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俞作豫

鎖定
俞作豫(1901年-1930年9月6日),廣西北流人,1927年10月在香港加入中國共產黨。百色起義龍州起義領導人之一,紅七軍、紅八軍和左右江革命根據地創建者之一,紅八軍軍長 [1] 
1918年考入廣東西南護法軍第二軍廣州燕塘講武堂學習,畢業後曾參加討伐桂系陸榮廷、滇系唐繼堯、廣東鄧本殷等軍閥的戰役。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參加廣州起義。1928年先後擔任中共北流縣委委員、縣委書記,並領導農會和農軍發動武裝反奪佃鬥爭。1929年赴武漢進李明瑞部隊開展兵運工作,後任廣西警備第五大隊隊長。1930年2月1日參加領導龍州起義,建立中國紅軍第八軍,擔任紅八軍軍長、左江革命委員會軍事委員會主任。 [3] 
1930年9月6日,俞作豫在廣州黃花崗英勇就義,時年29歲 [1] 
中文名
俞作豫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廣西北流
出生日期
1901年4月10日 [3] 
逝世日期
1930年9月6日
主要成就
百色起義龍州起義領導人之一
紅七軍、紅八軍和左右江革命根據地創建者之一

俞作豫人物生平

俞作豫,1901年4月10日出生於廣西北流縣平政石梯口村(現平政鄉嶺峒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父親俞壁階,曾任鄉村塾師。少年時代的俞作豫身材矮小,口音重訥,但他聰明正直,有志氣有膽識,敢作敢為。在父親的教導下,他四歲開始描紅認字,《三字經》、唐詩等背起來得心應手。他對中國歷史上那些英雄人物和民間俠義之士,十分仰慕。他的母親劉氏勤勞、善良、賢惠,在母親的教育影響下,俞作豫逐漸形成了勤奮、善良、正直的性格。
1913年,北流縣立中學(四年制)建立,次年春開始正式招生。1914年,俞作豫小學未讀完,便步行100多里到縣城投考剛剛開辦的縣立中學。入學考試時,他的成績很優秀,但他年紀太小,未被取錄。他覺得委屈,便徑直去問校長。校長見他年紀雖小卻有膽識,就當面考他,又查閲了他的試卷,見他成績頗佳,便把他作為第一名備取生予以錄取,俞作豫得以進入北流縣立中學第一班就讀。為此,俞作豫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叫“備豫”,意思就是“我是一名備取生”。
1918年,俞作豫中學畢業,做出了他人生旅途上的一個重大選擇。七哥俞作柏資助他到當時革命大本營的廣州,考入廣東西南護法軍第二軍廣州燕塘講武堂學習軍事,並以優異成績在講武堂結業,開始戎馬生涯,歷任排長、連長、營長。 [3] 
1918年進入護法軍桂系軍隊,並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討伐軍閥的戰爭。1926年7月,隨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參加北伐戰爭,任團長。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俞作豫不滿國民黨新軍閥的倒行逆施,憤然脱離舊軍隊,先後到上海、廣州尋找共產黨。同年10月,俞作豫在香港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參加了黨領導的廣州起義。
廣州起義失敗後,俞作豫按黨中央指示,在白色恐怖極其嚴重的形勢下,回到家鄉廣西北流堅持鬥爭,先後擔任中共北流縣委委員、縣委書記,陸續恢復了北流、玉林、博白、陸川等縣黨的組織和農民自衞軍。期間,他利用自己和廣西省主席俞作柏是兄弟,和廣西編遣特派員李明瑞是表兄弟的特殊關係,在軍隊和地方政府中任用共產黨員,發展黨的組織,掌握了部分武裝的領導權。不久,黨中央派遣中央代表鄧小平,以及共產黨員張雲逸等來到廣西,組織力量,準備武裝起義。
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在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羣、李明瑞、俞作豫等領導下,分別舉行了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建立了紅七軍、紅八軍和左右江革命根據地。鄧小平任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兼紅七、紅八軍政治委員,李明瑞任紅七、八軍總指揮,張雲逸任紅七軍軍長,俞作豫任紅八軍軍長。
百色、龍州起義和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給國民黨新軍閥和帝國主義勢力以沉重打擊。1930年3月,敵人糾集大批軍隊圍攻左右江革命根據地。俞作豫率領紅八軍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突圍中遭敵人圍追堵截,紅八軍遭到失敗,俞作豫在當地農軍掩護下脱險,輾轉到香港尋找黨組織。
1930年8月18日,因叛徒出賣,俞作豫在深圳被國民黨特務逮捕,押至廣州。敵人對俞作豫軟硬兼施,妄圖從他口中得到我黨組織和紅軍的情況。面對兇殘的敵人,俞作豫堅貞不屈,大義凜然,表現了共產黨員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我就是你們要抓的紅八軍軍長、共產黨員俞作豫!”他當場留下絕筆詩:“十載英名宜自慰,一腔熱血豈徒流”。1930年9月6日,俞作豫高呼着“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產黨萬歲!”“紅軍萬歲!”的口號,在廣州黃花崗英勇就義,時年29歲 [1] 

俞作豫家庭情況

父俞壁階,兄俞作柏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