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

鎖定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Mammal-like reptile)是一羣史前動物,是哺乳類動物的祖先。似哺乳爬行動物最常用來稱呼獸孔目動物,但它也可以廣義地包括非哺乳單弓動物。似哺乳爬行動物是二疊紀中期到晚期的陸地優勢動物。就跟同時代幾乎所有的生物一樣,它們的數量與多樣性因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而嚴重地減少。有些品種存活到三疊紀,但恐龍快速地成為優勢動物。最後的似哺乳爬行動物可能存活在晚三疊紀後不久。
外文名
Mammal-like reptile
中文學名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合弓綱
亞    綱
單孔亞綱
獸孔目
類    別
史前動物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簡介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亦稱下孔類。古爬行動物的亞綱。進步類型已甚接近哺乳動物,是爬行動物進化為哺乳動物的過渡類羣。頭骨顳部有一個下位的顳顬孔。種類繁多,體形變化很大。生存於石炭紀晚期至三迭紀。如卞氏獸、水龍獸等 [1]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簡史

距今2.5億年前的三疊紀,地球上的絕對統治者是那些似哺乳類爬行動物。當時,它們遍佈地球的各個角落,自由馳騁、橫行無忌。然而,3000萬年後,這些似哺乳類爬行動物卻迅速衰落,以致幾乎絕跡,只剩下一支後裔在地球上艱難度日,留給世人無盡的意外和困惑 [2]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分類

大多數古生物學者將下顎化石的明顯特徵用來分辨似哺乳爬行動物與爬行動物。在爬蟲類演化到哺乳類的過程中,下顎的轉變比起其他特徵上的轉變,是較好的分類工具。哺乳類的齒骨或下顎是由單一骨頭構成,而現代與史前爬蟲類的下顎是由多塊小型骨頭構成。
哺乳類的下顎由齒骨-鱗狀骨間的下顎關節分開。齒骨連結者麟狀骨上的關節盂glenoid cavity。所有其他的非哺乳有頜類脊椎動物,包括爬行動物,下顎關節是由下顎中一塊稱為關節骨articular的小骨,與頭顱中一塊方骨quadrate形成。在爬行動物與哺乳類之間的過度物種,下顎關節是由一塊大型的下顎骨頭(類似哺乳類的齒骨),與方骨組成,而關節骨逐漸退縮。
隨者時間過去,似哺乳爬行動物逐漸變得類似哺乳類,開始形成次生顎,分開嘴部與鼻腔。而早期似哺乳爬行動物中,次生顎開始在下顎兩旁形成,仍連接嘴部與鼻孔。
最後,上顎的兩旁開始彎曲,從C形改變為U形。上顎開始往喉嚨延伸,牢固整個嘴部並形成全部的顎骨。下顎也完全地閉合。在一個第一批似哺乳爬行動物的化石中,真獸齒類,次生顎開始明顯。較晚的三尖叉齒獸擁有完全緊閉的次生顎。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代表物種簡介

在早期的爬行動物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類羣—下孔類。它們的早期類型與杯龍非常相象,晚期類型卻同哺乳動物接近。它們的骨頭數目逐漸減少,特別接近哺乳動物,牙齒逐漸有了分化,有門齒、犬齒之分,不像其他爬行動物長着同形齒。它們頭上的顳顬孔長在鱗骨和後眶骨的下部,所以被稱為下孔類。下孔類包括★盤龍類和★獸孔類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盤龍類

是最早的下孔類,最早出現在早二疊紀,化石在北美洲較多。人們認為大鼻形類可能是下孔類的祖先,因為早期的盤龍類頭骨的結構與大鼻龍形類有點相像。早期的盤龍類向着兩個方向發展,一類發展為巨大、兇猛的吃肉的類型,典型的代表是異齒龍;另一類是發展為巨大、温順的吃植物的類型,典型代表為基龍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巨蜥龍

生活在早二疊紀,是早期盤龍的典型代表。它一生的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裏,是個捕魚高手。巨蜥龍長約1.5米身體修長,四肢纖細,有一條長長的尾巴,樣子有點像蜥蜴,但和蜥蜴沒有親緣關係。它的頭比杯龍類窄、高且長,嘴裏長有鋒利的牙齒。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巖龍

巖龍是早期盤龍類中的成員,大小和蜥蜴相仿,身體和四肢十分細長,適合在地上奔跑,生活在叢林裏,捕食一些昆蟲。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基龍

基龍 基龍
基龍與異齒龍同屬盤龍類,但它吃植物。它的頭骨比例較小,短且扁,其牙齒不像異齒龍的分化明顯,而是像大多數爬行動物一樣,牙齒的形狀都相似。它的牙齒不僅長在頜骨上,在口腔上部還長着一叢叢牙齒。同異齒龍一樣,它身上也有一個背帆,其脊帆比異齒龍的更加厚重一些。 基龍的特徵是脊椎棘伸長,較厚重,並且沿着棘的縱行面上有許許多多的短側棘或橫樑。(並非所有的基龍類都有脊椎棘。克色氏龍(casea)和杯鼻龍(cotylorhynchus)都是結構體大,頭小,身子象桶的基龍類)。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異齒龍

長棘龍化石 長棘龍化石
是一個兇殘的肉食動物,身長可達3米,它的牙齒產生了強烈的分化,前頜骨、上頜骨和下頜骨前端的牙齒大而長,就像匕首一樣,沿着牙牀生長的牙齒則比前端的牙齒略短。高而窄的頭骨很適合附着強勁的頜骨肌肉,能使嘴張得很大,可以有力地咬住獵物。異齒龍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是背上生有一個縱向的背帆,在背部中央達到最高,古生物專家認為,這個背脊是用來調節體温的。而且異齒龍出現了母性,但是不徹底因為一旦小異齒龍出生它的母性就消失了,但是也是生命進化的一個大突破。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獸孔類

利齒獸是一個獸孔目的典型代表 利齒獸是一個獸孔目的典型代表
生活在二疊紀中期和三疊紀,它們的化石在世界各個大陸都有發現.它們的頭部特徵比盤龍類要先進一些,是朝着哺乳動物方向發展的爬行類.它們最早起源於濺衰鱷,由濺衰鱷發展為兩類,一類是異齒獸類一類是獸齒類,這兩類分別演化出不同的類型。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異齒獸類

是獸孔類的一類,它沿着兩個方向發展,主要是巨頭獸和二齒獸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巨頭獸

巨大而笨重,還保留着盤龍類的一些特徵. 麝足獸是巨頭獸中的典型代表,生活在二疊紀乾燥的高地上,性情温柔,以植物為食。巨頭獸的身體龐大,體重可能超過500千克。它們當中有一類是專門吃肉的,叫巨鱷獸類;另一類是吃植物的,叫貘頭獸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二齒獸

二齒獸 二齒獸
是異齒獸中發展的最成功的一類,它們出現於二疊紀中期,到二疊紀晚期已成為當時地球上最常見的動物,其足跡遍佈全球,一直生存到三疊紀末期。
參考資料
  • 1.    夏徵農,辭海 生物學分冊,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2,第343頁
  • 2.    龔勳主編,中國學生不可不知的世界之謎全揭秘 恐龍,重慶出版社,2011.04,第1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