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依樣葫蘆

鎖定
依樣葫蘆,漢語成語,拼音是yī yàng hú lu,意思是照別人畫的葫蘆的樣子畫葫蘆。比喻單純模仿,沒有創新。同“依樣畫葫蘆”。出自《東軒筆錄》。
中文名
依樣葫蘆
外文名
stick closely to the pattern given
出    處
《東軒筆錄》
注    音
ㄧ ㄧㄤˋ ㄏㄨˊ ㄌㄨˊ [1] 
拼    音
yī yàng hú lu [1] 

依樣葫蘆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只有一個史閣部,頗有忠心,被馬、阮掣肘,卻也依樣葫蘆。” [1] 

依樣葫蘆成語典故

原文
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2]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
譯文
宋朝初年,翰林學士陶谷自以為文筆高超、才能出眾,想好好表現一下升職,他勸宋太祖重視文字工作。趙匡胤以為他的工作只是抄寫而已,説是依樣畫葫蘆陶谷的目的沒有達到,就在住處牆上題詩:“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 [3] 

依樣葫蘆成語辨析

相反詞:別開生面、推陳出新

依樣葫蘆成語用法

賓語狀語;比喻單純模仿。
示例
我們依樣葫蘆總可以學好。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