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裏·特恩卡

鎖定
伊裏·特恩卡 Jiri Trnka(1912年2月24日 ~ 1969年12月30日)1912年出生於奧匈帝國Pilsen(現捷克Plzen)。如同許多東歐的動畫家,他的作品在歌頌國家文化,特別是民俗風情時,也隱約地對當下的政治情勢提出評論。
中文名
伊裏·特恩卡
外文名
Jiri Trnka
出生日期
1912年2月24日
逝世日期
1969年12月30日
職    業
導演
主要成就
第1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技術大獎

伊裏·特恩卡作品介紹

伊裏·特恩卡導演作品

1965年《手》
1964年《Archandel Gabriel a paní Husa》
1962年《電子頭腦老太太》
1959年《仲夏夜之夢》
1955年《好兵帥克》
1953年《Old Czech Legends
1953年《Dva mrazíci
1951年《The Golden Fish》
1950年《Bajaja》
1949年《Story of the Bass Cello》
1949年《Song of the Prairie》
1949年《國王的夜鶯
1946年《The Chimney Sweep》
1946年《人類與動物》

伊裏·特恩卡編劇作品

1975年《O té velké mlze》
1965年《手》
1964年《Archandel Gabriel a paní Husa》
1959年《仲夏夜之夢》
1953年《Old Czech Legends》
1950年《Bajaja》
1949年《國王的夜鶯》
1946年《The Chimney Sweep》
1946年《人類與動物》

伊裏·特恩卡美術設計

1954年《揚·胡斯》
1945年《A Drop Too Much》
1950年《Bajaja》
1949年《國王的夜鶯》
1946年《The Chimney Sweep》

伊裏·特恩卡剪輯作品

1949年《國王的夜鶯》

伊裏·特恩卡服裝設計

1957年《反對一切》
1957年《揚·傑式卡》
1954年《揚·胡斯》 [1] 

伊裏·特恩卡獲獎記錄

戛納國際電影節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英國電影學院獎

伊裏·特恩卡風格特點

他製作的偶可愛而細緻,場景與服裝也一樣精細而美麗。而且他開始注意到偶動畫與偶劇場的不同處,不再讓片中的偶有可以眨巴眨巴動的眼睛和嘴巴,而是利用鏡頭與燈光來轉換氣氛。他同時也是個説故事高手,他很早便體認到“故事線”對偶動畫的重要,不管是改編或是自創,他讓原本無生命的木偶成為可愛可親的角色,栩栩如生地表演出一個個精彩動人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被指派成立捷克國家電影動畫部門,十年間幾乎所有捷克的偶動畫作品都出自他旗下的工作室。他只活到五十八歲(因心臟病卒於1969年12月30日,布拉格),靠着幾部動畫作品,迅速地使奎基電影公司揚名。像是1959年改編自莎士比亞名作的長篇動畫《仲夏夜之夢》(Sen noci svatojanske)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1965年,Jirí Trnka執導了他最後一部影片,對藝術家在一個壓抑社會中的處境作出清晰陳述。這部《手》(Ruka)只有兩個“演員”:一個小木偶,人的一隻大手。片中小木偶代表着藝術家,他打扮老派,看上去是個鄉村藝人,正全神貫注製作黏土罐,這時一隻手闖入,逼迫藝人照他自己做一個英雄雕像出來,藝人斷然拒絕,於是大手將店鋪毀掉。當藝人修復了鋪子後,大手再次出現,重複上次的要求。藝人被逼無奈,只好應承,但進度緩慢。後來又有一隻女人的手前來拜訪藝人,最後藝人發現自己被囚禁,只是一個牽線木偶的現實。電影結束時,傀儡——藝術家被折磨得病死,象徵權力的大手“衣冠楚楚”地又一次出現,給藝人小小的棺材上蓋上體現榮譽的勳章,讚頌他“為國操勞而死”。

伊裏·特恩卡評價

Jirí Trnka融會運用了數十年功底的電影、木偶戲來表達反獨裁的主題,沒有比這更恰當的藝術形式,結果這部深刻感人的短片令當權者惱羞成怒。在捷共第一書記亞歷山大·杜布切克領導下,“布拉格之春”的到來,加上唐卡的多病之軀,使他沒有遭受當局過多的迫害。但《手》之後,他停止了創作。
[3-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