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伍漢霖

(上海海洋大學教授、魚類學家)

鎖定
伍漢霖,是上海海洋大學教授、魚類學家。
中文名
伍漢霖
出生日期
1934年
畢業院校
上海海洋大學
代表作品
《拉漢世界魚類名典》
職    稱
教授

伍漢霖人物生平

伍漢霖 ,1956年畢業於上海水產學院(現上海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專業。半個多世紀以來,他一直堅持從事魚類分類學和形態學的研究工作,尤以研究蝦虎魚類、有毒魚類和藥用魚類著稱,是國內知名的魚類研究權威專家。
解放前,囿於國力衰弱,國內魚類研究進展非常緩慢,許多國產魚種都被外國人搶先命了名。當時的伍漢霖對此非常揪心,也立下志向:“‘魚類王國’的研究和命名工作,應有我們國家的一席之地。”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教學與科研生涯中,伍漢霖一直秉承這一志向。他與其他科研人員先後命名小眼真鯊、廣東鰩、長吻六鰓魟、短尾蛇鰻、褐毛鱨、中華胡椒鯛、中華沙塘鱧、伍氏擬髯蝦虎魚、大青彈塗魚等新種,為魚類冠以中國名。
為了解東海及其他海域魚類資源,他參加了由著名魚類學家朱元鼎主編的《東海魚類志》和《中國石首魚類分類系統的研究和新屬新種的敍述》的魚類採集和編寫,參加了當時全國海洋魚類區系的調查研究和編寫工作。
20世紀80年代初,伍漢霖(中) 20世紀80年代初,伍漢霖(中)
為了完成中國蝦虎魚類的研究,伍漢霖又花了20年的時間,在西沙羣島、台灣等全國各地區採集標本。1989年中國記載的蝦虎魚種類不到100種,2008年圖書出版時經伍漢霖整理已增加到307種。1978年,伍漢霖根據多年的積累和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與同事合作編寫了《中國有毒魚類和藥用魚類》一書。這是中國第一部全面系統介紹250餘種有毒和藥用魚類的專著,出版後引起魚類學家的廣泛關注,成為水產、醫藥和衞生部門的重要參考文獻。該書也受到日本魚類學家推崇,東京大學和長崎大學有關教授花了近10年時間翻譯該書,於1999年通過日本恆星社厚生閣出版日文版。
20世紀80年代初,伍漢霖(中)與朱元鼎教授(左)、孟慶聞教授(右)。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伍漢霖參加了西沙羣島的魚類區系調查採集、海南島和廣東省的淡水魚類資源調查研究工作,共同編寫和出版了《南海諸島海域魚類志》《海南島淡水及河口魚類志》和《廣東淡水魚類志》。
1999年,由伍漢霖擔綱和台灣魚類學家合著《拉漢世界魚類名典》,由台灣的水產出版社出版。這部海峽兩岸三地規模最大的一部魚類名典,共收錄了全球截至1999年5月所有有效魚類26000多種魚名,為海峽兩岸魚類名稱的統一,為全球華人魚類中文名稱的統一,邁出了重要一步。

伍漢霖個人著作

伍漢霖先生著作有《拉漢世界魚類名典》《中國有毒魚類和藥用魚類》《海南島淡水及河口魚類志》《廣東淡水魚類志》《辭海(全部魚類條目)》《中國脊椎動物大全》《中國有毒和藥用魚類新志》《中國海洋及河口魚類系統檢索》等 [1-2] 

伍漢霖主要成就

2021年,伍漢霖和其弟子主編的《中國海洋及河口魚類系統檢索》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發行,大陸、台灣、香港的14位權威學者參與編寫,全書287.5萬字,盤點了中國的3711種海洋及河口魚類,該書基本摸清了中國海洋及河口魚類的譜系,是我國魚類系統分類史上新的里程碑,對全面瞭解和可持續利用我國海洋及河口魚類資源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