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貝母

(百合科貝母屬植物)

鎖定
伊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是為百合科,貝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長可達60釐米。鱗莖由鱗片組成,鱗片上端延伸為長的膜質物,鱗莖皮較厚。葉通常散生,有時近對生或近輪生,花淡黃色,內有暗紅色斑點,苞片先端不捲曲;花被片匙狀矩圓形,花葯近基着,蒴花絲無乳突;蒴果稜上有寬翅。5月開花。
分佈於中國新疆西北部。也分佈於蘇聯中亞地區。生於海拔1300-1780米的林下或草坡上。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伊貝母
拉丁學名
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百合目
百合科
貝母屬
伊貝母
命名者及年代
Schrenk,1842
保護級別
易危(IUCN標準)

伊貝母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鱗莖深埋土中,外有鱗莖皮, [2]  鱗莖由2枚鱗片組成,直徑1.5-3-5釐米,鱗片上端延伸為長的膜質物,鱗莖皮較厚。植株長30-60釐米。 [8] 
伊貝母-原植物
葉通常散生,有時近對生或近輪生,但最下面的決非真正的對生或輪生,從下向上由狹卵形至披針形,長5-12釐米,寬1-3釐米,先端不捲曲。
花1-4朵,淡黃色,內有暗紅色斑點,每花有1-2(-3)枚葉狀苞片,苞片先端不捲曲;花被片匙狀矩圓形,長3.7-4.5釐米,寬1.2-1.6釐米,外三片明顯寬於內三片,蜜腺窩在背面明顯凸出;雄蕊長約為花被片的2/3,花葯近基着,蒴花絲無乳突;柱頭裂片長約2毫米。
蒴果稜上有寬翅。花期5月。 [3] 

伊貝母近種區別

伊貝母
平貝母
川貝母
花1-4朵,淡黃色,內有暗紅色斑點,每花有1-2(-3)枚葉狀苞片,苞片先端不捲曲。
花1-3朵,紫色而具黃色小方格,頂端的花具4-6枚葉狀苞片,苞片先端強烈捲曲。
花通常單朵,極少2-3朵,紫色至黃綠色,通常有小方格,少數僅具斑點或條紋。
分佈於中國新疆西北部。也分佈於俄羅斯中亞地區。
分佈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也分佈於俄羅斯遠東地區。
分佈於中國西藏、雲南、四川、甘肅、青海、寧夏、陝西和山西。也分佈於尼泊爾。
伊貝母 伊貝母
平貝母 平貝母
川貝母 川貝母

伊貝母生長環境

分佈於中國新疆西北部(伊寧、綏定、霍城)。也分佈於蘇聯中亞地區。生於海拔1300-1780米的林下或草坡上。 [3]  伊貝母耐嚴寒,適生在田間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山區、丘陵、沙灘、鹽鹼地。 [4] 

伊貝母繁殖方法

繁殖伊貝母法有兩種:即種子播種和小鱗莖分植。多采用種子育苗,即頭年秋天農曆寒露前播種,第二年大暑後移栽(鱗莖分植),移栽後在大田生長兩年即可收穫。 [4] 

伊貝母栽培技術

伊貝母
伊貝母(10張)
畝用種子4公斤(可移栽4畝左右大田)。在寒露沒封凍前播種,畦寬1.5米,長度不限。播種時先在整好的畦內,挖取3釐米厚表土放在畦邊地梗上,把畦底耙平踩實。用温水浸泡一晝夜,撈出後用手反覆搓去種子上的粘液,在陰涼處晾乾後(以抓起來不沾手為標準)均勻撤在畦內,撒時可摻一些幹爐灰或細砂土,最後把埂上堆積的表土再薄薄覆人畦內,耙平,踩實,上面援蓋秸杆、稻草(起間隔作用),秸杆、稻草上再加一層厚土,封凍前上一次水,待第二年清明前後,把畦上覆蓋的表土、稻草和秸杆清除出去,幼苗出齊後澆一遍水。
伊貝母藥用部分為地下鱗莖,種殖時也可用第二年的小鱗莖。鱗莖為卵圓型,由兩個肥厚的鱗片對合心芽而成。移栽時間可在7月地面上莖葉枯萎後進行。移栽大田也要作畦,平整畦牀,畝施農家肥4000-5000公斤,以馬糞、羊糞、雞糞為佳。化肥可施10公斤磷酸二按,或50公斤礴肥做底肥,行距13-15釐米,開溝6-7釐米。株距6-7釐米,將苗牀上的鱗莖挖出後,大小分級播種,芽嘴向上均勻擺在溝內,大鱗莖株距7釐米,小鱗莖適當密點,約5-6釐米,移栽後上面覆蓋糞肥5-6釐米,耙平、踩實。
育苗和移栽的伊貝母,當年雖不見出苗,但要保持畦內乾淨,見雜草就除。除草時最好用手拔,避免鋤時傷根。鱗莖移栽後在當年和第二年越冬前畦面覆蓋羊糞、馬糞,既可越冬保墒防寒,又可補充土坡養分。切忌追施化學肥料,若實在無農家肥,可葉面噴灑磷酸二氫鉀。視幹早情況適時澆水。 [4] 

伊貝母主要價值

藥用:伊貝母的鱗莖。 [5] 
性味:味苦、甘;性微寒。歸肺經。 [5]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散結。主肺熱咳嗽;痰粘胸悶;勞嗽咯血;瘰癧;癰腫。 [5]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克。 [5] 
注意:反烏頭。 [5] 

伊貝母病蟲防治

以防治地老虎為主,可在行間開溝撒藥進行除治。 [4] 

伊貝母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VU)。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