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挺傑

鎖定
何挺傑(1908~1966),陝西省漢中市南鄭縣周家坪鎮何家灣人,1925年5月,又參加了驅逐軍閥吳新田的鬥爭。1928年初,何挺傑去上海開辦長風書店,繼續革命活動。抗日戰爭勝利後,于右任、楊覺天派何挺傑赴東北接管偽滿洲教育工作。後來擔任浙江金華英士大學教授。1957年,被錯定為“右派分子”和“反革命分子”。1966年“文化大革命”伊始,即被迫害致死。 [1] 
中文名
何挺傑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8年
逝世日期
1966年
性    別
出生地
陝西省漢中市南鄭縣周家坪鎮何家灣
亞塵

何挺傑人物生平

何挺傑(1908~1966),陝西省漢中市南鄭縣周家坪鎮何家灣人,字亞塵,何挺穎烈士之弟。1923年,入西安成德中學讀書,積極參加驅逐軍閥劉鎮華的運動,被吸收為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1925年5月,又參加了驅逐軍閥吳新田的鬥爭。吳新田退至漢中後,何挺傑受陝西省學生聯合會的派遣,回漢開展反吳鬥爭,並對漢中社會狀況和農民生活進行考察。返回西安後,在共產黨人魏野疇主辦的1925年12月31日出版的《西安評論》第29期上發表了《漢南農民狀況的調查報告》,揭露官紳、兵匪互相勾結,層層剝削農民的罪行。1926年初,任共青團西安地委組織部長。4月17日,被趕走的軍閥劉鎮華率部圍攻西安城,中共陝西省黨組織發動羣眾,配合守軍展開反圍城鬥爭。何挺傑與西安團地委的同志,組織團員四出宣傳,慰問守軍,參加社會救濟,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11月28日西安解圍後,黨組織派何挺傑到渭南縣立中學以教書為掩護,從事地下工作。1927年3月,何挺傑出席中共陝甘邊區第一次代表會議,成為邊區領導成員之一。會後,轉任中共渭南地委書記,領導固市、赤水、華縣、高塘、龍興等縣、鎮5個特別支部的活動,發展黨員800多人。1927年7月11日,中共陝西省委成立時被選為省委委員,後改任中共渭南縣委書記兼東路特派員,代表省委領導陝西東路黨務工作。 [1] 
1928年初,何挺傑去上海開辦長風書店,繼續革命活動。次年10月,赴日本,考入東京法政大學經濟系學習,與中共組織脱離關係。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何挺傑憤然回國,出任南京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於右任的書記官。1937年8月,中國劇作者協會組織了13個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演劇隊,何挺傑和左明出任第五隊隊長。1940年初,應安漢約請,任黎坪墾區管理局外勤秘書,為收容安置淪陷區難民,組織生產,做了不少工作。安漢被害後,何挺傑走避重慶,在國民政府教育部南鄭同鄉楊覺天幫助下,擔任温泉女子工藝社秘書。 [1] 
抗日戰爭勝利後,于右任、楊覺天派何挺傑赴東北接管偽滿洲教育工作。後來擔任浙江金華英士大學教授。解放後,何挺傑在北京輔仁大學任教,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2年調任北京師範大學經濟系教授,在校刊《羣眾論壇》上發表經濟學論文多篇。1957年,被錯定為“右派分子”和“反革命分子”。1966年“文化大革命”伊始,即被迫害致死。 [1] 

何挺傑後世紀念

1981年3月,北師大黨委為何挺傑平反昭雪,並在八寶山公墓為他舉行隆重的追悼會。學校所送的輓聯寫道:“挺身風雲,革命路上歷艱險,倜儻永俊;傑靈化雨,桃李園中酒心珠,雖劫猶剛。” [1] 

何挺傑人際關係

兄長:何挺穎 [1] 
參考資料
  • 1.    漢中市地方誌辦公室,漢中地區志,三秦出版社,2005年08月,第2022-20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