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佔(拼音:zhān、zhàn)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4]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由表示卜問的口和表示龜甲裂紋的卜組成,或在口和卜之外加一外框表示龜甲獸骨的輪廓。“佔”的本義表示看龜甲的裂紋推測吉凶,讀作zhān。泛指通過觀察物象一推測判定禍福吉凶,引申表示觀察、推測之義。佔又讀zhàn,指佔有、具有。 [17] 
中文名
拼    音
zhān,zhàn
部    首
⺊、口
五    筆
HKF [1] 
倉    頡
YR [1] 
鄭    碼
IDJ [1] 
筆    順
豎、橫、豎、橫折、橫
字    級
一級(編號:0228) [4] 
平水韻
上平聲十四鹽(zhān),去聲二十九豔(zhàn) [5] 
異體字
佔(“佔”是《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的異體字,讀作zhàn)
筆畫數
2+3,3+2(部首+部首外)
注音字母
ㄓㄢ, ㄓㄢˋ
統一碼
5360 [1] 
國標碼
D5BC
造字法
會意字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字源演變

“佔”的字形演變過程(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佔”的字形演變過程(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會意字。“佔”在甲骨文中有兩種寫法:較簡單的一類,如圖3、4,它的上半部分是個“”字,實際上就是指古代占卜時在龜甲上灼出的裂紋形狀,是個象形圖案。它的下半部分是個“口”字,是表示在占卜時用“口”來卜問,或佔下後用“口”來解釋龜甲上灼出的裂紋形狀的意思。較複雜的一類,如圖1、2,在外部增加了龜甲獸骨的輪廓。自戰國開始,較複雜的寫法被淘汰,較簡單的寫法成為主流。小篆的形體趨向了線條化,但它的結構沒變。楷體是沿襲小篆的形體發展而來的。 [2]  [16] 
説文解字》裏説“佔,視兆問也。”也就是説“佔”的本義是指“觀察龜甲上的裂紋(兆)來推問吉凶”。如《左傳·僖公十五年》裏説:“史蘇(人名)佔之曰:不吉。”意思是説“史蘇占卜了一下説,不吉利”,這裏用的就是“佔”字的本義。後來又從本義引申出“推測”“預測”之義,如龔自珍《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中説“佔天下之變”,這裏的“佔”就是“預測”之義,是説“預測一下天下的變化”。
“佔”字也有“佔(zhàn)有”之義,如《晉書·食貨志》中有“男子一人,佔田七十畝”之句,這裏的“佔”字就是指“佔有”“佔用”。在這個意義上,後世多寫作“佔”(zhàn)字。目的是為了與“占卜”之“佔”(zhàn)有所區別。20世紀50年代對漢字進行整理時,“佔”“佔”二字就又合併為一個“佔”形,但彼此的讀音還是嚴格區別的。“占卜”之“佔”只能讀平聲“zhān”,“佔有”之“佔”讀為去聲“zhàn”。 [15-16]  [17]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zhān
動詞
用龜甲、蓍草、銅錢、牙牌等預測吉凶
divine
《易·繫辭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佔。”
戰國·屈原《離騷》:“索藑茅以筳篿兮,命靈氛為餘佔之。”
漢·張衡《思玄賦》:“佔既吉而無悔兮,簡元辰而俶裝。”
占卜;占課
窺察
ovserve;
peek
《易·革卦》:“未佔,有孚。”
漢·王充《論衡·佚文》:“故夫佔跡以睹足,觀文以知情。”
《後漢書·胡廣傳》:“雄(法雄)因大會諸吏,真(法真)自於牖閒密佔之,乃指廣以白雄,遂察孝廉。”

推測
guess
《吳子·圖國》:“臣以見佔隱,以往察來,主君何言與心違?”
宋·葉適《校書郎王公夷仲墓誌銘》:“進士試御前,考官定號名來上,所謂高第者,天子常親擢賜之,天下以此占上意好惡。”

驗證
《荀子·賦》:“臣愚而不識,請佔之五泰。”
估計;揣度
estimate
《墨子·號令》:“度食不足,令民各自佔家五種石斗數,為其期。”
唐·韓愈《苦寒》詩:“鸞皇苟不存,爾固不在佔。”
《新唐書·陸贄傳》:“料丁壯以計庸,佔商賈以均利。”

名詞
徵兆
omen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沔水》:“季雲:‘山崩川竭,國土將亡之佔也。’”

運數;運氣
fortune
《史記·五帝本紀》:“順天地之紀,幽明之佔。”

(Zhān)姓氏用字,參看主詞條“佔姓



zhàn
動詞
用強力或其他手段取得
occupy;
seize
唐·羅隱《》詩:“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宋·王十朋《宿大冶縣》詩:“小渡漁人佔,中流縣界分。”
魏巍《東方》第一部第五章:“他佔金絲的東房,叫他馬上搬出去。”
佔據;霸佔;獨佔;攻佔;佔便宜;鳩佔鵲巢
擁有;使用
唐·方幹《於秀才小池》詩:“佔地未過四五尺,浸天唯入兩三星。”
處於某種地位或屬於某種情形
occupy;
constitute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據長沙的調查:鄉村人口中,貧農佔百分之七十。”
郭沫若《電車復了工》詩:“我不知道他們是佔了勝利,抑或是完全絕望地受了屈服。”
佔優勢;佔上風
口授;口述文辭

《後漢書·袁敞傳》:“俊(張俊)自獄中佔獄吏上書自訟。”
《新唐書·劉禕之傳》:“命其子執筆,佔為表,子號塞不能書。”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6]  《漢語大字典》 [7]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三】【卜部】職廉切(zhān)
視兆問也。從卜從口。 [8] 

説文解字注

“視兆問也”注:《周禮·占人》注曰:“佔,蓍龜之卦兆吉凶。”又“占人掌佔龜”,注曰:“占人亦佔簭。”言掌佔龜者,簭短龜長,主於長者。此雲:“視兆問”,亦專謂龜卜。
“從卜口”注:職廉切,七部。按,上文卟字,疑佔之變體,後人所竄入。 [9] 

廣韻

職廉切,平鹽章 ‖ 佔聲談2部(zhān)
佔,視兆也。亦姓,陳大夫子佔之後。又章豔切。
章豔切,去豔章 ‖ 佔聲談2部(zhàn)
佔,固也。章豔切。又職鹽切。一。 [10] 

康熙字典

【子集下】【卜部】 佔;部外筆畫:3
《唐韻》職廉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廉切,並音詹。《説文》:視兆問也。從卜口。徐曰:會意。《易·繫辭》:以卜筮者,尚其佔。
又《爾雅·釋言》:隱佔也。疏:佔者,視兆以知吉凶也。必先隱度,故曰隱佔也。
又《玉篇》:候也。揚子《方言》:視也。《韻會》:凡相候謂之佔。佔亦瞻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章豔切,音𢓕。《廣韻》:固也。《韻會》:固有也。《增韻》:擅據也,著位也。《前漢·宣帝紀》:流民自佔八萬餘口。王安石詩:坐佔白鷗沙。
又《韻會》:隱度其辭,口以援人曰口占。《後漢·陳遵傳》:遵常召善書吏於前,治私書謝親故,馮幾口占書數百封,親疎各有意。
又有也。韓愈《進學解》:佔小善者,率以錄。
又顏延之《陶潛誄》:敬述靖節,式遵遺佔。注:遺佔,即遺令也。 [11]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1]

書寫提示

“佔”的筆順演示 “佔”的筆順演示
“⺊”居上居中;豎筆在豎中線收筆於橫中線下方。“口”居下居中上寬下窄。 [13]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二十四鹽

開口呼
全清
職廉切/職鹽切
tɕjæm
𩬑
平聲
下平二十五添
開口呼
全清
丁兼切
tiɛm
去聲
五十五豔

開口呼
全清
章豔切
tɕjæm
集韻
平聲
下平二十四鹽
開口呼
全清
之廉切
tɕiæm
去聲
五十五豔
開口呼
全清
章豔切
tɕiæm
平聲
下平二十四鹽
開口呼
次清
蚩佔切
tɕʰiæm
平聲
下平二十四鹽
開口呼
次清
痴廉切
ȶʰiæm
𩬑
平聲
下平二十五沾
開口呼
全清
丁兼切
tɛm
𪉜
去聲
五十八陷
開口呼
全清
陟陷切
ȶɐm
禮部韻略

平聲





之廉切


去聲





章豔切

增韻

平聲





之廉切


去聲





章豔切

平聲
蚩佔切
中原音韻

陰平
廉纖

齊齒呼

全清

tʂiɛm

去聲
廉纖

齊齒呼

全清

tʂiɛm
中州音韻

平聲
廉纖





好苫切


去聲
廉纖





張熖切

洪武正韻

平聲
二十二鹽


全清
之廉切
tʃiem

去聲
二十二豔


全清
章豔切
tʃiem
平聲
二十二鹽
穿
次清
蚩佔切
tʃ‘iem
分韻撮要
陰平
第二十兼檢劍劫
陰去
第二十兼檢劍劫
(參考資料:漢典 [3]  [12] 

上中古音

時代
字頭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i̯am
先秦
王力系統
ȶ
ǐam
先秦
董同龢系統
ȶ
jɐm
先秦
周法高系統
t
jiam
先秦
李方桂系統
t
jam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i̯ɛm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i̯ɛm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ǐɛm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t
iem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jæm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t
iɛm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iæm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t
iɛm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jäm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t
iem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ǐɛm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t
iem
(參考資料:漢典 [3]  [12]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ʂan
55
陰平
占卜
tʂan
51
去聲
佔領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ʂæ̃
213
陰平
占卜
tʂæ̃
21
去聲
佔領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ʂæ̃
21
陰平
占卜
tʂæ̃
55
去聲
佔領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san
55
陰平
占卜
tsan
35
去聲
佔領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san
44
陰平
占卜
tsan
13
去聲
佔領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ʂæ̃
212
陰平
“占卜”文讀
tʂən
212
陰平
“占卜”白讀
tʂæ̃
53
去聲
“佔領”文讀
tʂən
53
去聲
“佔領”白讀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ɕiẽ
21
陰平
占卜
tɕiẽ
55
去聲
佔領
晉語
太原
tsæ̃
11
平聲
占卜
tsæ̃
45
去聲
佔領
吳語
蘇州
tsø
44
陰平
占卜
tsø
412
陰去
“佔領”文讀
tsiɪ
412
陰去
“佔領”白讀
吳語
温州
tɕi
44
陰平
占卜
tɕi
42
陰去
佔領
湘語
長沙
tsɤ̃
33
陰平
占卜
tsɤ̃
45
陰去
佔領
湘語
雙峯
tĩ
55
陰平
占卜
tĩ
35
陰去
佔領
贛語
南昌
tsɛn
42
陰平
占卜
tsɛn
45
陰去
佔領
客家話
梅縣
tsam
44
陰平
占卜
tsam
52
去聲
佔領
粵語
廣州
tʃim
53/55
陰平
占卜
tʃim
33
陰去
佔領
粵語
陽江
tʃim
33
陰平
占卜
tʃim
24
陰去
佔領
閩語(閩南片)
廈門
tsiam
55
陰平
占卜
tsiam
11
陰去
佔領
閩語(閩南片)
潮州
tsiəm
33
陰平
占卜
tsiəm
213
陰去
佔領
閩語(閩東片)
福州
tsieŋ
44
陰平
占卜
tsieŋ
213
陰去
佔領
閩語(閩北片)
建甌
tsiɪŋ
22
陰去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4]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8-12-20]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267
  • 3.    “佔”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8-12-20]
  • 4.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4-04-27]
  • 5.    平水韻 十四鹽 佔  .搜韻[引用日期2024-04-27]
  •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1644,1646
  • 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06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453
  • 9.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473
  • 10.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226,444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57
  • 12.    佔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4-04-27]
  • 13.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43
  • 14.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06:235-236
  • 15.    左民安著.細説漢字 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插圖珍藏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2:74
  • 16.    子默著.讀懂漢字 自然與社會[M]:中譯出版社,2017.11:414-415
  • 17.    駢宇騫,張文路編著.國人必知的2300個漢字常識[M].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09.07:35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