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萬·吉洪諾維奇·格里申

鎖定
伊萬·吉洪諾維奇·格里申(Иван Тихонович Гришин),1945年蘇聯上將。第49集團軍司令。在東波美拉尼亞戰役中表現出色。
中文名
伊萬·吉洪諾維奇·格里申
外文名
Иван Тихонович Гришин
出生日期
1901年12月16日
逝世日期
1951年6月20日
職    業
軍人

伊萬·吉洪諾維奇·格里申人物生平

伊萬·吉洪諾維奇·格里申早年經歷

1901年12月16日生於斯摩稜斯克地區羅斯拉夫爾弗努科維奇村農民家庭。1920年參軍,參加國內戰爭。1922年畢業於卡盧加步兵指揮訓練班。在邊防部隊中當排長,1927 年加入聯共(布)。1928年畢業於步兵學校。歷任,連,營參謀,1933年任師助理參謀。1936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留校任教,1938年12月任集團軍參謀處長,在軍羣組織的演習表現優異,1940年10月起任137步兵師上校師長。

伊萬·吉洪諾維奇·格里申二戰期間

蘇德戰爭初期在西方方向13集團軍編成內作戰。7月參與斯摩稜斯克戰役,11月參與圖拉戰役,12月參與莫斯科反攻的葉列茨戰役,在戰爭的頭半年,在蘇軍不斷敗退的境況下,他獲得了三枚紅旗勳章,這是獨一無二的。1942年3月任第50集團軍少將參謀長,1943年5月調任近衞第11集團軍參謀長。
6月起任西方面軍第49集團軍司令。參加斯摩稜斯克戰役,在斯帕斯傑緬斯克、斯托多利謝車站、希斯拉維奇方向擔任進攻。8月13日協同第33集團軍收復斯帕斯傑緬斯克城及其火車站。爾後,挫敗敵軍頑抗,於8月20日日終前,進至齊爾科夫希納、濟姆齊一線地區。8月28日,集團軍各兵團恢復進攻,穿越葉利尼亞以南的森林地帶,從行進間強渡傑斯納河索日河,9月28日收復姆斯季斯拉夫利,並於10月初進至德里賓(喬瑟以北35公里)地域普羅尼亞河畔,就地轉入防禦。為慶祝收復收復羅斯拉爾夫,莫斯科鳴禮炮20響,9月9日他被提升為中將。獲得一級蘇沃洛夫勳章。當回到家鄉後,他才知道,納粹槍殺了他的父母和所有的近親。
1944年4月24日,第49集團軍編入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1944年夏季,參加了殲滅德軍中央集團軍羣的白俄羅斯戰役莫吉廖夫戰役中,集團軍兵團和部隊突破德軍防禦陣地,強渡巴夏、列斯塔及第聶伯河等河,並協同第50集團軍一舉攻佔莫吉廖夫。爾後參加明斯克戰役。在大包圍網裏抓了3.5萬名德軍俘虜,其中有12名將軍。他為此榮獲庫圖佐夫勳章。7月中旬,集團軍向新格魯多克西南地域變更部署。比亞韋斯托克戰役第二階段,集團軍由方面軍第二梯隊進入交戰,協同其他兄弟集團軍挫敗德軍在格羅德諾斯維斯洛奇一線地區的頑強抵抗,於7月24日解放波蘭城市索庫烏卡,並於7月27日日終前,進至該城以北及以西地域。8—9月上半月,集團軍繼續實施進攻,於9月15日進至沃姆扎地域納雷夫河畔,就地轉入防禦。
1945年1月,集團軍參加東普魯士戰役,2—3月間,參加東波美拉尼亞戰役,他此時的機動作戰已經爐火純青,戰役進程中2月21日解放切爾斯克,3月8日解放貝倫特(科希切日納),3月30日協同突擊第2、第65和第70集團軍攻佔但澤(格但斯克)城及其要塞。晉升上將軍銜。4月10日榮獲蘇聯英雄稱號。柏林戰役末期,他的部隊進抵路德維斯盧斯特地域之易北河畔,在此與英軍第2集團軍會師,從而結束了自己在戰爭中的征程。

伊萬·吉洪諾維奇·格里申戰後

戰後被任命為近衞第6集團軍司令,1946年7月成為陸軍軍訓部長。1951年6月20日死於莫斯科,葬於新聖母公墓 [1] 

伊萬·吉洪諾維奇·格里申榮譽

在莫斯科街和他的家鄉,白俄羅斯的羅斯拉夫爾區有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生前獲得列寧勳章2枚,紅旗勳章5枚,蘇沃洛夫勳章2枚和波蘭人民共和國勳章。作家西蒙諾夫承認,他的性格的某些方面用來創建Serpilin著名形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