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佛手山文化公園

鎖定
佛手山文化公園位於長白山餘脈,吉林市區80%的旅遊資源集中在豐滿區。這裏四季天氣分明,春天踏青、夏季避暑、秋天紅葉、冬季冰雪,是中國四大奇異天然景觀之一霧凇的故鄉。佛手山文化公園地處位於吉林市豐滿區外環線西,離吉林市中心20公里,至長春市105公里,至長春龍嘉機場87公里,距離著名的國家4A旅遊景區松花湖3.5公里。當地民風淳樸,交通便利。 [1] 
中文名
佛手山文化公園
地理位置
長白山餘脈

佛手山文化公園基本信息

佛手山文化公園 佛手山文化公園
吉林市豐滿區佛手山文化公園,依託松花湖旅遊區功能區開發建設,佛手山文化公園是重點旅遊項目建設紮實推進,旅遊綜合接待能力不斷提高。近郊農業休閒旅遊繁榮,農家樂,採摘體驗、運動休閒、民俗風情等特色鮮明,吸引力、影響力不斷增強。
隨着清軍平定中原和多民族國家進入新的盛世時期,北方民族對長白山神的崇拜,已不再侷限於薩滿教自然崇拜之一的山神崇拜了,已形成了漁獵、農耕、畜牧相結合的物質文明和萬物有靈多神崇拜為核心的、薩滿文化長期熔鑄而形成的長白山特色山林文化。
佛手山文化公園 佛手山文化公園
受漢族的山川地理及堪輿風水學説的影響,清聖祖康熙皇帝為了證明華夏一統、五族一家,派人對長白山脈的走向、形勢、地絡、隱露都作了詳細調研考證。據《吉林通志》上所記載的康熙就長白山的一篇御製文表述,康熙皇帝認為,從古至今堪輿家論講山脈九州,都説北嶽華山為“虎”,東嶽泰山為“龍”,地理家們也有“泰山特起東方,張左右翼為障”之説,但都沒有追根溯源之論。“朕細考形勢,深究地絡,遣人航海測量,知泰山實發龍於長白山也。”長白山乃九州之龍脈,中原泰山之龍脈也是延續於此。

佛手山文化公園歷史背景

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康熙聖旨:“長白山發祥重地,奇蹟甚多,山靈宜加封號,永著祀典,以昭國家茂膺神貺之意。” 並詔令大臣覺羅武木納、一等御前侍衞費躍色和一等侍衞賽護理等代替皇帝祭拜長白山神,從這年起清廷便將長白山周圍作為神山封禁起來。次年,康熙皇帝封禪長白山為“長白山之神”,以求長白山之神永保國家千萬世無疆之盛。康熙十八年以後,望祭長白山神的祀典,交由寧古塔將軍管轄下的大烏拉地方官員在吉林烏拉城以西的板山依典進行。
康熙首次巡視吉林烏拉是在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此次巡視除祭祀長白山神、拜謁祖陵等內容之外,更帶有很強烈的政治色彩。胸懷“華夏一統、五族一家”的政治信念。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