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保山學院學報

鎖定
《保山學院學報》創刊於1980年,是由雲南省教育廳主管、保山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 [1-2] 
據2020年第1期期刊內頁顯示,《保山學院學報》編輯委員會有編委16人。 [3] 
據2020年5月30日中國知網顯示,《保山學院學報》共出版文獻3753篇、總下載次數532342次、總被引次數5834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147、(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056。 [1]  據2020年5月30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保山學院學報》共載文2985篇、基金論文量為700篇、被引量為4349次、下載量為61525次;2017年影響因子為0.16。 [2] 
中文名
保山學院學報
外文名
Journal of Baoshan University
語    種
中文
類    別
教育綜合
主管單位
雲南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
保山學院
編輯單位
《保山學院學報》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80年
出版週期
雙月刊
國內刊號
53-1215/Z
國際刊號
1674-9340
郵發代號
64-71
現任主編
李傑
編輯部地址
雲南保山市隆陽區遠征路16號

保山學院學報辦刊歷史

1980年,《保山師專學報》創刊,為半年刊。
1996年,該刊刊期變更為季刊。
2002年,該刊刊期變更為雙月刊。 [4] 
2010年1月,《保山師專學報》正式更名為《保山學院學報》。 [5] 
2014年12月,《保山學院學報》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6] 

保山學院學報辦刊條件

保山學院學報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保山學院學報》主要設有數學研究、教育教學研究、文學研究、中學教學研究、地方文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欄目。 [2] 
  • 刊登內容
《保山學院學報》主要刊登社會各界有見解的學術理論文章。 [2] 

保山學院學報人員編制

據2020年第1期期刊內頁顯示,《保山學院學報》編輯委員會有編委16人,編輯部有責任編輯1人、技術編輯1人、責任校對1人、裝幀設計1人、英文翻譯1人。 [3] 
職務
名單
編委
王善發、李炘琪、李毅斌、成團英、陳自宏、楊福林、張瑛、周瓊、範華鳳、周梅、周紫林、段勝忠、祝立業、徐國良、侯興華、耿德銘
責任編輯
朱進彬
技術編輯
王國龍
責任校對
楊文英
裝幀設計
餘家鋭
英文翻譯
趙建民
參考資料: [3] 

保山學院學報辦刊成果

保山學院學報出版發行

據2020年5月30日中國知網顯示,《保山學院學報》共出版文獻3753篇。 [1] 
據2020年5月30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保山學院學報》共載文2985篇,基金論文量為700篇。 [2] 

保山學院學報收錄情況

《保山學院學報》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網等收錄。 [1-2]  [7] 

保山學院學報影響因子

據2020年5月30日中國知網顯示,《保山學院學報》總下載次數532342次、總被引次數5834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147、(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056。 [1] 
據2020年5月30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保山學院學報》被引量未4349次,下載量為61525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保山學院學報》影響因子為0.16,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6052名。 [2] 

保山學院學報榮譽表彰

1994年,該刊獲雲南省教育委員會“優秀封面設計獎”。
1998年,該刊獲高專“優秀學報三等獎”。 [2] 
2000年,該刊獲全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優秀學報一等獎”。
2004年,該刊獲全國高職高專學報評比“優秀學報二等獎”。
2005年,該刊獲“高校科技期刊先進集體”稱號。
2012年,該刊獲雲南省新聞出版局“優秀欄目獎”。 [7] 

保山學院學報文化傳統

  • 辦刊宗旨
《保山學院學報》以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強調高校學報的學術性、科學性和前沿性,弘揚人文精神,傳播先進文化,促進學術交流,推動科學進步,為高校科研水平發展,以及社會生產實踐和經濟文化建設服務為宗旨。 [7] 
標識 標識
  • 投稿指南1、投稿請以Word文檔發送至編輯部電子信箱,文稿上請註明聯繫電話及郵寄地址。2、質量要求。投稿務必論點明確,論據可靠,資料詳實、可靠;論證嚴密、科學,內容符合符合學術論文編排規範。3、文章的作者應寫明: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及學位等項目。4、每篇論文一般不超過10000字。 [8] 

保山學院學報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編委會主任、主編
李傑
參考資料: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