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伍特公

鎖定
《古蘭經》古漢語翻譯者之一。字正鈞。回族。上海市人。他出身貧寒,從小努力求學。在求學期間受到民主革新思想的影響,曾經參加過愛國運動;同時,他廣泛閲讀伊斯蘭教經典著作
中文名
伍特公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回族
職    業
中國穆斯林學者

伍特公人物簡介

漢譯《古蘭經》第一章詳解 漢譯《古蘭經》第一章詳解
伍特公,現代中國穆斯林學者、著名新聞工作者、社會活動家。
漢譯《古蘭經》第一章詳解 漢譯《古蘭經》第一章詳解

伍特公個人經歷

1901年就讀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研讀章太炎著作,深受其民主革新思想影響。曾參加蔡元培、章太炎主持的該校學生的愛國學社活動。1905年入復旦公學(復旦大學前身)深造,並廣泛研讀伊斯蘭教經籍著作。1907年起,在上海《申報》任英文譯員,接觸大量外國伊斯蘭學術文化活動的消息、資料和論文,並進行整理研究。1911年5月,為響應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同沙善餘發起組織“上海清真商團”。同年10月,武昌起義,同沙善餘率商團積極參與11月3日的上海全市起義,在政治上影響很大。1912年,伍應聘兼任路透社駐上海分社英文譯員。1926年,在上海中國回教學會協同哈德成、沙善餘翻譯《古蘭經》,並參照巴基斯坦穆罕默德·阿里的英譯本《古蘭經》加以修飾、潤色,譯成3卷,在回教學會月刊發表,其他各卷的譯稿現珍藏上海市伊斯蘭教協會。他主張,《古蘭經》洵屬皇皇天經,應以古漢語譯出,以昭鄭重,且強調,譯文要力求忠實於原文。他於1933年任中國回民教育促進會委員,1939年任《申報》總主筆,並在該報不斷髮表社論和文章,抨擊日本侵華罪行和日偽政權,遭到日偽明令通緝。他熱心回民文化教育工作,曾任上海回民創辦的敦化小學董事長,並在上海伊斯蘭師範學校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華東行政委員會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回民文化協進會委員等職。伍特公愛國愛教,具有堅貞的民族氣節。他對中國伊斯蘭教和世界伊斯蘭教的歷史、文化都有一定的造詣,在中國穆斯林學界頗有聲望。歷任上海市民政局民族辦公室副主任、上海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政治法律委員會委員等職,市一、二、三屆人民代表。
伍特公 伍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