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

鎖定
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成立於1999年,由原佳木斯大學師範學院中文系、歷史系、政法系以及新增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等調整合並組成,是佳木斯大學具有鮮明師範特色的規模較大的文科學院。學院以三江區域歷史文化研究、赫哲族歷史文化研究為重點研究方向與特色。赫哲族歷史文化研究在省內處於領先地位,在國內有較大影響。學院是校人文社科研究中心、赫哲族歷史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基地(籌建)牽頭單位。人文學院還擁有獨立的圖書資料室與閲覽室,現有藏書10000餘本,影音資料 1000餘本(盤),擁有模擬法庭實驗室、辦公自動化微機室、三江區域歷史陳列館3個校內教學實踐基地,並與省內外十幾個單位聯合建立了教學實踐實習基地。
中文名
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
創辦時間
1999年
本科專業
6個
碩士點
3個
地    址
佳木斯大學第一學區D院文史樓(1D08)
所屬地區
黑龍江省
主要院系
歷史學系

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學院簡介

人文學院現有歷史、中文、法律、新媒體傳播系四系,設歷史學(S)、漢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學(S)、漢語國際教育、法學、網絡與新媒體等共6個本科專業;4個碩士點: 有民族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方向:古代文學、文藝學、語言及應用語言學等五個方向)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學科教學(語文)、學科教學( 歷史)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點;有黑龍江省一流建設重點專業1個(歷史學),校級重點專業1個(漢語言文學),校級重點學科2個(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
人文學院有15個教研室和9個研究所(室)。研究所(室)包括三江區域歷史文化研究所、赫哲族歷史文化研究所、西方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史傳文學研究所、文藝學研究所、應用語言研究所、課程與教學論研究所、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室以及外國文學研究室等。人文學院還擁有獨立的圖書資料室與閲覽室,現有藏書10000餘本,影音資料 1000餘本(盤),擁有模擬法庭實驗室、辦公自動化微機室、三江區域歷史陳列館3個校內教學實踐基地,並與省內外十幾個單位聯合建立了教學實踐實習基地。
建院以來,學院教師先後承擔各級教研科研項目531項,其中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項目2項、省級教研科研項目61項,出版學術專著、教材69部;發表學術論文949篇,其中核心期刊123篇,並有多篇文章被人大複印資料、《新華文摘》轉載。學院教師獲省優秀教學成果獎4項、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24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省藝術科研優秀成果獎、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校社會科學成果獎、市社會科學成果獎98項。
學院以三江區域歷史文化研究、赫哲族歷史文化研究為重點研究方向與特色。赫哲族歷史文化研究在省內處於領先地位,在國內有較大影響。學院是校人文社科研究中心、赫哲族歷史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基地(籌建)牽頭單位。 [1] 
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 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

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100人,專任教師90人(含兼職7人),教授13人 ,副教授34人;有博士教師7人,在讀博士4人;碩士學位教師5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1人。學科教學(歷史)專業碩士生導師6人,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碩士生導師6人,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學術碩士生導師16人。多人獲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省優秀教師、省社科聯先進工作者、省高教系統優秀黨員、市三八紅旗手標兵、市師德師風標兵、校“三育人”標兵、校級教學名師、教學“雙十佳”、“教學能手”、校科研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學院連續多年獲得校基層先進黨組織、校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1] 

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獲得榮譽

教學樓 教學樓
近五年來,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先後承擔科研和教學研究立項課題132項,其中,國家級立項課題1項,省級立項課題36項;發表論文315篇,其中核心刊物31篇;獲得省市廳局級科研成果40項;出版專著、教材32部。

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本科專業

  • 歷史學專業簡介
歷史學(師範類,本科,四年制,文史類,畢業授予歷史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歷史學的基本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中等教育、國家機關、新聞出版及各類企事業單位或領域從事教學、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歷史學科複合型人才。
主幹學科和主要課程:主幹學科:中國史、世界史。主要課程: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世紀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世界當代史、歷史教學論、史學概論、中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外國曆史要籍介紹及選讀、中國史學史、西方史學史、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中外關係史、黑龍江地方史、考古學、宗教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專題史(經濟史、社會生活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等。
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 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
就業方向:在中等教育、國家機關、新聞出版以及各類企事業單位進行歷史學教學和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2] 
  • 漢語言文學專業簡介
漢語言文學(師範與非師範兩類,本科,四年制,文史類,畢業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紮實的漢語言文學基礎和良好的人文素養,熟悉漢語及中國文學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審美能力和中文表達能力,具有初步的語言文學研究能力,同時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傳媒機構以及政府機關等企事業部門從事與漢語言文字運用相關工作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複合型人才。
主幹學科和主要課程 主幹學科:中國語言文學 主要課程: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含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現代文學(含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基礎寫作、文秘與寫作、新聞學概論、教育學、心理學等。
就業方向:能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文學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相關工作。 [3] 
  • 法學專業簡介
法學(非師範類,本科,四年制,文史類,畢業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育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有深厚的法學專業知識功底,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達到較高的外語水平,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國家立法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司法行政機關、仲裁機構、法律服務機構和涉外活動從事法律工作的應用型、複合型的專門人才。
主幹學科和主要課程:主幹學科:法學理論、憲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國際法。 主要課程: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商法學、知識產權法、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就業方向: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 [4] 
  •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簡介
漢語國際教育(師範類,本科,四年制,文史類,畢業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紮實的漢語基礎知識,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具備中國文學、中國文化、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具有漢語教學能力、中華文化傳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實踐型、應用型語言學專門人才。
主幹學科和主要課程:主幹學科:中國語言文學 主要課程: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新聞學概論、應用語言學、比較文學導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研究、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寫作、外國語(英語)、教育學、心理學等。
就業方向:在國內外各類學校從事漢語教學工作,在各職能部門、外貿機構、新聞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業單位從事漢語國際推廣相關工作。 [5] 
  •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簡介
網絡與新媒體(非師範類,本科,四年制,文理兼招,學制四年;畢業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是國家特設專業,主要培養具有新聞學、傳播學知識底藴,熟悉大眾媒體運作機制,熟練掌握新媒體應用技能,通曉新聞傳播政策和法規,並能夠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能夠在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新媒體內容管理、策劃與媒介策略分析,媒體策劃與傳播,新媒體研究等方面社會急需的寬口徑、複合型信息傳播人才。
主幹學科和主要課程:主幹學科:漢語言文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主要課程:傳播學概論、新媒體概論、網絡營銷、媒體經營與管理、大眾傳媒與文化、當代媒體報道與寫作、新媒體節目策劃、美學、傳播心理學、傳播法規與倫理、跨文化傳播、網絡傳播技術、計算機圖像處理、媒體軟件的應用等。
就業方向:新聞出版行業書刊、雜誌、報紙的數字化出版與傳播;媒介傳播公司的媒體內容管理、策劃、受眾與媒介策略分析;新媒體、網絡與電子商務企業信息的採集、組織與印製;政府機構、大中型企業的媒體策劃與傳播工作;媒介教育與科研機構的新媒體研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