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鎖定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是北京大學的一個二級學院。 [2] 
學院前身為1960年北京大學建立的政治學系。1963年,北京大學政治學系更名為國際政治學系。1996年11月,北京大學組建成立國際關係學院。 [2]  [28] 
據2021年4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5個教學系,有4個本科專業;與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設立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截至2020年秋季學期,學院共有本科生554人,碩士研究生340人,博士研究生174人,其中港澳台及外國留學生總計350人;有在職教師54人。 [2]  [24-25]  [29-30] 
中文名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創辦時間
1996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北京大學
現任領導
初曉波(黨委書記)
唐士其(院長)
本科專業
4個
碩士點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1個
博士點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
博士後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
國家重點學科
二級學科2個
院系設置
國際政治系、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國際政治經濟學系、比較政治學系、國際組織與國際公共政策系
院慶日
11月3日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
知名校友
沈仁道、金燦榮、孫紹騁等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辦學歷史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北京大學撤銷政治學系。
1960年5月,北京大學重建政治學系。
1963年,學校政治學系更名為國際政治學系。
1964年,學校成立亞非研究所。
1985年,學校成立國際關係研究所。
1994年,學校在原國際政治系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
1996年,學校設立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
1997年,學校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國際共運博士點與北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科社博士點合併為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博士點。
學院風景
學院風景(2張)
1996年至1998年間,學校陸續合併調整國際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研究所和亞非研究所,於1996年11月組建成立國際關係學院。
1999年1月,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與亞非研究所完成整合。
2003年,學院設立國際政治經濟學系。
2012年3月,學院設立比較政治學系。
2017年,學院設立國際組織與國際公共政策專業。
2018年6月,學院成立中國高校第一個國際組織與國際公共政策系。
2019年,學院國際組織與國際公共政策專業開始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同年,學院開始舉辦北大國關學術論壇系列學術會議;同年1月,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連續第四年獲聘“外交部政策研究課題重點合作單位”。 [1-2]  [28]  [31]  [33-34] 
2022年4月23日,國家安全學系成立。 [36]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辦學條件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系專業

據2021年4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5個教學系,有4個本科專業。 [2] 
:國際政治系、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國際政治經濟學系、比較政治學系、國際組織與國際公共政策系
本科專業:國際政治、外交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國際組織與國際公共政策管理 [2]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科建設

據2021年4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與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設立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 [2]  [24-25]  [29-30] 
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院政治學被評為A+類一級學科。 [23]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政治學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外交學、政治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政治學(比較政治學)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共黨史、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外交學、政治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政治學(比較政治學)、政治學(國際組織與國際公共政策)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公共管理碩士(MIPP)
全國重點學科:國際政治、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2]  [24-25]  [29-30]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1996年至2016年,學院有1個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獲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教育部教育精品教材獎、“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和國家級精品課程等獎項9個。 [28]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國際政治概論》 [30] 
國家級精品課程:《國際政治經濟學》等 [7] 
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政治學導論》 [34] 
北京市精品課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等 [34]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當代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國際政治經濟學通論》《西方政治思想史》等 [4]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西方政治思想史(修訂版)》(2009年)等 [9] 
  • 獎助體系
截至2016年11月,學院設有章文晉獎學金、嚴景耀獎學金、凌霄獎學金、凌雲獎學金、精鋭教育獎學金等10多項獎學金以及國關秋林獎教金等獎教金。 [28]  [30]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師資力量

據2021年4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在職教師54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20人,助理教授8人。 [2]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王正毅王逸舟 [7]  [11]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人選王勇 [8]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王正毅 [7] 
北京市優秀教師:王正毅、張清敏 [6-7] 
北京市優秀青年師德標兵初曉波 [10] 
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人選:王棟 [5]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術研究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1月,學院有國際關係研究所、亞非研究所、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3個研究所,管理17個科研機構。 [30] 
學院科研機構名單
機構名稱
負責人
全球治理研究中心
賈慶國
亞太研究院
李寒梅
日本研究中心
初曉波
國際組織研究中心
張海濱
台灣研究院
李義虎
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
潘維
美國研究中心
袁明
非洲研究中心
劉海方
東西方文化研究中心
唐士其
國際安全與和平研究中心
於鐵軍
當代俄羅斯研究中心
關貴海
中國戰略研究中心
葉自成
東北亞區域一體化研究中心
王正毅
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
賈慶國
陳翰生世界政治經濟研究中心
許振洲
跨國問題研究中心
査道炯
國際戰略研究院
王緝思
注:以上內容來源 [12]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研究成果

1996年至2016年,學院教師公開出版學術論著等200多部,獲省部級以上獎勵的近20種,其中獲得部級以上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8部;發表高水平論文300多篇;承擔國家級重大或重點項目10項。 [28] 
2019年,學院科研項目立項縱向課題13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1項、教育部重大委託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含重大項目2項、重大專項5項、專項項目1項、年度項目1項、後期資助項目1項、青年基金項目1項;新增橫向課題20餘項;教師出版著作11部,發表論文30餘篇。2020年,學院共計立項項目30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5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專項1項;教師共發表SSCI6篇,CSSCI50篇。 [13]  [30-32] 
  • 科研項目
學院部分研究項目
立項日期
學院教師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2020年
許亮
中國新移民與非洲工業化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
由凱宇
日本對“數字絲綢之路”的看法
2019年
李義虎
“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王逸舟
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能力建設研究
王聯
穆斯林移民問題與歐汾的身份認同危機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
王睜
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視閩下的夥伴關係外交研究
2015年
張清敏
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完善外交總體佈局研究
2013年
尚會鵬
印度人對中國形象和文化軟實力的認知研究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
2012年
孔凡君
原蘇東社會主義國家的現狀和社會主義思潮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張海濱
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戰略的關鍵技術研究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
2009年
王緝思
中國國際戰略環境預測與國家應對戰略研究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2008年
朱鋒
中國特色的國際關係與外交理論創新研究
2007年
李義虎
一國兩制台灣模式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2006年
王緝思
冷戰時期美國重大外交政策研究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2005年
袁明
世界多元文化激盪交融中的中國文化建設和文化安全研究
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重大委託項目)
2004年
葉自成
中國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研究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注:以上內容來源 [13-15]  [34] 
  • 獲獎成果
學院部分獲獎成果
獲獎時間
獲獎教師
獲獎項目
獎項名稱
2020年
1月
王緝思
國際秩序的演變與未來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人文社會科學)
韋民
《小國與國際關係》
12月
錢雪梅
《普什圖社會的經濟生活》
北京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注:以上內容來源 [30] 
學院部分成果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據2021年4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國際政治研究》編輯部以及北京大學圖書館國際關係學院分館。 [2] 
《國際政治研究》系北京大學主辦、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暨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編輯出版的學術性雙月刊,是中文科核心期刊(政治學類)、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1980年創刊(內部發行),2002年起,在中國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主要刊登中外學者在國際政治、地區與國際政治、中國政治與外交、國際政治理論等領域的學術論文和評論。 [26] 
  • 館藏資源
北京大學圖書館國際關係學院分館前身為成立於1960年的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資料室,2006年加入北大圖書館分館體系。截至2013年11月,館舍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其中包括面積160平米能容納十萬卷冊文獻的密集書庫、擁有20台電腦的電子閲覽室,閲覽座位65個;館藏中外文圖書75000餘冊,中外文期刊資料19500餘冊。 [27]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合作交流

據2021年4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與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瑞士日內瓦國際關係及發展高等學院法國巴黎政治學院、日本東京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美國蒙特雷國際關係學院均有聯合培養的雙學位項目;與日本東京大學、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共同執行三國間政府項目“亞洲校園計劃”;學院參加聯合學位及英文授課碩士項目的國際學生每年超過50人;此外,學院與美國康奈爾大學、日本新潟大學等高校保持着長期或短期的交流關係。2019年,學院與日內瓦高等國際關係與發展研究學院的聯合培養項目入選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委“國際組織後備人才培養項目”資助計劃。 [2]  [31] 
據2021年4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定期舉辦北大國關學術論壇系列學術會議;定期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日本東京大學、韓國首爾大學及新加坡國立大學流主辦“五校論壇”,與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聯合舉辦“中美民間戰略對話”,與韓國高等教育財團、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聯合舉辦“中美韓三邊對話”,與韓國NEAR基金會聯合舉辦“中日韓三邊對話”,與美國斯坦福大學聯合舉辦“中美大學智庫論壇”;此外,曾主辦或承辦“北京論壇”國際關係分論壇、第五屆中華文化論壇、第七屆北閣對話年會、第七屆中韓政策線上學術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國際關係、國際政治專業博士生學術論壇”、2020中美青年學者論壇等學術會議。 [16-20]  [28]  [31] 
學院各階段學生國際交流項目列表
聯合項目名稱
國外時間
學位
北大—早稻田大學項目
本科三年級,1年
兩校分別頒發的學士學位
本科四年級,2年
北大的學士學位和對方碩士學位
北大—東京大學項目
碩士一年級,1年半
兩校分別頒發的碩士學位
北大—巴黎政治學院項目
碩士一年級,1年
北大—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項目
碩士二年級,1年
北大—早稻田大學雙博士項目
博士二年級,2年
兩校分別頒發的博士學位
北大-美國雷鳥全球管理學院聯合項目
碩士畢業後,1年
兩校分別頒發的碩士學位
北大-蒙特雷國際關係學院聯合學位項目
北大-東京大學-首爾國立大學亞洲校園計劃
碩士二年級,1年
普通交換項目
注:以上內容來源 [4]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文化傳統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文化刊物

學院有《經緯》《關點》等文化刊物。 [21]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社團文化

  • 學生社團
學院有模擬聯合國協會、台灣研究會、青年外交學會、中國東盟關係學會、國際關係學會等學生社團。截至2019年,學院有男足、女足、男籃、女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枱球、射箭10支體育代表隊。 [4]  [22]  [31] 
  • 文化活動
學院曾組織開展亞洲國際模擬聯合國、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走進外交部”活動、“悦讀會”系列活動、“新生杯”辯論賽、“超級國關”師生運動會、棋牌之夜、新年聯歡晚會、多院聯誼舞會等文體活動,院友沙龍等學術活動,接力長跑等工會活動以及“螢火計劃”、“蔚秀園社區清潔日”、“運動公益,助愛交流”等志願服務活動。 [4]  [28]  [30-31]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院領導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院長
黨委副書記
祝詣博、項佐濤
副院長
注:以上內容來源 [3]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歷任領導

任職時間
職務
姓名
1960年3月-1960年11月
政治學系系主任
李普
1961年-1963年
政治學系副系主任代理系主任
1964年-1970年
國際政治學系系主任
1971年-1977年
國際政治學系革委會主任
趙國棟
1978年-1981年
國際政治學系系主任
趙寶煦
1982年
代理國際政治學系系主任
1983年-1989年
國際政治學系系主任
1989年-1996年
1996年-1999年11月
國際關係學院院長
1999年11月-2005年3月
2005年3月起
國際關係學院名譽院長
2005年3月-2013年12月
國際關係學院院長
2013年12月-2018年11月
注:以上內容來源 [34-35]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知名院友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