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保羅派

鎖定
保羅派(或譯為保祿派)是具有明顯的反封建、反教會綱領、反對農奴化的農民運動,是受摩尼教二元論教義影響的基督教派。7世紀中葉興起於東羅馬帝國亞美尼亞,後傳到東羅馬帝國的其他地區乃至法國
中文名
保羅派
外文名
Paulicians
創始人
康斯坦丁·西爾瓦努斯
性    質
封建反教會綱領的社會民主派

保羅派名稱來源

“保羅派”一名的來源是有爭議的。根據拜占庭文獻,這一名稱來自薩摩薩塔的保羅(Paul of Samosata,或譯撒摩撒他的保羅、薩摩沙塔的保祿、薩莫薩塔的保羅),他在3世紀時擔任安條克主教,主張“神格唯一説”。然而,愛德華·吉本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中提出,這一名稱來自於使徒聖保羅
此外,也不能混淆中世紀的保羅派(Paulicians)與早期基督教會中的 “保羅派”(Paulianists),後者出現於《聖經》的《哥林多書》中,是與亞波羅派、彼得派(即磯法派)、基督派並列的早期基督教派之一,由使徒聖保羅創建 [1] 

保羅派發展歷史

保羅派是亞美尼亞人康斯坦丁·西爾瓦努斯(Constantine Silvanus)在東羅馬帝國創立的一支反抗封建剝削和封建壓迫的基督教異端教派。650年在東羅馬帝國亞美尼亞地區成立,7世紀下半葉於帝國內其他地區傳播,並掀起了數場農民起義。在668~698年間,君士坦丁三世和查士丁尼二世曾先後派遣軍隊鎮壓保羅派起義。康斯坦丁·西爾瓦努斯被石頭砸死,他的繼任者西門·提圖斯(Simeon Titus)被活活燒死。
毀壞聖像運動期間(約8世紀~9世紀),由於保羅派與聖象破壞派主張有相似之處,東羅馬帝國停止了對保羅派的迫害。
在787年的第七次大公會議(即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後,帝國對保羅派的鎮壓又逐漸開始。九世紀初,在 Sergius Tychicus 的領導下,保羅派熬過了米海爾一世狄奧多拉女皇迫害和屠殺,重新崛起並擴展到奇裏乞亞一帶,並參加了督馬起義
在 Karbeas 和 Chrysocheir 的領導下,保羅派的力量在九世紀中葉達到巔峯,建立了以小亞美尼亞省特弗利喀城(Tephrica,或譯泰夫裏克、特夫裏克,今土耳其迪夫裏伊)為中心的保羅派共和國。在不久之後的872年,巴西爾一世派出遠征軍攻陷了保羅派最後的軍事根據地,摧毀了保羅派的軍事力量,有組織的武裝鬥爭就此終結,但其殘餘在在十字軍東征之前都一直活動 [2] 
九世紀後,信徒被逐漸從亞美尼亞和小亞細亞一帶遷往色雷斯和巴爾幹其它地區,以防備保加利亞人與斯拉夫人的入侵,但也開始在巴爾幹和保加利亞地區流傳,許多馬其頓保加利亞希臘的農民都信仰了保羅派。最後保羅派逐漸同流行於保加利亞的異端鮑格米勒派合流。
流行於法國南部的異端清潔派亞勒比根斯派,亦受保羅派的影響,採取二元論的教義 [2] 

保羅派教派教義

  • 其教義受摩尼教影響,相信善惡二元論,有善神和惡神兩位真神:後者創造並統治“現世”、即物質世界,前者創造並統治“未來世界”、即精神世界或靈魂世界。
  • 耶穌·基督是天父的義子,是受派遣以人的樣貌搶救世界的天使。耶穌不是聖瑪麗的兒子,因為善神不具備物質的軀體。
  • 該教派推崇《路加福音》及收集聖保羅書信的《羅馬書》,其餘的書卷,尤其是《舊約》和收集彼得書信的《彼得前書》、《彼得後書》都是來自惡靈所啓示的,《舊約》中的上帝耶和華是惡魔。
  • 該派反對基督教的形式主義,反對包括羅馬希臘亞美尼亞的教會,譴責正統教會的豪富、奢華,要求恢復原始基督教會的樸素和平等精神(主張取消教階制)。認為聖彼得是惡靈的使者,所以教會既然奠基在彼得之上,那教會也是屬於撒旦的。
  • 主張簡化宗教儀式。由於所有物質與身體都是惡靈的產物,所以反對一切的偶像聖職聖餐、禮儀等。
  • 主張廢除偶像崇拜,反對崇拜聖母、聖徒、十字架和各種聖像、聖物。
  • 主張取消修道院制度和正統教會所奉行的聖禮,保持洗禮,但洗禮宜在耶穌受洗年齡30歲時在河水中舉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