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俗曲

鎖定
中國明清以來在各地民歌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並流行於城鎮市民階層,社會影響深廣的民間歌曲的泛稱。因時間、地點的不同,亦稱為俚曲、時調、時曲、小曲、小唱、小調雜曲等。俗曲多數由農村的民歌流傳衍變而來,因此二者間有時難於劃分。
中文名
俗曲
時    期
明清
反映生活
城鎮社會生活
樂    器
琵琶、三絃、月琴、箏、四胡

俗曲簡介

俗曲 俗曲
俗曲的歌詞內容,主要反映城鎮社會生活。由於專業藝人的加工,曲調細膩流暢,節奏規整,結構謹嚴,並配置有若干樂器伴奏,如琵琶、三絃、月琴、箏、四胡、墜琴、檀板、八角鼓等。有的篇幅較長,甚至近於説唱和戲曲的結構。

俗曲俗曲的歷史淵源

可以追溯到隋唐五代時期的曲子,甚至更早。例如,俗曲中常見的〔鬧五更〕調,就和南朝陳以前業已流傳的〔五更轉〕(宋郭茂倩《樂府詩集》第33卷)有着傳承關係。宋代,文藝潮流已經發生變化,以瓦肆為中心的市民藝術興起。到了明代,特別是明中葉(16世紀)以後,資本主義經濟因素萌芽,城鎮市民階層在意識上已漸成為一種新興力量,因此在文藝領域表現出突破封建禮教藩籬,要求自由民主,個性解放的傾向。這種進步的文藝傾向,得到一派文人的重視、肯定和支持。例如明代李夢陽、何景明、李開先、袁宏道等人,就認為詩歌的價值在於“情真”,在於“自然”,在於“任性而發”等等。他們讚賞〔鎖南枝〕、〔劈破玉〕一類俗曲,甚至認為是詩歌的典範。卓珂月也認為俗曲是明代的“一絕”(明陳宏緒《寒夜錄》捲上)。明末的馮夢龍,以《山歌》一書開創私人採輯、出版民歌俗曲風氣之先河。他從歷史淵源上進一步肯定民歌俗曲説:“桑間濮上,國風刺之,尼父錄焉,以是為情真而不可廢也。”他又指出,民歌俗曲的社會價值乃在於“借男女之真情,發名教之偽藥”。這些論點為前所未聞,具有時代特點和歷史意義。

俗曲《山歌》

但是俗曲也存在着相當嚴重的弱點。市民階層在意識形態上和封建階級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小生產者的狹隘性、軟弱性,對文藝作品產生消極影響。因此,俗曲的內容大量是愛情婚姻、遊婿思婦的閨情等,題材範圍相當狹窄。少數作品宣揚金玉滿堂、天命迷信,甚至在政治上誣衊農民起義等。就是愛情題材也常常沾染、甚至完全陷入猥褻庸俗、放縱情慾的低級趣味。因此,俗曲曾受到另一派意見的批評。例如,明代沈德符就認為,它“不過寫淫蝶情態,略具抑揚而已”(《萬曆野獲編》卷二十五“詞曲”)。明代,南北各地俗曲流傳的盛況,在沈德符上述著作中有相當具體的記載,提及曲牌達19個之多,其中如〔傍妝台〕、〔駐雲飛〕、〔寄生草〕、〔銀紐絲〕、〔打棗竿〕等,久久不衰。

俗曲繼續發展

清初文學家蒲松齡著有《聊齋俚曲集》,其中包括了採用《聊齋志異》的題材加以改編的作品,運用了俗曲53種。這些作品已被賦予説唱和戲曲的特點,有的在山東淄博一帶傳唱至今。有些俗曲的歌詞,綿延數百年而不絕,由此推斷,曲調雖會有所衍變,或能大致保存原有風貌。明清時期,特別是明代俗曲,原始曲譜傳存至今者很少,但它們的一部分常常以變化了的形式保存在戲曲、説唱曲譜、藝人口頭中,或仍在民間傳唱。例如著名的《月子彎彎照幾州》,始見於宋人話本《馮玉梅團圓》,繼而見於明代馮夢龍編的《山歌》等,至近現代仍保留在彈詞和江蘇一帶民間傳唱中。俗曲中,依聲填詞的情況也有。詞變,則聲也隨之而出新。在社會變革高潮時期,進步的社會力量為了爭取羣眾,常以俗曲填詞,作為宣傳手段。俗曲和其他民歌一起,是構成傳統説唱、歌舞、戲曲、器樂的基礎,同時它又獨立發展,或反過來再從後者汲取養料。它相對穩定,又緩慢地衍變新聲,因時而異,不斷變化:加白、加引、加尾、加幫腔,組成集曲或套曲,一曲或數曲插入另一曲等等,以至複合成結構複雜的其他音樂品種,如説唱中的單絃牌子曲和戲曲音樂等。它對文人創作以及少數民族文藝也產生過一定影響。

俗曲資料傳世者不少

明清時期,印刷業有很大發展,俗曲資料傳世者不少,但大多為歌詞,如清代《太古傳宗》、《借雲館曲譜》之附有曲譜者極罕見。20世紀20年代以來,一些學者對俗曲甚為重視。劉復和李家瑞曾輯錄凡6044種歌詞。鄭振鐸曾蒐集達12000餘種歌詞(可惜全毀於1932年“一 二八”的戰火之中)。這兩種數字包括了明清至民國年間的作品。楊蔭瀏僅據15種材料的部分統計,明代民歌小曲歌詞約有1000首,清代民歌小曲歌詞有1700餘首。但這
些數字均不過一斑,遠非全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