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麗莎白·亨利埃特

鎖定
黑森-卡塞爾的伊麗莎白·亨利埃特公主(Elisabeth Henriette;1661年11月8日-1683年6月27日),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之妻。 [1] 
1679年8月23日,伊麗莎白·亨利埃特與表兄、後來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波茨坦結婚,腓特烈是勃蘭登堡選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與奧蘭治-拿騷的路易絲·亨利埃特公主的兒子。兩人在婚後育有一女路易絲·多羅特婭·索菲。1683年6月27日,伊麗莎白·亨利埃特因天花在施普雷河畔的科爾恩去世,享年21歲。 [1] 
中文名
伊麗莎白·亨利埃特
外文名
Elisabeth Henriette
出生日期
1661年11月8日
逝世日期
1683年6月27日
伊麗莎白·亨利埃特於1661年11月8日出生在卡塞爾,她是黑森-卡塞爾領地伯爵威廉六世與勃蘭登堡的黑德維希·索菲(勃蘭登堡選帝侯格奧爾格·威廉之女)的小女兒。 [1]  伊麗莎白·亨利埃特自幼與表兄、勃蘭登堡的弗里德里希王子相識相愛,1673年,12歲的伊麗莎白·亨利埃特和16歲的弗里德里希偷偷訂婚。弗里德里希的父親勃蘭登堡選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起初可能並不重視即將其次子的婚姻,尤其是他與體弱多病的兒子的關係一直不和,即使在繼承人卡爾·埃米爾去世後也沒有改變。然而,當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的妹妹、寡居的波蘭王后埃萊奧諾雷·瑪麗亞·約瑟法成為可能的新娘人選時,弗里德里希和他的姑母黑德維希·索菲都堅持了婚約,並在伊麗莎白·亨利埃特確認婚約後公佈於眾。 [2] 
1678年4月,黑德維希·索菲帶着女兒前往柏林。然而,由於軍事事件以及奈梅亨條約正在進行的和平談判,婚禮推遲了一年多。柏林宮慶祝活動的極度簡樸也是出於剛剛結束的戰爭所造成的巨大損失,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選帝侯缺乏誠意。這對年輕夫婦住進了弗里德里希從1677年開始重建和改建的科盆尼科堡宮。兩人婚後唯一的孩子,女兒路易絲·多羅特婭·索菲於1680年秋天在這裏出生,並於1700年嫁給了她在卡塞爾的表兄弗里德里希——後來的瑞典國王弗雷德裏克一世。1682年,伊麗莎白·亨利埃特流產或假孕,使生下王位繼承人的希望破滅了。第二年,她再次懷孕,但因天花在1683年6月27日去世,被埋葬在柏林大教堂裏。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