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佛教音樂(拉卜楞寺佛殿音樂道得爾)

鎖定
佛教音樂(拉卜楞寺佛殿音樂道得爾),甘肅省夏河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中文名
佛教音樂(拉卜楞寺佛殿音樂道得爾)
遺產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申報地區
甘肅省夏河縣

佛教音樂(拉卜楞寺佛殿音樂道得爾)歷史淵源

拉卜楞寺地處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流傳在這座寺廟中的佛殿音樂俗稱“道得爾”,是寺主嘉木樣大師起居和舉行盛大典禮時使用的音樂。它始於1743年第二世嘉木樣時期,經其後的幾代嘉木樣大師發展完善,最終成為一種別具特色的藏傳佛教音樂。 [1] 

佛教音樂(拉卜楞寺佛殿音樂道得爾)文化特徵

道得爾的主要演奏樂器包括主管、笙、管子、九音雲鑼、鈸、海螺、骨笛等,整個樂隊由21人組成,演奏者從拉卜楞寺六大學院僧人中選調,聞思學院(大經堂)10人,其他五大學院各2人,另外再從演奏技藝高超的僧人中選出1人。樂隊使用的藏文簡譜和現代簡譜基本一樣,七音級,樂曲多為宮調式、商調式和徵調式。演奏曲目主要有《姜懷希索》、《喇嘛丹真》、《智欽嘉居》、《投吉欽寶》、《萬年歡》與《五台山》等,其中大多源自西藏,屬宗教樂曲,也有部分傳自內地寺廟和殿庭。道得爾音樂具有藏、漢音樂交融的特徵,最顯著的特點是使用漢族樂器,而樂曲則漢、藏兼有,其中的漢族樂曲也都帶有某些藏族風格。1980年11月,為迎接十世班禪大師,拉卜楞寺領六世嘉木樣活佛法旨,組建了一支新樂隊。拉卜楞寺佛殿音樂一直在寺內有序傳承。
拉卜楞寺演奏樂隊形成以來,經過兩百九十多年的發展,形成了由管樂、打擊樂、絃樂組成的藏族佛殿音樂,在寺院佛事活動中起伴奏作用。 [1] 

佛教音樂(拉卜楞寺佛殿音樂道得爾)文物保護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佛教音樂(拉卜楞寺佛殿音樂道得爾)項目保護單位夏河縣拉卜楞寺院管理委員會評估合格。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