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保羅·梅耶

鎖定
保羅·梅耶(Paul Meyer),1965年出生於法國阿爾薩斯省的摩爾豪斯市,法國單簧管演奏者、指揮家 [2] 
1982年,在“法國青年音樂家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同年,在法國電視台舉辦的“青年音樂家比賽”中奪得金牌。1983年,在“全歐洲青年音樂家”大賽中獲得第二名。1984年,在美國“青年藝術家大賽”中獲得金獎 [1]  。2015年9月,首次在中國舉辦音樂會 [4]  。2019年,參加了國家大劇院的五月音樂節 [5] 
中文名
保羅·梅耶
外文名
Paul Meyer
國    籍
法國
出生地
法國阿爾薩斯省的摩爾豪斯市
出生日期
1965年
職    業
單簧管演奏者、指揮家
代表作品
Darius Milhaud
梅西安《時間終結四重奏》
勃拉姆斯與韋伯的管樂作品
主要成就
1982年“法國青年音樂家比賽”第一名
1983年“全歐洲青年音樂家”大賽第二名
1984年美國“青年藝術家大賽”中獲得金獎

保羅·梅耶早年經歷

1965年,保羅·梅耶出生於法國阿爾薩斯省的摩爾豪斯市。7歲起學習單簧管,13歲首次登台演出,而後相繼就讀於巴黎音樂學院和瑞士巴塞爾音樂學院 [1] 

保羅·梅耶人物經歷

1982年,參加“法國青年音樂家比賽”並贏得第一名;同年,在法國電視台舉辦的“青年音樂比賽”中獲得金牌,相繼獲獎使其成為法國樂壇的新秀,遂被指揮家皮埃爾·佈列茲選中,邀至他組建“現代室內樂團”擔任首席單簧管;同時,他也加盟指揮家阿巴多創建的“歐共體青年管弦樂團”演出 [1] 
1983年,18歲的梅耶在英國曼徹斯特舉行的“全歐洲青年音樂家”大賽中獲得第二名。1984年,在美國“青年藝術家大賽”中獲得金獎,並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了獨奏音樂會 [1]  。‘
2015年9月,首次在中國舉辦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廳演奏了包括德國作曲家賴內克的晚期作品《C小調引子與熱情的快板》,法國作曲家德彪西為單簧管與鋼琴而作《第一狂想曲》等 [4]  ;12月,在國家大劇院推出的第三屆“青年作曲家計劃”中擔任評委 [3] 

保羅·梅耶主要作品

保羅·梅耶音樂專輯

    • 勃拉姆斯與韋伯的管樂作品
      1990
    • 梅西安《時間終結四重奏》
      2000
    • Darius Milhaud
      2013

保羅·梅耶重要演出

時間
地點
備註
2015年
上海音樂廳
首次在中國舉辦音樂會

保羅·梅耶演奏風格

保羅·梅耶風格特徵

梅耶演奏的單簧管讓人感受到“強烈自信”和豐富的理解。他的技巧紮實深厚,各種快速的指法、吐音和音區的轉換都演奏得流暢自如。其高音聽起來清麗明亮、低音圓潤醇朗 [1] 

保羅·梅耶曲目範圍

梅耶自出道以來,除了舉行自己的個人獨奏音樂會外,還曾先後與柏林愛樂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等以及諸多指揮家和演奏者進行過合作,並錄有獨奏曲、協奏曲、室內樂等各種內容和形式的多張唱片專輯。像他錄製的個人獨奏唱片專輯《法國單簧管藝術》(DENON Co-79282/埃·薩齊鋼琴伴奏),其中輯錄了法國作曲家聖-桑、普朗克米約奧涅格的單簧管作品。這幾位作曲家的個性和曲風雖然各自不同,但為單簧管所寫的這幾首樂曲都充滿了浪漫氣息。在演奏中,梅耶採取“楊中有抑”的基調,沒有過多地突出明亮的音色,而是以温暖而帶有淡淡憂愁的韻致,着意表現出一種內在的情感和浪漫。再如,他與已故長笛演奏者朗帕爾合作錄製的普萊耶爾和丹齊的《單簧管協奏曲》(DENON Co-78911/李斯特室內樂團協奏曲,朗帕爾長笛助奏兼指揮),則以飽滿的音色與華麗的技巧,展現出濃郁的古典情懷 [1] 
古典和浪漫之外,梅耶也注重現代單簧管作品的推廣和普及,這在他錄製的《20世紀無伴奏單簧管作品集萃》(DENON Co-78917)這張專輯中有着反映。該專輯匯聚了斯特拉文斯基梅西安施托克豪森、佈列茲等現代作曲家的一組單簧管作品,由於沒有伴奏,遂更能充分體現梅耶獨特的詮釋和演奏功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