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伏俟城遺址

鎖定
伏俟城遺址,俗名鐵卡加古城,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石乃亥鄉鐵卜加村,是古代連接東西交通的重鎮,是北朝至隋唐時期的古城遺址。伏俟”為鮮卑語,漢意“王者之城”。 [2] 
伏俟城遺址由內城、外城及外城以外遺蹟組成,遺址保存較完整,出土文物豐富。伏俟城遺址形制特殊,地理位置重要,對研究吐谷渾族與中原漢族的文化聯繫及吐谷渾族的歷史,有着重要的意義。 [2]  [4] 
2019年10月7日,伏俟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位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伏俟城遺址
地理位置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石乃亥鄉鐵卜加村
所處時代
北朝至隋唐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8-0153-1-153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伏俟城遺址歷史沿革

伏俟古城遺址 伏俟古城遺址
伏俟城,為北魏時代的吐谷渾王伏連籌所建,距今約有1400多年曆史。北魏朝廷封伏連籌為徵西將軍,西海郡開國公,並在此建築城池。東魏興和二年(540年),伏連籌之子誇呂在此建立起青海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國─吐谷渾王國,定伏俟城為都城。史書上有着這樣的記載:“誇呂立,始自號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三里,雖有城廓而不居。” [2]  [6] 
1960年6月下旬,於青海湖的西岸布哈河下游谷地南側發現了一座古城遺址,即伏俟城遺址。 [5] 
1981年,青海考古工作者對環青海湖的古代城堡進行考古調查,認為鐵卜恰古城遺址就是伏俟城。 [7] 
2018年7~9月、2020年7~8月,為配合絲綢之路南亞廊道青海段的申遺工作,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考古隊對伏俟城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鑽探調查。 [3-4] 

伏俟城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伏俟城遺址位置圖 伏俟城遺址位置圖
伏俟城遺址,位於布哈河南岸,南距石乃亥鄉駐地約2.5千米,東距青海湖邊約7.5千米,古城分內外兩城,內城東西約200米、南北約200米。2018年、2020年,通過挖掘釐清了內城城內建築佈局,發現並確定了外城北牆和城門,在外城南部發現房址和灰坑,並在外城以外的東、北、西三面發現城址4座,夯土高台5座,人工堆築高台1座,居住址1處,採集了大量屬於吐谷渾的瓦片和陶片。 [2-3]  [5] 
內城
伏俟城遺址 伏俟城遺址
伏俟城內城平面呈方形,四面城牆保存大致完好,邊長228~260米,城牆現存高度5.9~6.7米,四面牆基寬度14~18米。東牆中部開有一門,門道寬5.6米,門外凸出曲尺形墩台。城內建築以橫貫東門的軸線為中心分為三組,略呈“凹”形分佈,東西向排列布局。東面兩組對稱分佈於城內南北兩側,前部一道橫牆將其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一組位於內城中部靠西牆處,平面略呈方形,四面有夯築垣牆,東牆、南牆各開一門。內城西南現存一夯土(高)台,夯台最高3.3米,夯層斷面清晰,厚9~12釐米,內雜有小石子。 [2-3]  [5] 
外城
伏俟城遺址 伏俟城遺址
外城大致呈南北向長方形,東西1442~1600米,南北1960~2200米,總面積約3.29平方千米。南牆保存基本完整,西牆南段和北段、北牆西段、東牆南段保存較好,西北角地面殘存近1米高度,東北角由於河流沖刷原因,鑽探未發現。外城東面有南北向平行並列的兩道牆體,間距363~454米,牆上均發現有門址。牆體寬3~4米,微夯或未經夯築,有的牆體上鋪砌有石子層。牆外有寬3米左右的壕溝,壕溝內鑽探發現有木炭、紅燒土及動物骨骼等。在外城靠近南牆內中部位置發現數處房址和灰坑,探孔內發現有黑色灰燼及動物骨骼。在外城東牆中部內側發現夯台1座(外城東牆中部夯台)。 [3]  [5] 
外城以外遺蹟
外城以外區域發現11處遺蹟點,其中東部及東北部發現城址3座,夯台1座,居址區1處;北部發現夯台1座,人工堆築高台1座;西部及西北部發現城址1座,夯台3座。
城址,4座,其中東部2座(命名為東部南城和東部北城)、東北部1座(命名為東北小城)、西北部1座(命名為西北部小城)。東部南城和東部北城位於外城東牆中部以外約1200米處,南北排列,間距226~234米,城外均開挖有壕溝,地面採集有大量繩紋板瓦、筒瓦以及陶器殘片。東部南城四面牆體地面略有存留,邊長110~138米,東牆中部開一門,門寬13米;城內中部偏西有一夯台,夯台上及周圍發現大量繩紋瓦片,在夯台上採集到一塊外飾細繩紋的花邊形(波浪紋)板瓦。城外壕溝寬7~8米,深2~2.5米。城外東北75米處有一長30、寬10米的土丘,鑽探為一曲尺形夯土建築基址。東部北城城牆邊長207~254米,東、西、南三面城牆基本完好,北牆僅有西北角長28.4米的一段夯牆,其餘部分鑽探為純淨的沙層,大致呈圓弧形,推測此段臨水。東部北城西牆中部開一門,門寬10米,牆內兩側有曲尺形夯土建築,探孔內發現大量木炭、燒土及動物骨骼殘骸。東牆中部也有一門,門寬11.5米。城內中部偏西有一長40、寬18米的夯台,現存高度2.6米,斷面夯層清晰。城牆外壕溝寬18米,深2.6米,壕溝內有多層淤土,包含木炭、動物骨骼及折線紋陶片。東部北城南部50米處有一長60米的東西向長條形土丘,鑽探發現有木炭等包含物,未見夯土。東北小城,位於外城東北約580米處,邊長52~54米,城內中心有一邊長10~14米的夯台;東牆中部開一門,門寬4米。西北部小城位於外城西牆外約360米處,城牆邊長約70米,城內有一邊長5~6米的夯土建築。
夯台及人工堆築高台,在外城東北、北部、西北和西部共發現夯土高台5座,人工堆築高台1座。東北夯台,位於東北小城北部130米處,現高2.3米,中心有小面積的夯土,周圍地層堆積較為豐富,探孔中發現大量木炭、燒土、動物骨骼等。外城北牆外160~180米處發現1座夯台(北部西夯台)和1座人工堆築高台(北部東台),東西向分佈,間距150米,地面均凸起橢圓形土丘。西夯台鑽探有夯土,平面呈曲尺形,探孔內含有木炭、燒土、動物骨骼等。北部東台最高1.4米,黃褐色堆土比較純淨,未發現明顯夯築跡象,其中發現少量木炭屑。外城西北牆外250~310米處發現夯台兩座(西北角西夯台、西北角東夯台),地面均有隆起的土丘,間距約125米。西北角西夯台為邊長17×35米、最高2米的高台;西北角東夯台範圍為42×50米,最高1.5米。鑽探均發現有曲尺形夯土建築,探孔內包含木炭、燒土、動物骨骼等,兩座夯台間還發現有路土,可能是一條通向外城的通道。西部夯台位於外城西牆外700米處,其範圍東西48米、南北32米、最高1.8米,夯台以黃色土為主,較為純淨,輕微夯築,探孔見木炭、燒土、動物骨骼。
居址區,1處,位於外城東北約680米處,分佈範圍東西約340米,南北約220米,地面呈沙丘狀隆起,綠草豐茂,其中發現平面呈方形或長方形的居住面7處,小者邊長7米,大者邊長18米。 [3-4] 
遺蹟年代
城址、壕溝、夯台、居址出土的瓦片、陶片大致相同,基本屬於同一時期。而東部兩座城址發現的瓦片同伏俟城內城的瓦片大致相同而略顯粗糙,城內建築佈局和城門的方向也基本相似,初步推斷外城外面這些遺蹟同伏俟城內城及外城南牆屬於同一時期。伏俟城內城東北角和夯台、外城南牆F1內探孔採集的木炭和動物骨骼標本經測年為426~657年,屬北朝至隋唐時期。東部南城夯台上發現的一塊邊緣飾波浪紋的板瓦同北魏洛陽城出土的板瓦較為相似,甘肅省清水縣北魏白土崖古城也發現類似的板瓦。東部北城發現的頸部帶凸稜的盤口壺屬於北朝晚期至隋代的遺物。
伏俟城外圍遺蹟點年代同內、外城大致相當,為北朝至隋和初唐時期,屬於吐谷渾伏俟城周圍的附屬建築。伏俟城內城東門內1.2米深度處採集木炭標本測年為973~1049年,屬於北宋時期,可知宋代對伏俟城進行了重新利用和改建。 [3]  [5]  [4] 

伏俟城遺址文物遺存

伏俟城遺址出土的馬鞍飾品 伏俟城遺址出土的馬鞍飾品
伏俟城遺址內城西北角的兩個盜洞內發現大量瓦片,分板瓦和筒瓦兩種。瓦大多有紋飾,板瓦外面紋飾有繩紋、折線(葉脈)紋、四葉紋、麻點紋等,瓦內面多飾麻點紋;筒瓦外多飾繩紋和折線紋,內面飾麻點紋。個別板瓦、筒瓦外面有模印或刻寫的“兲”字,可能是“天王”二字的合體。 [3] 
伏俟城遺址外城出土繩紋瓦片及陶罐、盤口壺等器物殘片。 [3] 
板瓦 板瓦
伏俟城遺址外城東北小城地面採集到大量陶片和寬扁形器耳殘塊,陶片紋飾有繩紋、折線紋、水波紋等。居址區鑽探發現木炭、燒土、陶片、動物骨骼等,採集陶片以泥質灰陶居多,有少量泥質紅陶和夾砂褐陶,紋飾以繩紋和折線紋為主。 [3] 

伏俟城遺址歷史文化

吐谷渾
吐谷渾王國 吐谷渾王國
吐谷渾慕容鮮卑的一支,最初活動於中國東北地區。西晉永嘉時,其首領吐谷渾率眾徙於隴右袍罕(今甘肅臨夏)甘松地帶,進而佔領四零以西(今青海湖以西),西極白蘭(今青海柴達木盆地以南)數千裏,並以吐谷渾為氏,成為部落的名稱。其活動範圍包括今青海海南、海西和果洛北部一帶,而靠近東部農業地帶、自然條件較好的海南北部、海西東部是其重要的根據地,很多重要的軍事活動都在這一帶進行。 [2] 

伏俟城遺址研究價值

伏俟城遺址的發掘填補了伏俟城佈局大量的空白點,對於吐谷渾伏俟城的保護、規劃和研究提供了科學的基礎資料,也為絲綢之路南亞廊道青海段申遺工作確立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支撐點。 [2-3]  [5] 

伏俟城遺址保護措施

1986年,伏俟城遺址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公佈位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2019年10月7日,伏俟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位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伏俟城遺址旅遊信息

伏俟城遺址地理位置

伏俟城遺址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石乃亥鄉鐵卜加村。

伏俟城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石乃亥鄉人民政府開車前往伏俟城遺址,路程約6.2千米,用時約10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