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伯納德·弗賴伯格

鎖定
伯納德·弗賴伯格Bernard Freyberg(1889一1963)二戰時的新西蘭武裝部隊總司令,中將。曾率部參加克里特島抗空降戰役、阿拉曼戰役和卡西諾山地之戰。
別    名
Bernard Freyberg
出生日期
1889年
逝世日期
1963年
本    名
伯納德·弗賴伯格

目錄

伯納德·弗賴伯格簡介

他作為一個無比英勇的指揮官而聞名,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負傷30餘次,獲得了許多勳章,包括維多利亞十字勳章,他把自己的勇敢灌輸給他指揮的士兵。

伯納德·弗賴伯格生平

生於英國倫敦。但在新西蘭接受教育,1911一1913年加入新西蘭本土義勇軍,後曾志願參加墨西哥革命,和綠林好漢潘喬·比利亞一起戰鬥。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在英國軍中服役,曾負傷27處,參加安特衞普保衞戰,後在法國參加多次戰鬥。1915年隨澳新軍團遠征加里波利半島,1916年27歲時晉升准將,成為英軍中最年輕的將軍。1917年12月16日因表現突出獲得維多利亞十字勳章,1917一1918年任第29師師長。 1919年後歷任英軍多種高級參謀和指揮職務 [1] 
著名的照片,英軍刺刀滅德國坦克 著名的照片,英軍刺刀滅德國坦克
1939一1945年指揮第二新西蘭遠征軍參加歐洲戰爭,指揮盟軍進行過著名的克里特戰役,儘管他的2.8萬部隊做出了充分準備,還是在德國的堅決空降襲擊下,損失了一半人馬,被迫撤出克里特島。後率部轉戰於北非沙漠和意大利,在英國第八集團軍中任軍長(指揮新西蘭第2師和印度第4師),在西非沙漠數度與隆美爾部交戰,1942年夏隆美爾發動進攻時,他在馬爾沙·馬特魯身負重傷,新西蘭師的後路幾乎被切斷,只好在一次通過德國防線的夜行軍中撤退,他的傷勢還沒全好就返回戰場,參加阿拉曼戰役。 1944年2月15日卡西諾山地之戰時,他下令轟炸蒙特卡西諾一箇中世紀本尼狄克修道院,因為他認為德國正在把它當做觀察哨,(後來查明,儘管該修道院被摧毀後德軍毫不猶豫的進入該修道院,但在轟炸前德國並未進入該修道院)。獲高級軍功勳章和爵士稱號。戰後於1946年任新西蘭總督,晉升中將。1951年封為男爵。1953年任温莎堡副警長兼副總管。1963年7月4日卒於温莎。

伯納德·弗賴伯格評論

對他最著名的稱讚來自隆美爾,隆美爾説他尊敬新西蘭部隊超過其他一切部隊,幾乎對他產生愛慕之心。弗賴伯格是一個白刃戰的信仰者,這個事實不僅給予他的部隊無比英勇的名聲,也説明了他的侷限性,一個指揮官只記得白刃戰,這在20世紀40年代的機械化戰爭中的潛力是有限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