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休閒垂釣

(一種休閒娛樂活動)

鎖定
休閒垂釣是人們幸福指數的另一個體現,是陶冶情操、增進家庭、社會和睦、休閒放鬆的健身運動方式。 [1] 
中文名
休閒垂釣
活動類型
健身運動
爭議
2021年3月29日,農業農村部舉行了新聞發佈會,介紹“中國漁政亮劍”漁政執法工作有關情況。會上,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時表示:休閒垂釣本來是一個休閒娛樂活動,我們國家有很多的釣魚愛好者。傳統的休閒垂釣應該講對漁業資源的損害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我們長江的十年禁漁令,禁的是生產性捕撈。但是現在有些地方出現了使用爆炸鈎、串鈎、可視錨釣等破壞性漁具,還有一人多杆、一線多鈎、多線多鈎等不規範的垂釣行為,這就跟禁漁令就有悖了。對這個問題我們部裏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很多地方政府也在陸續出台一些規定進行規範。主要的做法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劃定垂釣區域,明確要綜合考慮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和公眾休閒垂釣需求。在保護區要禁止垂釣,在長江和重要支流乾流以及鄱陽湖、洞庭湖等大型通江湖泊要嚴格控制垂釣,在其他水域要科學的劃定禁釣區和允許垂釣區。二是規範釣具釣法。要求各地根據實際制定準用的釣具目錄,限制釣具的數量,嚴格禁止使用嚴重破壞水生生物資源的釣具、釣法及各類探魚設備、視頻輔助裝置,禁止使用船艇、排筏等水上漂浮物進行垂釣。三是規範餌料的類型。禁止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釣餌、窩料和添加劑,以及魚蝦類活體水生生物餌料,防止釣魚餌料污染水體。四是規範釣獲物的處置。嚴格禁止釣獲物買賣交易,有交易行為的視同非法捕撈,確保垂釣迴歸到休閒娛樂的定位。五是明確垂釣時間。根據地方的漁情、水情制定禁止垂釣期,避讓水生生物的繁殖、洄游等生活史關鍵的階段,避免對水生生物資源造成破壞。近期,我部組織“中國漁政亮劍2021”系列專項執法行動,要求各地堅決打擊利用垂釣變相進行捕撈生產的行為。同時,加快推進《漁業法》《長江水生生物保護管理規定》等制修訂,積極推動各地制定垂釣管理辦法,將休閒性、娛樂性的垂釣行為納入監管範疇,堅決把生產性、破壞性的垂釣行為阻擋在法律門外,切實維護禁漁秩序,保護水域生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