飽嘗文盲之苦,所以格外注重子女的教育 [6]  。他的哥哥俞立明是福建省立高航的政治老師 [4] 

俞昌旋人物評價

俞昌旋教授立身中正,學風謹肅,師德垂範,成就彰著,長期執教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等離子體物理學科的創始人之一。他也是中國等離子體物理與受控熱核聚變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俞昌旋教授五十年如一日,忠誠黨的科教事業,把祖國的繁榮昌盛,培養優秀人才作為自己的終身奮鬥目標,一生共培養與指導博士、碩士近百名,桃李芬芳,在師生中享有崇高聲望 [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評)
俞昌旋先生一生熱愛祖國、崇尚科學、嚴謹求實、無私敬業,將全部心血奉獻給了中國等離子物理事業,為中國科教事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16] 中國科學院評)

俞昌旋人物紀念

2017年5月23日21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學校在主頁發佈“沉痛悼念俞昌旋院士”消息,劉萬東教授、鄭堅教授等通過多種途徑分別發佈消息。消息發佈後,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劉雲山李鵬温家寶吳官正趙樂際等中央領導分別通過中辦等轉達了對俞昌旋院士逝世的悼念及對親屬的慰問,社會各界以不同方式表達了悼念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