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介鈞

鎖定
何介鈞(1940年-2020年5月2日),岳陽華容人,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考古學家、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
2020年5月2日,何介鈞因病在長沙逝世,享年80歲。 [1] 
中文名
何介鈞
出生日期
1940年
逝世日期
2020年5月2日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歷史系
職    業
考古學家

何介鈞人物經歷

20世紀70年代後期,他的研究轉向湖南史前與商周時期古遺址的發掘與考古學文化,利用現代田野考古學的科學方法,在洞庭湖地區連續發掘了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使人們認識到湖南新石器時代文化豐富多彩的面貌。
1982年,何介鈞寫成《長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論》一文,系統闡述了當時在長江中游地區發現的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時期文化的基本特徵、分期、類型和相互關係,構建起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譜系的基礎框架。
1984年,何介鈞發表《湖南商周時期古文化的分區探索》一文,研究對象與材料擴大到田野考古調查與發掘中所採集到的各種遺物。
何介鈞主持發掘城頭山遺址,該遺址1992年度和1997年度的發掘,分別因揭示出屈家嶺文化時期的城垣和早至湯家崗文化時期的水稻田,均被評為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發現”。1991年到2002年的12年間,一直擔任城頭山遺址的考古發掘領隊,精力幾乎全部集中到了這裏。 [1] 

何介鈞人物評價

作為湖南考古的開創者與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於湖南的先秦考古與研究工作,一系列學術研究成果為湖湘地區乃至中國南方地區的考古工作與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