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

鎖定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西南大學主辦的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刊物 [1] 
2004年,《高校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創刊;2007年,改為《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 [1] 
據2020年1月《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官網顯示,《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第三屆編委會有237人,其中,編委212人、編委會顧問6人、編委會主任1人、編委會副主任12人、主編1人、副主編5人 [2] 
據2020年1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共出版文獻2601篇、總被下載339627次、總被引9221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731,(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651 [3]  。據2020年1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共載文2391篇、基金論文量為470篇、被引量為7996次、下載量為63054次,2017年影響因子為1.02 [4] 
中文名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
外文名
Health Medicine Research and Practice
語    種
中文
類    別
預防醫學與衞生學
主管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
西南大學
編輯單位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編輯部
創刊時間
2004年
出版週期
雙月刊
國內刊號
50-1172/R
國際刊號
1673-0151
郵發代號
78-149
編輯部地址
重慶北碚區天生路2號
現任主編
吳宗輝
屬    性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辦刊歷史

2004年,《高校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創刊 [1] 
2007年,《高校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更名為《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 [1] 
2014年,《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3]  ;12月,《中華醫院管理雜誌》入選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5]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辦刊條件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欄目方向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主要欄目有專家述評、心理健康、運動保健、教師保健、學生保健、食品與營養保健、性保健、社區保健、中醫藥保健、亞健康研究、慢性病監測與控制、健康教育、綜述與講座、保健指南、健康管理、臨牀醫學、調查研究等 [4]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人員編制

據2020年1月《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官網顯示,《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第三屆編委會有237人,其中,編委212人、編委會顧問6人、編委會主任1人、編委會副主任12人、主編1人、副主編5人 [2]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第三屆編委會 
職務
姓名
編委
白定羣、包偉、曹型遠、柴克生、陳東風、陳發霞、陳紅、陳鴻雁、陳莉芬、陳文華、陳躍、陳祖禹、崔紅娟、崔延強、丁賢彬、董秀玥、馮俊、符曉、付強、付曦、高路、高小玲、龔標、龔放、官曉鳴、郭建麗、郭建新、郭劍華、郭立亞、何坪、何臣、何剛、何樹德、侯樂榮、胡昌華、胡春蓉、胡懷東、胡輝權、胡麗娜、胡鵬、胡悒萍、胡勇、胡自力、黃海、黃文、黃希庭、黃玉明、賈全芬、江才明、江劍平、姜慶、晉獻春、靳風爍、巨安麗、巨丹、闞光樹、闞建全、況利、賴應龍、黎衞平、李兵、李和偉、李建敏、李靜、李雙慶、李彥鋒、李彥章、李義安、李育榮、李逐波、梁培禾、廖惠萍、廖文科、林武華、林曉寧、林奕、劉邦惠、劉東方、劉國龍、劉宏亮、劉克佳、劉立祥、劉一軍、劉雲、龍江、羅柏生、羅玲、羅素新、羅書全、呂春、呂憲波、馬曉年、馬迎華、孟斌、孟浦、繆李麗、歐陽慧蓉、潘金國、潘運、彭海濤、彭莉、彭玲、彭濤、彭曉輝、彭再如、蒲飛、浦素、戚龍、錢文中、喬正榮、秦儉、邱江、瞿麗、權正良、石元剛、宋錦璘、宋治遠、蘇立、蘇彥捷、孫炯、孫雪梅、孫中義、孫忠人、太鑫、譚偉、湯興華、唐成芳、唐強、唐文革、陶林、田柳、萬鵬、王官清、王海林、王林、王潤華、王少清、王學峯、王義亮、王佾、王毅、魏壽江、吳丹梅、吳芳芳、吳建華、吳江、吳南順、吳曉華、吳永金、吳永忠、吳宗輝、夏海堅、夏數數、夏新蜀、肖農、謝建平、謝延風、謝英慧、徐劍鋮、徐靜靜、徐玲、徐曉陽、徐曉玉、徐應發、徐月、許燕、陽義霞、楊炳鈞、楊炳友、楊麗羣、楊朝暉、楊志江、姚建國、姚永紅、尹清、樂國安、虞樂華、餘小平、曾慶亮、曾榮芳、張芯、張波、張大均、張宏印、張卉、張黎、張龍傑、張培林、張仁炳、張曉明、張毅、張宗奎、趙光斌、趙國華、趙科、趙巖、趙勇、鄭湧、鍾朝暉、鍾華、周丹、周國強、周弘、周奇志、周善璧、周曉莉、周新建、周玉福、周志欽、硃紅梅、朱長康、鄒偉
編委會顧問
黃希庭、馬曉年、陳祖禹、張培林、郭劍華、王潤華 [2]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辦刊成果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出版發行

據2020年1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共出版文獻2601篇 [3] 
據2020年1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共載文2391篇、基金論文量為470篇 [4]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收錄情況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知網(CNK)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PD收錄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在線來源期刊 [1]  [7]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影響因子

據2020年1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總被下載339627次、總被引9221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731、(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651 [3] 
據2020年1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被引量為7996次、下載量為63054次,2017年影響因子為1.02;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影響因子為1.02,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1401名 [4]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文化傳統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辦刊宗旨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的辦刊宗旨:貫徹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政府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致力於學術研究與推廣應用並舉,正確把握和引領保健醫學研究的方向,報告保健醫學的研究成果,交流保健醫學研究的實踐經驗,為從事保健醫學研究及相關工作人員開闢一個學術交流園地,為提高中國保健醫學研究的水平,促進保健醫學的發展,滿足廣大民眾高標準、全方位的保健需求,為全民族的健康服務 [1]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投稿指南

1.內容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邏輯性,實驗設計合理,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據準確,結構嚴謹,推斷合理,文字簡練,層次清楚,必要時應進行統計學處理。
2.文題:應簡潔明瞭,恰當地反映論文的主題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不設副題。
3.摘要:除綜述、短篇論著、衞生管理及病例報道欄目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需按目的、方法、結果、結論格式撰寫。
4.投稿方式:推薦使用該刊官方網站投稿系統。首次投稿需要作者在線註冊,已完成註冊的作者可以直接在線投稿。也可通過郵箱投稿。
5.篇幅:專家述評、論著、調查研究、心理保健類文章4000~6000字(不低於版面頁2頁);短篇論著、病例報道類文章2000~3000字(不低於版面頁1頁);綜述4000~6000字(僅計算正文文字,字符和參考文獻不計算在內,不低於版面頁2頁);其他文章3000~5000字(版面頁1.5~2頁)。
6.作者簡介及基金註釋:所有論文須提供第一作者簡介,格式如下: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學歷,職稱。如有通訊作者須提供其電子郵箱,格式如下:通訊作者:姓名,E-mail:×××。如有基金項目資助須提供基金項目名稱及基金編號。
7文章層次編號及格式:層次編號:正文各層次編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後不加標點,例如:“1” “1.1”“1.1.1”,各級標序均頂格,後空1字標題,二級標題後空1字接排正文,正文內連續敍述中的序號採用①…;②…;③…。
8參考文獻:必須以作者親自閲讀過的近3年內的文獻為主(應占50%以上),論著類文章要求不少於5條,短篇論著、調查報告、臨牀實踐類文章要求3條以上,綜述類文章要求不少於10條,其他欄目文章3條以上。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儘量避免引用摘要作為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後加“等”或其他與之相應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用縮寫,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參考文獻必須由作者與其原文核對無誤。將參考文獻按引用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排列於文末 [6]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現任領導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第三屆編委會領導 
職務
姓名
主編
吳宗輝
副主編
白定羣、廖惠萍、吳建華、徐曉陽、高路
編委會主任
廖文科
編委會副主任
崔延強、張芯、張龍傑、徐劍鋮、孫雪梅、劉一軍、劉克佳、張宏印、湯興華、虞樂華、劉宏亮、何坪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