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侗族琵琶歌

鎖定
侗族琵琶歌,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的侗族居住地區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侗族琵琶歌因使用侗族工匠自制的琵琶伴奏而得名,侗語叫“嘎琵琶”,是一種自彈自唱的説唱詩歌藝術,是侗族人民彈奏琵琶時演唱的抒情民歌和敍事長歌的總稱。侗族琵琶彈唱主要流傳在通道侗族自治縣及周邊地區。流傳區域內的侗族琵琶歌多元一體,既有彈唱流傳的共性,又有不同地方的差異性,呈現出不同風格。 [15] 
遠古時洪水滔天,淹沒人類,只剩張良張妹兄妹二人在葫蘆瓢裏活了下來,結成夫妻,繁衍人種。他們的後裔彭祖,為了紀念他們,召集八百人來唱琵琶歌,唱得很動聽,感動了天上七位仙姑,仙姑們學會了歌,到處傳唱,教會了各地侗家。琵琶歌句式自由,多為長短句,長句子居多。採用第一、第二人稱來抒情議事,自然貼切的運用比、興、賦的創作方法。 [1] 
2006年5月20日,貴州省榕江縣、黎平縣申報的侗族琵琶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  2011年5月23日,貴州省從江縣申報的侗族琵琶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編號均為Ⅱ—29。 [3] 
中文名
侗族琵琶歌
外文名
Gaeml Qu Xiang Lute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遺產編號
Ⅱ—29
批准時間
2006年、2011年
申報地區
貴州省榕江縣、黎平縣、從江縣
非遺級別
國家級

侗族琵琶歌歷史淵源

侗族無本民族的文字,琵琶歌以口耳相傳的形式傳承下來,侗族琵琶歌是侗族人民生產勞動中創造出的藝術瑰寶,在農村老人們把彈唱侗族琵琶歌當做教育後代的法寶。解放後,侗族歌手創作了大量新歌,侗年稱為“嘎美”。1978年三中全會以來,琵琶歌的創作更加繁榮。 [1] 

侗族琵琶歌基本特徵

侗族琵琶歌歌唱題材

侗族琵琶歌分為抒情琵琶歌和敍事琵琶歌兩大類。演唱時分為三大部分:開頭歌、主體歌、消散歌。其歌唱內容幾乎涵蓋了侗族歷史、神話、傳説、故事、古規古理、生產經驗、婚戀情愛、風尚習俗、社會交往以及解放後片的新歌等各個方面,世代傳承,歌脈悠遠。 [4] 

侗族琵琶歌歌唱種類

侗族琵琶歌 侗族琵琶歌
1、三寶琵琶歌,又稱車江琵琶歌,是抒情琵琶歌的一種,用牛腿琴協奏,由男子操琴,男奏男唱或男奏女唱,男聲用本嗓,女聲用小嗓,在行歌坐夜的場合演唱。
2、晚寨琵琶歌,又名四十八寨琵琶歌,既是抒情琵琶歌的一種,也是琵琶彈唱的一種。
3、七十二寨彈唱是敍事琵琶歌的一種,多由中老年男性藝人自彈三絃或五絃大型琵琶伴奏,應聽眾之邀在民居堂屋或長廊演唱以唱敍事歌或説理歌為主。
4、平架琵琶歌,亦稱洪州琵琶歌是抒情琵琶歌的一種,由男子用三絃小琵琶,形似牛腿琴伴奏,男彈男唱或男彈女唱,男女聲均用假嗓,別具一格。
5、六洞琵琶歌是抒情琵琶歌的種,用四弦小琵琶伴奏,男彈男唱或男彈女唱,在行歌坐夜的場合演唱。
6、榕江琵琶歌抒情敍事兼具,演唱形式、演唱場所和演唱內容與六洞彈唱相同。 [4] 

侗族琵琶歌藝術風格

侗族琵琶歌根據彈唱的形式和表現手法的不同而分為兩種,一種叫“琵琶歌”,一種叫“琵琶經歌”。 其中的抒情短篇屬民歌範疇,敍事的長歌屬曲藝範疇。 [15] 
1、侗族琵琶歌的審美感染力首先來自歌的內容和其中藴含的真摯、強烈的感情。
2、抒情歌直接抒發了主人公的親身感受,傾吐出了發自心底裏的聲音。真摯的感情和強烈的抒情色彩。
3、敍事歌中飽含着豐富的感情,這是侗族敍事歌的一大特色。人物的心理活動,人物之間的情感交流,都通過深情的歌來表達。
4、侗族琵琶歌的審美感染力在於那生動形象貼切的比喻和富有音樂性的語言。侗族琵琶歌在修辭上的突出特點是善於運用侗鄉常見的事物作比喻,生動、形象、貼切而又使侗胞們感到親切。
5、琵琶歌句式自由,琅琅上口,抑揚頓挫,多為長短句,長句子居多。
6、侗族琵琶歌的審美感染力在於她深沉渾厚、委婉抒情的音樂美。
7、侗族琵琶歌的審美感染力還在於侗族琵琶歌手滿腔激情的演唱。侗族歌手深深地紮根於人民羣眾之中,他們是人民羣眾的忠實代言人。 [5] 

侗族琵琶歌代表作品

侗族琵琶歌的代表作有《河對岸》《初相會》《路不平》《好久不見》《兩相情願》《一碗苦菜湯》《閃光的照片》。 [5] 

侗族琵琶歌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琵琶歌唱詞體現了侗族詩歌的最高水平,是研究侗族社會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的重要資料。 [4] 
傳承狀況
隨着時間的推移,侗族琵琶歌老藝人的去世,珍貴的藝術面臨着失傳,亟待保護。 [6] 
傳承人物
吳家興,男,侗族琵琶歌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序號:02-0256,申報地區:貴州省榕江縣。 [7] 
吳玉竹,女,侗族琵琶歌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序號:02-0257,申報地區:貴州省黎平縣。 [8] 
吳仕恆,男,侗族琵琶歌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序號:03-0828,申報地區:貴州省黎平縣。 [9] 
楊月豔,女,侗族琵琶歌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序號:05-2051,申報地區:貴州省黎平縣。 [10] 
保護措施
2015年6月,為弘揚侗族優秀傳統文化,榕江縣樂裏鎮初級中學利用課外時間為學生傳授侗族琵琶歌彈唱。 [11]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從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黎平縣文化館、榕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侗族琵琶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2]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侗族琵琶歌項目保護單位榕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從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重新認定保護單位黎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16] 

侗族琵琶歌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2年6月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在首都北京國家體育館開幕,開幕式晚會上,來自黔東南州榕江、從江、黎平三縣的20名侗族演員。 [13] 
榮譽獎項
2008年4月21日,第13屆CCTV青年歌手大獎賽原生態唱法個人單項決賽順利落幕,來自黔東南州代表貴州參賽的朵蝶朵阿組合摘得銅獎,侗族琵琶歌組合獲優秀獎。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