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伯大尼修院

鎖定
伯大尼修院(Béthanie),位於中國香港薄扶林道139號,清光緒元年(1875年)由法國外方傳道會興建,是傳道會在東亞地區的首間療養院,現為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的校舍。 [1] 
伯大尼修院主要由小教堂、療養院和僱工區三部分組成,具有新哥德式建築風格,設計佈局對稱,四面均有外廊。建築物外牆由底層基座的毛石及琢石牆、裝飾扶欄,以及尖拱柱組遊廊構成。整幢建築物以其美輪美奐的小教堂最具特色。 [2] 
2009年12月18日,伯大尼修院被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3]  。2013年11月22日,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伯大尼修院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2] 
中文名
伯大尼修院
外文名
Béthanie
地理位置
香港薄扶林道139號
所處年代
清代
保護級別
香港法定古蹟
批准單位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伯大尼修院歷史沿革

自清咸豐六年(1856年)起,多名法國神父曾先後提出在東亞地區某處興建一間療養院。
19世紀70年代初期,隨着法國教會在東亞地區的傳道工作取得成功,興建療養院以供傳道會成員使用的時機漸趨成熟。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1月,當時負責傳道會在中國的行政工作的香港教區司帳奧塞神父(Pierre Marie Osouf)致函在巴黎的傳道會議會幹事,指香港無論在氣候、建築和營運成本,以及處理熱帶國家常見疾病的醫學知識和技術等各方面,都比其他選址(例如越南西貢、馬來亞或橫濱)更勝一籌,是在東亞地區興建療養院的適合地點,而且薄扶林區位於港島南面,地理位置優越,因而被視作興建療養院的理想地點。在巴黎的傳道會議會幹事對奧塞神父提出在薄扶林興建療養院的建議表示高興,並在同年4月任命奧塞神父全權負責有關計劃。兩個月後,奧塞神父以3,000元在薄扶林購置了一幅面積為1,057,155平方呎(約24英畝)的土地,用作興建伯大尼修院。伯大尼修院的設計圖由奧塞神父繪畫,工程由白德禮神父(Charles E. Patriat)監督。白德禮神父其後獲委任為伯大尼修院首任院長。同年年底,伯大尼修院建築工程展開。
伯大尼修院舊圖(約1910年) 伯大尼修院舊圖(約1910年)
清光緒元年(1875年),伯大尼修院正式竣工。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伯大尼修院第一次進行擴建,以應付愈來愈多患病傳教士住院的需求。工程於翌年竣工,療養院頂層加建了睡房,療養院東北方亦建有新的餐廳大樓,與小教堂同向東面興建。
20世紀,療養院亦曾多次進行其他加建及改建工程,例如在20世紀20年代正門前面加建了莊嚴典雅並具有裝飾藝術風格的哥德式門廊。東面的擴建部分則屬包浩斯建築風格,具有20世紀30年代典型的建築特色。
民國三十年(1941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佔領香港期間,伯大尼修院被日軍徵用。戰後,伯大尼修院跟香港許多其他倖存的歐洲式建築物一樣,只剩下空殼,並無任何傢俱遺留下來,甚至連浴缸也被拆除,而電力系統也被毀壞以盜取電線所用的銅。伯大尼修院的花園亦嚴重損毀,大部分樹木均已枯萎。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伯大尼修院經翻新後重開,用作療養院。
20世紀50年代,中國內地和亞洲一些國家的很多傳教士被逐後,曾在伯大尼修院居住。
1961年,伯大尼修院在原有的結構上加建一層,屋頂改為平頂。
1977年的伯大尼修院 1977年的伯大尼修院
1974年,伯大尼修院關閉,並售予香港置地公司,其後由香港政府接管。自建成至關閉期間,伯大尼修院共接待了約6000名傳教士,是法國天主教會在東亞地區從事傳道工作的重要地點。 [4] 
1978年至1997年期間,伯大尼修院被租予香港大學出版社使用。
2000年,香港建築署就如何善用伯大尼修院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5] 
2002年,香港政府決定將伯大尼修院租予香港演藝學院,改建為其電影電視學系的校舍。
2006年,伯大尼修院的修復及改建工程完成,修院自此成為香港演藝學院的第二校舍。 [1] 

伯大尼修院建築特色

伯大尼修院屬新哥德式建築風格,設計佈局對稱,四面均有外廊。建築物外牆由底層基座的毛石及硺石牆、裝飾扶欄,以及尖拱柱組遊廊構成。
伯大尼修院最突出的建築風格是其新哥德式的尖頭窗、尖拱柱組遊廊、飛扶壁、小尖塔,以及矮牆上的花形浮雕及類似三葉草形的建築裝飾。整幢建築物以其美侖美奐的新哥德式小教堂最具特色。
伯大尼修院還有其他建築特色,例如屋頂庭院的拱形柱廊連鑲嵌式座地台及入牆角架,建築物北端半圓形牆則築有石室和水井。上半部分牆身和支柱以磚砌成,下半部分牆身則以細琢磚石興建。 [4] 
俯瞰伯大尼修院 俯瞰伯大尼修院

伯大尼修院主要建築

小教堂內景 小教堂內景
伯大尼修院由小教堂、療養院和僱工區三部分組成。按照奧塞神父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所繪畫的設計圖,伯大尼修院原本樓高兩層,設有地庫、小教堂和“工”字形僱工區。
伯大尼修院入口的鐵門上面的“ME”字樣是巴黎外方傳教會的縮寫,原用了裝飾派藝術的設計。在正門上方,刻有一句拉丁文,取自若望福音:“主啊!你所愛的病了!”。
小教堂的正祭台位於大殿盡頭的半圓室。半圓室外圍是一條通道/走廊(亦稱作“迴廊”),可通往外面的平台。大殿兩側設有主道拱廊和側廊。一樓設有祈禱室和室外走廊。小教堂內仍保存着原有的地磚。 [4] 
小教堂正祭台左面有一塊石碑紀念首任院長白德禮神父,上面刻有取自箴言的拉丁文:“善心的人,必得上主喜悦”。
伯大尼修院的地窖曾經儲存不少法國入口的餐酒。復修工程後,地下的酒窖改建成博物館,介紹伯大尼修院和巴黎外方傳教會在亞洲過去三個世紀的傳教歷史 。 [5] 

伯大尼修院歷史文化

香港市花洋紫荊最先是由傳道會神父在摩星嶺附近發現的。當時,神父按照18世紀的傳統習慣,在傳道地區採集奇花異卉,然後在自己的花園中種植。神父折取罕有的洋紫荊作樣本,把折枝種在伯大尼修院的花園中。其後,神父向香港動植物公園及廣東天主教堂贈送更多洋紫荊折枝。時至今日,洋紫荊樹遍植區內,而紫色洋紫荊花亦自1965年起成為香港的市花。 [4] 
伯大尼修院外觀 伯大尼修院外觀

伯大尼修院文物價值

伯大尼修院是香港現存三幢法國外方傳道會戰前建築物之一,其餘兩幢與傳道會有關連的戰前歷史建築物,即中環炮台裏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和薄扶林納匝肋修院(現為大學堂),均已被宣佈為法定古蹟。這三幢與教會歷史相關的建築物組成一個獨特的歷史建築羣,勾劃出法國外方傳道會在香港的歷史及其在東亞地區進行的傳道工作。
伯大尼修院不僅是傳道會在東亞地區首間為照顧傳教士的身體健康而設的療養院,而且與香港司帳處和納匝肋修院一併成為傳道會在中國以至東亞地區其他國家傳道工作的重要地點。 [4] 

伯大尼修院文物保護

1981年,伯大尼修院成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5] 
彩繪玻璃 彩繪玻璃
2003年至2006年間,伯大尼修院進行改建及加建工程,以改變現有用途,把療養院改建為香港演藝學院第二校舍。然而,通過工程籌劃小組的努力和改建項目周全和諧的設計,修院的文物價值並無降低。1961年加建的平屋頂已經拆除,並以雙層玻璃嵌板重建原來的人字形屋頂。該處重新用作多功能活動室,現稱包玉剛禮堂。伯大尼修院部分文物特色得到保存修復(例如壁爐及傳教會的標誌);一些獲保留的文物在建築物地下室的“法國巴黎銀行伯大尼博物館”中重置和展出 。
1975年伯大尼修院出售後,小教堂內原有的19面彩繪玻璃窗和祭台周圍樑託上的十二門徒雕像,全部下落不明。在工程籌劃小組的努力下,經過3年的搜索終於成功找到其中9面原有的彩繪玻璃窗,並重新安裝在小教堂內。其餘的彩繪玻璃窗,則在菲律賓參照小教堂的舊照片複製而成。此外,小組尋回4座十二門徒雕像(分別為聖馬太、聖多馬、聖保羅及聖彼得),並以矽膠模塑技術製造複製品,重新安放在小教堂原來的位置上。小組亦尋回小教堂其他原有裝置,如祭台和巨型的教堂大門。
2008年,香港演藝學院為伯大尼修院進行的修復和改建工程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的榮譽獎。 [4] 
2009年12月18日,伯大尼修院被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3] 
2013年11月22日,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伯大尼修院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2] 
香港演藝學院伯大尼古蹟校園 香港演藝學院伯大尼古蹟校園

伯大尼修院旅遊信息

地址
路線指南 路線指南
伯大尼修院位於香港薄扶林道139號 [1] 
交通
駕駛人士請沿中華廚藝學院路標前進,通過中華廚藝學院的道路入口進入香港演藝學院伯大尼校園。
香港巴士路線:4、4X、7、A10、30X、37B、40、40M、71、90B、91、970、970X、973
香港專線小巴路線:22、22S、22X、23、23M、31
由於伯大尼只有極少量車位,參觀人士請儘量乘搭的士或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伯大尼。附近的置富花園設有室內公眾停車場,步行至伯大尼約10分鐘路程。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