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侵蝕力

鎖定
侵蝕力是指引起地表物質發生侵蝕的各種地貌外營力潛在能力的量度。主要取決於它作功所消耗能量的來源及其自然屬性。
中文名
侵蝕力
外文名
erosional force
學    科
地貌學

侵蝕力風化作用

當岩石暴露在空氣、風和雨中及陽光下時,發生分解的過程稱為風化作用。隨着時間的流逝,風化作用可以破壞最堅硬的花崗岩,甚至於將其變為沙礫。岩石有時會因天氣的變化而被破壞,如過冷或過熱。例如,水在裂隙中結冰可以藉助結冰膨脹的力量而擴張,從而破壞固體岩石。

侵蝕力侵蝕作用

山脈、丘陵、山谷和平原看起來好像一直會在原地不動,但是所有地球上的地貌都在隨着流水、冰川I、波浪、風及自然化學變化所造成的風化而緩慢地磨損。有時候,其影響是突然且驚人的。例如,當一個完整的山坡在強烈的暴風雨中被沖走時,就足以瞭解其突然及驚人的影響力。但是,大多數時候,侵蝕作用十分緩慢以至於難以被人們所察覺。在數萬年前,山脈碎裂,丘陵被夷平,山谷被擴展而形成平原。這個將岩石破碎而獲得碎石的過程稱為侵蝕作用。 [1] 
有時岩石會被空氣中的化學物質或雨水中的溶解物所侵蝕。在石灰岩地帶,化學侵蝕作用的影響十分顯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解於雨水中形成了碳酸。雖然碳酸的酸性很弱,但作為雨水滴流在岩石的裂縫中時,它會很快地侵蝕石灰岩。

侵蝕力水的侵蝕作用

水具有一種強大.隨侵蝕力。內陸河雕刻出深谷,以便其流入海中。海邊的浪藴藏着來自風吹過廣闊海洋的能量,無情地拍打着海岸。在海浪夾帶的鵝卵石連續撞擊海邊岩石的同時,大自然還用強烈的氣流衝擊岩石的裂縫,從而將其劈開。有時海浪的這種持續撞擊削去了海濱斜坡的下部,從而形成了陡崖。隨後,這些陡崖的下部可能會被更進一步地侵蝕,致使它們坍塌。

侵蝕力冰川的侵蝕作用

在一些山脈上,因十分寒冷而使冰雪從不消融,經過年復一年慢慢地壓實成大量的冰。最後,聚集的冰變得太過沉重,便開始緩慢地向山下流動,形成了由冰構成的河流,被稱為冰川。如今,冰川只形成於極地地區和最高的山脈上,如巴基斯坦戈吉爾地區的巴圖拉冰川。但是在過去,經過了被稱為冰河期的漫長而寒冷的時期,北美與歐洲的大面積地區曾都埋於冰下。冰川的淨重賦予它們形成景觀的力量。它們刨蝕出巨大的u形谷,挖掘出深如碗狀的冰斗,移走了整座山丘。並促使融凍崩解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碎片生成了結寞的堆積物。

侵蝕力風的侵蝕作用

在潮濕的地區,風的能量在陸地形成的過程中只起了很小的作用。但是對於氣候乾燥地區的景觀,如沙漠,風可以揚起浮塵和沙礫,對岩石起到破壞性的影響。有時候,沙礫如粗砂紙般的磨損作用可以將岩石雕琢成奇特的形態,如美國猶他州拱門國家公園的這個沙岩塔拱。風也能夠沿着荒漠的巖面捲起鬆散的岩石和沙礫,挖出那種被稱為風蝕坑的淺碗狀坑。地質學家曾一度認為濁漠主要因風而形成,但是後來發現,洪水的作用更重要。

侵蝕力搬運作用

當岩石剝落後,其碎片被水流或冰搬運、攜帶到其他地方;亦或在碎屑極細小且乾燥的情況下,被風吹走,被河流帶走的物質稱為搬運物。它隨水流的速度、流量和其流經地形的類型而變化。一些河流在每年的某個時段會攜帶大量的泥沙,從而變為棕色或黃色。 [2] 
參考資料
  • 1.    (英)N·W·哈德遜.土壤保持:科學出版社,1976
  • 2.    (英)約翰·法恩登.DK探索 岩石 礦物:科學普及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