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企業如何應對海關行政處罰

鎖定
《企業如何應對海關行政處罰》是2009年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國華。
中文名
企業如何應對海關行政處罰
作    者
趙國華
出版社
知識產權出版社
ISBN
9787802474529 [1] 

企業如何應對海關行政處罰作者簡介

趙國華,1999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獲法學碩士學位。北京市銘基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創始合夥人。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海關法律事務著名專家。除海關法律事務外,趙國華律師還擅長公司法律事務的服務與經濟犯罪案件的代理,現任北京律師協會公司法專業委員會委員,並著有《新公司法下的案例分析》一書,在《法制日報》、《檢察日報》等法律報刊上發表文章數十篇。
《企業如何應對海關行政處罰》 《企業如何應對海關行政處罰》

企業如何應對海關行政處罰內容提要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由律師撰寫的海關法律專業書籍,作者是全國為數不多的以海關法律服務為業務領域的專業律師,代理了大量海關行政處罰案件。本書從維護企業權益出發,研討通關流程,分析海關執法,探討企業面對海關執法時如何最大限度地維護自身利益,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可讀性。
讀者對象:企業經營管理者;企業法律顧問;律師;海關執法人員;法學專業師生等。
行政處罰是政府在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活動中,為了保證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生活秩序的正常而實施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它是我國行政法中最重要、影響最廣泛的制度之一。行政處罰作為一種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制裁性手段,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嘗試給行政處罰下一個定義,我們可以説行政處罰是指行政主體依法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外部行政相對人所實施的法律制裁。行政處罰是對行政管理相對人的一種法律制裁,具有明顯的懲罰性。這是行政處罰本質所在。 [1] 

企業如何應對海關行政處罰目錄

第一章 海關行政處罰概評
第二章 數字包含的危險
第三章 從重還是從輕
第四章 海關行政處罰的時效
第五章 當企業遭遇“申報不實”
第六章 程序中的權利
第七章 海關行政執法中的財產保護
第八章 化驗與鑑定
第九章 知識產權的海關保護
第十章 解開抵押金的面紗
第十一章 海關估價
第十二章 銀行PK海關

企業如何應對海關行政處罰前言

這是一本從維護企業權益出發研究海關行政處罰法律制度的書。
近年來,我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交往不斷加深,進出口貿易逐年擴大,這一趨勢不僅體現在參與國際貿易的企業數量不斷擴大,也體現在交易的規模以及國家的關税收入(由20世紀末的幾十億元激增到2007年的4500億元)迅猛增長。這得益於我國的“入世”、國家政策的放開、法律的疏密有間以及我國企業自身的成熟與發展壯大。
從事進出口貿易就需要進出關境,需要貨物的通關,需要和海關打交道。相比較其它行業的行政管理而言,海關對進出口貿易通關的管理有着諸多特殊的地方,有着特有的術語、執法理念和操作方式。當企業將貨物運抵港口,準備通關的時候,不禁要問一句: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遺憾的是:我們的一些企業並沒有做好準備。他們不知道什麼叫税則號列,什麼叫歸類,什麼叫估價,國家的關税政策有哪些優惠,為什麼自己突然被海關處罰。他們將通關的一切事務委託給報關行、貨代公司,完全遵照海關的指示去操作,對海關的要求不做任何有效的分辯和抵抗。這樣做的一個後果是:在有的時候,企業的合法利益被剝奪了。
要維護自己的利益,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做一個明白人。通俗而言就是:你不能欺騙我,因為我是內行;假如你的欺騙不可避免,我事後也不會幫着你數錢。
筆者從2000年代理第一起海關案件到現在,九年間先後代理了數百起海關方面的案件。其間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回憶起來,感慨頗多。現終於下定決心整理出來,與廣大讀者分享,期待着通過學習、交流,和大家一起成為“明白人”。
與以前曾經出版過的所有涉及海關業務的書籍相比,本書有着一些特殊的地方:
第一,這是國內第一本律師撰寫的海關法律專業書籍,寫作的動機正是基於律師的職業本能——為企業在法律的框架內拓展更多的空間,爭得更多的權益。
第二,本書完全站在企業的角度,研討通關流程,分析海關的執法,對如何最大限度的維護企業的利益直抒己見。
第三,與一些常見的書籍如《海關通關100問》、《海關知識ABC》等不同,本書主要講述通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探究海關行政處罰、徵收關税等可能會存在哪些瑕疵,企業如何應對和把握,一旦出現了複議或訴訟,企業怎樣正確操作和抗辯才能最大可能的獲取勝機。
第四,為節省篇幅,本書摒棄了附錄大量法律法規的常規做法。這些條文讀者很容易找到,沒必要附在書裏強行搭售。
説實話,寫這本書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原因有二:一是海關業務類別繁多,筆者不可能對所有的問題都一一加以剖析評點。對於考慮不成熟的見解與觀點,常有江郎才盡力有不逮之感,又苦於缺少相互探討爭論之同仁(真懷念10年前讀研究生期間每天與同學爭論的日子,很多靈感和火花都自爭吵中迸發),因此很多章節寫了一半被迫放棄,筆者不想用這種“半拉子”文章糊弄讀者。二是時間緊張,每天需處理大量的案件和俗務,因此本書絕大部分的寫作都是夜間完成。書中的瑕疵也許是不可避免的,請讀者見諒,也懇請內行高抬貴手。
筆者為此書挑燈奮筆之際,正值北京奧運會激戰之時。每每一夜的煎熬腰痠手軟之後,推窗望去,東方既白,晨霧氤氲中的水立方近在咫尺。街上偶爾駛過的車輛,路邊三三兩兩的晨練的人們。喧囂的北京呈現着片刻的安靜。
新的一天又將到來。
趙國華
二OO八年八月二十日於北京奧運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