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昌垂

鎖定
何昌垂,1949年出生 [5]  ,籍貫福建福清江鏡鎮前華村,遙感與地理信息專家 [3]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員,數字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特聘教授。 [7] 
何昌垂於1968年畢業於福清一中 [7]  ;1972年—1975年就讀於福州大學物理無線電系 [5]  [7]  ;1975年—1982年任中國科學院地遙感所助理研究員 [2]  ;1982年獲得荷蘭國際地學學院綜合考察系碩士學位 [7]  ;1983年—1988年在國家科委先後擔任基礎研究與新技術局副處長、處長、副局長等職;1988年—1998年在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先後任地區遙感項目主任,空間應用處處長等職;1994年獲得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系博士學位 [7]  ;1998年—2013年在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先後擔任資環處處長(副司級,D-1)、助理總幹事兼亞太地區總代表(聯合國助理秘書長級)、副總幹事(聯合國副秘書長級)等職 [2]  [4]  ;2001年入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7]  ;2013年從聯合國退休,結束了20餘年國際組織生涯。 [5] 
何昌垂在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從事空間遙感應用研究。 [1] 
中文名
何昌垂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福建福清
出生日期
1949年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業
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我的聯合國之路
主要成就
2001年入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何昌垂人物經歷

1949年,何昌垂在福建福清的小漁村出生。 [5] 
“文革”時期,年僅19歲的他,不得不中斷學業,回農村插隊。為了不荒廢時光,他做過木匠,培育過白木耳,還加入當地文藝宣傳隊,為村民演樣板戲。他還做了兩年牙醫學徒。
1968年,畢業於福清一中。 [7] 
1972年,參加高考,被福州大學錄取,學習物理無線電專業。 [5] 
1975年,畢業於福州大學物理無線電系。 [7] 
1975年—1982年,任中國科學院地遙感所助理研究員。 [2] 
1978年,中國科學院爭取到唯一一個公派留學名額,何昌垂憑藉“獨一份”的英語能力,脱穎而出,於1979年前往荷蘭留學,順利成為“第一個遙感留學生”。
1982年,獲得荷蘭國際地學學院綜合考察系碩士學位。 [7] 
1983年—1988年,在國家科委先後擔任基礎研究與新技術局副處長、處長、副局長等職。
1988年—1998年,在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先後任地區遙感項目主任,空間應用處處長等職。
1994年,獲得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系博士學位。 [7] 
1998年—2013年,在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先後擔任資環處處長(副司級,D-1)、助理總幹事兼亞太地區總代表(聯合國助理秘書長級)、副總幹事(聯合國副秘書長級)等職(期間:2009年,被任命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副總幹事,成為中國在該組織70多年來任職最高的官員,也是全球第一個來自發展中國家擔任該職務的官員)。 [2]  [4] 
2001年,入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7] 
2013年,從聯合國退休,結束了20餘年國際組織生涯。 [5] 
何昌垂相關圖片

何昌垂主要成就

何昌垂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何昌垂曾在中國科學院從事空間技術應用研究、中國政府部門從事科技管理以及國際組織擔任技術管理工作。 [1] 
  • 學術論著
據2023年10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組織學院數據,何昌垂出版了近100篇政策研究、技術報告、學術論文,以及《我的聯合國之路》《糧食安全-世紀挑戰與應對》以及《國際職員實務概論》(在審稿)等多部專著。 [1] 
出版時間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2019年10月
中信出版集團
何昌垂 [5] 
  • 科研獎勵
獲獎時間
獎項
1983年
亞洲遙感協會最佳論文獎 [3] 

何昌垂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表彰
2011年
泰國皇家特級皇冠勳章
2011年
“皇家騎士”封號 [1-2] 
1999年
邦英德拉亞洲遙感特別貢獻金獎 [3] 

何昌垂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擔任職務
/
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委員
/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特聘教授
/
全球對地觀察組織(GEOS)全球農作物監測顧委會聯合主席
/
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校外導師
/
中國聯合國協會理事
/
中國教育戰略學會國際勝任力培養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副主任
參考資料來源: [2-3] 

何昌垂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何昌垂的曾祖父何福炳育有五男。由於家境貧寒,何福炳從家族分到10平方米的土屋,按傳統習俗給了長子,其餘四個兒子上無片瓦、下無寸土。何昌垂的祖父何德枝是五兄弟中的老四,他分到了“四扇厝”的四分之一,即東側的後半段的一間房與一個小廚房,總共不到15平方米。何昌垂的父親何必潮和母親周桂妹就是在這個窄小的空間裏成家的。
何昌垂的母親周桂妹生了13個孩子,11個是自己接生,其中就包括何昌垂。何昌垂的父親何必潮在年輕時也曾獨自闖蕩世界。18歲的他攥着三塊大洋跑到廈門,坐上了去新加坡的輪船。在新加坡奮鬥近三年後,何必潮因為嚴重的關節炎又回到老家。但他下南洋帶回來的英文小書和幾句“洋涇浜”英語,或是點亮幼年何昌垂探索世界的火苗。
何昌垂侄輩的何文強擔任阿根廷中阿貿易促進會主席;何文清則擁有加拿大多倫多唐人街的一大片地產。受祖輩的教育影響,他們都是頗有名氣、慷慨樂施的愛國華人華僑。 [4] 

何昌垂人物評價

何昌垂為國際空間技術應用、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全球農業與糧食安全以及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組織學院評) [1] 
何昌垂對世界特別是亞洲地區農業與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泰國政府評) [2] 
在聯合國長達25年的工作中,何昌垂為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顯著的貢獻。(《福州晚報》評) [4] 
何昌垂是“中國人的驕傲”。(聯合國原副秘書長沙祖康評) [5] 
二十五年國際組織生涯,何昌垂既能在國際談判場上縱橫捭闔,也能在處理危機時應付裕如,是一名成熟的聯合國官員。(中國日報網評) [5] 
他(何昌垂)首先是一位學者,年輕時身居科學院,他一心向學,熱愛科研,潛心遙感,心無旁騖。步入政府機關,他胸懷大國之心,抱持入世之懷,力推國際合作,勤勉敬業。躋身聯合國,他尊重多元文化,注重團隊建設,管理場景,引經據典,鞭辟入裏,妙趣橫生,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文化,提供中國方案,令人心折歎服。他還是一位洞察者,面對國家間利益爭議,他審時度勢,明辨要害,縱橫捭闔,巧妙斡旋,紛繁之中,直抵核心。面對激烈的國際談判硝煙,他坐看雲起,談笑間信手拈來:“鬥獸場旁捲風煙,糧安會場齊亮劍。歐美同盟攻為守,誰料弟兄亦相煎。國際談判難而艱,講究策略需調研。掌握底線不讓步,縱橫捭闔推向前。”他更是一位實幹家,在專業上,從“撿兔子”到“指兔子”,他思接古今,視通西東,是遙感領域廣泛認可的一名戰略思考者。在管理上,他出任糧農組織亞太地區總代表,從實際出發,問題導向,擇要害入手,鋭意創新,敢為人先,量身定做構建地區發展戰略並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舉措。身居羅馬糧農總部,他大處着眼,舉重若輕,穩重求實,提綱挈領,張弛有度,讓人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深沉厚重,東方文明的源遠流長。他亦是一位儒師,謙遜低調,桃李不言,對於年輕後生,他諄諄教誨:專業上當向深處開鑿,同時力爭一專多能跨界發展管理上要循章法,未雨綢繆,問題導向,目標明確用實績説話要打好外語功底,鍥而不捨能成錦繡文章。機緣未至時,潛心秣馬時機天降時,膽大心細。當你與之對面,會感到他舉手投足,儒雅風範,悠然一位東方之子是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原部長徐冠華評)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