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侏儒花楸

鎖定
侏儒花楸(Sorbus poteriifolia Hand.-Mazz.):矮小灌木,高10釐米至2.7米。產雲南西北部高山地區。生於多石坡地或矮生灌木叢中,海拔3000-4000米。
中文名
侏儒花楸
拉丁學名
Sorbus poteriifolia Hand.-Mazz.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薔薇目
薔薇科
花楸屬
侏儒花楸
分佈區域
雲南西北部

侏儒花楸形態特徵

植株
矮小灌木,高10釐米至2.7米;小枝圓柱形,暗灰色或褐灰色,具不明顯的皮孔,嫩枝被鏽褐色柔毛,逐漸脱落至老時近於無毛;冬芽卵形,先端急尖,外被數枚暗紫紅色鱗片,先端具鏽褐色柔毛。 [1] 
奇數羽狀複葉,連葉柄共長5-10釐米,葉柄長1-2釐米;小葉片4-6 (9) 對,間隔6-12毫米,橢圓形或長圓橢圓形,長10-20毫米,寬6-9毫米,先端急尖或稍鈍,基部偏斜圓形;邊緣有鋭鋸齒,僅基部全緣,上面暗綠色,下面色淺,兩面均無毛;葉軸上面具淺溝,兩側具窄翅,幼時被鏽褐色柔毛,老時近於無毛;托葉小,披針形或線形,草質。 [1] 
花序傘房狀或復傘房狀,具花3-8朵,總花梗和花梗有鏽褐色柔毛;花梗長1-3毫米;花直徑6-7毫米;萼筒鍾狀,內外兩面均無毛;萼片三角形,先端鈍,外面無毛,內面有柔毛;花瓣卵形,長3-4毫米,寬2.5-3.5毫米,先端圓鈍,粉紅色,內面微具柔毛;雄蕊20,長約為花瓣之半;花柱4或3,短於雄蕊或與雄蕊近等長,基部微具柔毛。 [1] 
侏儒花楸線稿圖 侏儒花楸線稿圖
果實球形,直徑6-8毫米,粉紅色,先端萼片直立宿存。 [1]  [3] 

侏儒花楸花果期

花期5-6月,果期9-10月。 [1] 

侏儒花楸生長環境

生於多石坡地或矮生灌木叢中,海拔3000-4000米。 [1] 

侏儒花楸分佈範圍

產雲南西北部高山地區。

侏儒花楸物種區別

本種與鋪地花楸 S. reducts Diels 同為產於我國西南部高山地區的矮小灌木,但兩者易於區別。本種在葉軸、花梗和總花梗上多具鏽褐色柔毛,葉片上下兩面均無毛,花瓣和果實均粉紅色,而鋪地花楸在葉軸、花梗和總花梗多有白色柔毛,葉片上面有稀疏長柔毛,花瓣和果實均白色。又本種與紅毛花楸 S. rufopilosa Schneid. 相近似,惟後者小葉片對數較多 (8-14),花序也較長大,可以區別。 [1] 

侏儒花楸參考文獻

39. 侏儒花楸 圖版44: 10-13
Sorbus poteriifolia Hand. -Mazz. in Anzeig. Akad. Wiss. Wien. Math. -Naturw. Kl. 62: 223. 1925. p. p. & Symb. Sin. 7: 473. Abb. 14. Nr. 3. 4. 1933. emend. ——Pirus foliolosa (Wall. p. p.) Hook. (“foliosa”) var. subglabra Card. in Lecomte, Not. Syst. 3: 352. 1918. ——Sorbus pygmaea Hutch. nom. nud. in Herb. Kew.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