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侃,漢語二級字 [6]  ,讀作侃(kǎn),〔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的樣子,如“侃侃而談”。 [5] 
中文名
拼    音
kǎn<方>kuan
部    首
部首外
6
總筆畫
8
字體結構
左右結構
近義詞
聊,説,談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侃kǎn
⒈ 〔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的樣子,如“侃侃而談”。 [1] 
基本詞義
◎ 侃 kǎn
〈形〉
(1) 剛直,剛強正直 [upright and outspoken]
侃然正色,論前世事。——歐陽修《與高司諫書》
(2) 又如:侃直(剛正;梗直);侃然(剛直貌)
(3) 和樂的樣子 [amiable] [5] 
我徒侃爾,樂亦在而。——《漢書·韋賢傳》
(4) 又如:侃然(和樂的樣子);侃爾(和樂的樣子)
詞性變化
◎ 侃 kǎn
〈動〉
(1) 海闊天空地瞎扯 [piffle] [5] 
隔牆酬和都瞎侃。——王實甫《西廂記》
(2) 又如:侃直(直抒己見,無所避忌);別侃了
常用詞組
侃大山、侃侃、侃侃而談、侃兒 [1-2] 

古籍釋義

〔古文〕𠈉《唐韻》《韻會》《正韻》空旱切《集韻》可旱切,𠀤看上聲。剛直也。《論語》侃侃如也。
《正韻》袪幹切,音看。義同。 [3] 

方言集匯

贛語:kan5 䋯侃八結
◎ 客家話:[寶安腔] kan3 kon3 [梅縣腔] kan3 [海陸腔] kan3 kon3 [客英字典] kon3 kan3 [台灣四縣腔] kan3 kon3 [客語拼音字彙] kon1
粵語:hon2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