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薩科夫斯基

鎖定
米哈依爾·瓦西裏耶維奇·伊薩科夫斯基(俄語: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Исако́вский,1900.1.19-1973.7.20)
蘇聯俄羅斯詩人,情歌《喀秋莎》和《紅梅花兒開》的作詞者。出生在斯摩稜斯克州一個貧苦家庭。對十月革命前俄羅斯農民的窮困有切身的體會和感受。他從小喜歡俄羅斯大詩人普希金涅克拉索夫、柯爾卓夫和尼基丁的詩。在小學畢業考試中,他朗頌了自己寫的兩首詩——《聖徒》和《萊蒙托夫》,在場的老師、神甫和地方官員們連聲誇獎,不得不對這個窮孩子刮目相看。他14歲時寫的《士兵的請求》一詩,由一位老師投到莫斯科的《處女地報》發表,再一次顯示了他寫詩的天賦。
中文名
米哈依爾·瓦西裏耶維奇·伊薩科夫斯基
外文名
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Исако́вский
國    籍
俄羅斯
出生日期
1900年1月19日
逝世日期
1973年7月20日
職    業
蘇聯俄羅斯詩人
主要成就
戰歌《喀秋莎》和情歌《紅梅花兒開》的作詞者
出生地
斯摩稜斯克州
代表作品
《麥秸中的電線》《沿着時代的階梯》

伊薩科夫斯基履歷

1917年秋,伊薩科夫斯基參加工作,當過小學老師。1918年加入共產黨。1919年,在葉利尼亞縣報社做編輯。自1921年起,在斯摩稜斯克的《工人之路報》編輯部工作了十年,1931年調到莫斯科的《集體農莊莊員》雜誌任編輯,後因眼疾日益嚴重,迫不得已離開編輯部。之後,全身心投入詩歌創作。1921年出版第一本詩集——《沿着時代的階梯》,以後陸續出了《麥秸中的電線》、《外省》、《離去之詩》、《種田能手》等詩集。他將詩集《麥秸中的電線》(1927)看成是自己詩歌創作的開端。該書曾受到大文豪高爾基的稱讚:“該書作者正確理解現時生活的基本方向,語言樸素自然,感情真實。”衞國戰爭時期,他的許多膾炙人口的抒情詩被作曲家譜成歌曲,廣為傳唱。他的作品繼承了涅克拉索夫的詩歌傳統,開創了反映蘇維埃時代農村生活和農民內心世界的抒情詩的新階段。1943年,由於《有誰知道他》、《卡秋莎》、《送別》等歌詞的出色成就,獲斯大林獎金。1949年,由於以保衞和平、建設共產主義為題材的抒情詩集《詩與歌》,再次獲斯大林獎金。1969年完成自傳《在葉爾尼亞土地上》。晚年曾翻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民族的古典詩歌。1973年7月20日病逝於莫斯科。葬在新聖女公墓。他曾四次獲得列寧勳章及社會主義勞動英雄“鐮刀錘子”金星獎章,兩次獲得勞動紅旗勳章,獲得一枚榮譽勳章。1970年被授予蘇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

伊薩科夫斯基創作經過

伊薩科夫斯基墓碑半身雕像 伊薩科夫斯基墓碑半身雕像
《喀秋莎》是伊薩科夫斯基和著名作曲家布蘭捷爾1938年聯手打造的傑作。這是一首愛情歌曲,描寫一個年輕的姑娘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唱着一曲美妙的歌兒,來到晨霧飄浮的河邊,想念着她心愛的人兒——遠方的戰士……“喀秋莎”是俄羅斯常見女孩名字的愛稱。
《喀秋莎》的創作過程非常有趣。據伊薩科夫斯基和他的朋友雷日科夫兩人回憶:1938年初,詩人開始創作《喀秋莎》,寫到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唱歌時“卡殼”了,他不知道該怎樣寫下去,結果只寫了頭幾行,便將其擱置一旁。此後,作曲家哈扎羅夫登門向他索取歌詞,他便拿了出來,但哈扎羅夫沒看上。開春後,伊薩科夫斯基在《真理報》編輯部第一次見到了布蘭捷爾。交談中,布蘭捷爾問他有沒有可以譜曲的詩,此時他想起來了未完稿的《喀秋莎》。布蘭捷爾獨具慧眼,看出來了這首詩是作歌的“好坯料”。過後,伊薩科夫斯基沒多在意,此事也就淡忘了。出乎意料,夏天布蘭捷爾碰見他,説曲子已經譜好了,但得把沒寫完的歌詞補上。伊薩科夫斯基很快寫完了全部歌詞。1938年11月27日,著名歌唱家瓦連京娜·巴季謝娃在莫斯科首唱《喀秋莎》,悦耳動聽的歌聲打動了首都聽眾的心,掌聲經久不息,連續三次謝幕,獲得了巨大成功。於是《喀秋莎》歌聲很快響徹蘇維埃大地,這是布蘭捷爾和伊薩科夫斯基壓根沒想到的。後來,哈扎羅夫不勝惋惜地説,他當時沒看出來《喀秋莎》這首詩裏藴含着的濃濃的歌味。
這支浪漫的情歌在偉大的衞國戰爭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也飛出了蘇聯國門,意大利游擊隊員們將《喀秋莎》的歌詞改寫後作為隊歌,唱着它從法西斯手中解放了羅馬城。1957年秋,伊薩科夫斯基訪問羅馬,有人告訴他,80%的意大利人都會唱《喀秋莎》。《喀秋莎》簡直就是威力無比的武器!難怪蘇聯紅軍把一種在二戰中蘇軍首次使用的火箭炮命名為“喀秋莎”。
戰後,在伊薩科夫斯基的家鄉建立了一座《喀秋莎》歌曲博物館(現為伊薩科夫斯基紀念館),該館位於他用自己得的斯大林獎金建造的文化館內。在離此三公里的烏格拉河岸上建了一組象徵性的建築——“喀秋莎河岸”。在石板鋪成的一小塊平地上,有一個用原木搭建的農舍屋頂和幾段原木擺成的長凳;還有一棵剔去了枝椏的松樹,樹幹分了叉,好像是姑娘高高舉起的兩隻手;旁邊躺卧着一塊巨石,嵌在石頭上的銅板上刻着《喀秋莎》的歌詞:“卡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這是世上獨一無二的為一支歌曲而建造的紀念碑,它是詩人家鄉的父老鄉親們為了表達自己的心願而建造的。
除《喀秋莎》外,伊薩科夫斯基為電影所寫的插曲《紅莓花兒開》也一直深受中國人民喜愛。
伊薩科夫斯基將其感情真摯、熱情洋溢的詩與歌獻給了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他的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章被譜成曲後,在蘇聯乃至全世界廣為傳唱,成了真正的俄羅斯民歌。
伊薩科夫斯基1973年7月20日病逝於莫斯科,被安葬於新聖母公墓。這位偉大的詩人,祖國沒有忘記他,人民沒有忘記他。1988年,他被追授為英雄城市斯摩稜斯克的榮譽公民。2000年1月19日,詩人誕辰一百週年之際,在斯摩稜斯克舉行了伊薩科夫斯基紀念碑揭幕儀式。2008年1月18日,為紀念詩人誕辰108週年,在斯摩稜斯克十月革命街的伊薩科夫斯基紀念碑旁,當地政府隆重舉辦了有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出席的題為“我永遠和你在一起,親愛的祖國”的盛大文學節。

伊薩科夫斯基代表作品

伊薩科夫斯基《紅莓花兒開》歌詞

田野小河邊紅莓花兒開,
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愛,
可是我不能對他表白,
滿懷的心腹話兒沒法講出來!
他對這樁事情一點都不知道,
少女為他思戀,天天在心焦,
河邊紅莓花兒已經凋謝了,
少女的思戀一點沒減少!
少女的思戀天天在增長,
我是一個姑娘,怎麼對他講,
沒有勇氣述説,我盡在彷徨,
讓我們的心上人自己去猜想!

伊薩科夫斯基《喀秋莎》歌詞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
河上飄着柔漫的輕紗!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
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姑娘唱着美妙的歌曲,
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鷹;
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
喀秋莎愛情永遠屬於他。
啊這歌聲姑娘的歌聲,
跟着光明的太陽飛去吧!
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
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
駐守邊疆的年輕戰士,
心中懷念遙遠的姑娘;
勇敢戰鬥保衞祖國,
喀秋莎愛情永遠屬於他。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
河上飄着柔曼的輕紗;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