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白山神

鎖定
長白山神,東北長白山地區民間所崇奉的山神,是長白山傳説人物。
中文名
長白山神
所屬分類
民間傳説
長白山,古稱“不鹹山”。 [2]  後又有蓋馬大山、徒太山、緹太山、太白山、長白山等多種名稱。《山海經·大荒北經》:“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日不成,有肅慎氏之國。”“不鹹”出自蒙古族先世東胡語“不爾幹”的音轉,意為“神巫”。故“不鹹山”本身即有。神山”,或“有神之山”的意思。近兩千年來,見於正史的關於肅慎、勿吉、秣鞠、契丹、女真的記載,都曾講到東北各民族對長白山的崇拜,“其俗重山JIl”。《魏書》雲:“勿吉國有徒太山,魏言‘大白’,有虎豹羆狼害人,人不得上山溲溺,行徑山者,以物盛去。上有熊羆豹狼,皆不害人,人亦不敢殺。”此時的山神似又和祠虎、出入於長白山的白色神獸聯繫在一起。虎,古稱“山君”,東北地方誌皆載長白山居民有“祠虎以為神”的傳統信仰(《盛説通志》),直至近世亦有指虎為“山神爺”的習俗。山民亦諱言虎(稱“山神爺”或“軟蹄子”)、獵虎。遼代則把長白山神想象為“白衣觀音”、聖潔的女神。《契丹國志》卷二七“長白山”條謂“長白山在冷山東南幹餘里,蓋白衣觀音所居。”可見當時佛教觀念已波及東北邊遠之地。到金代,長白山神更成為金之護國神,被封為"興國靈應王”,在山之北側建廟,每年春秋擇日祭之。明昌四年(1193年)十月“復冊為開天弘聖帝”。以後各朝依例祭祀。清代更以長白山為發祥地,康熙、乾隆均親自祭杞長白山神。實際上,金、清兩代都是把長白山作為護國神來奉祀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