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

鎖定
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創建於2009年3月15日,設立在“中國最高法學學府”——中國政法大學。中心是中國政法大學唯一一個以海關法理論與實務為研究對象的科研機構,也是綜合法律院校第一個海關法研究中心。
中文名
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
研究對象
海關法理論與實務
所屬機構
中國政法大學
創建時間
2009年3月15日

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中心簡介

中心以交流海關法律事務研究成果、發佈國際經貿信息、進行合理關務籌劃為工作內容,科研團隊成員包括了中國最資深的海關事務專家、法學教授、海關法專業律師、以及具有多年豐富實踐經驗的海關離退休官員。旨在填補海關研究領域的空白,提供豐富的、人性化以及專業的海關法律服務。
中心摒棄了一般研究機關的滯後、教條、空談、不切實際的弊病,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以法律服務為主線、以依據現有法律、拓展企業經營空間為主導的新型研究機制。 [1] 
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LOGO 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LOGO

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中心成立背景

海關法是一門以行政法為主線,涉及刑事、民商、知識產權、多個法學領域的綜合性學科,同其他法學科相比,在理論研究上處於相對滯後狀態,在執法實踐中也存在各種現實問題,具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與迫切性。海關法作為調整海關管理活動的法律規範,具有很強的綜合性。
從內容上看,既有組織法、又有業務活動法,既有實體法、也有程序法、從形式上看,有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範性文件,還有我國與海關合作理事會的各項公約、我國與外國政府或外國海關締結的條約、協定。
此外,海關法律體系的龐雜性與母法穩定性、簡約性與子法的多變性之特點,增大了海關法研究的難度,使得海關法研究處於一個相對滯後的狀態。為填補海關研究領域的空白,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成立海關法研究中心。 [2] 

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核心競爭力

(1)以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為依託;
(2)擁有專業的海關學術研究團隊; [3] 
(3)工作內容囊括海關領域的各方面;
(4)重視團隊創新,學術研究成果豐富。

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中心宗旨

專家
專業
專注!

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科研團隊

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擁有一支老中青三代研究員相結合的學術研究隊伍。既包括專職研究員,又有學界、司法界、海關知名學者、海關法專業律師等兼職研究員,主要成員有:
許身健
法學博士,副教授。中國法學會法律文書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律職業倫理教研室主任、實踐教學教研室主任(兼),韓國國立慶北大學客座教授。
中國海關法律事務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銘基律師事務所主任,創始合夥人,北京律師協會公司法專業委員會委員,2010年度中國百強大律師。
趙桂芬
南開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政經專業畢業,大學學歷,高級經濟師。曾任天津海關關長、黨組書記,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研究員。
範小華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法學碩士。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非執業會員。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研究員。
趙輝
法學碩士,中國公安大學副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東根
法學博士,北京市銘基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海關法律事務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中心工作內容

(1)進行海關法律研究,研究範圍為海關估價、歸類、海關監管稽查、加工貿易、減免税設備監管、出口退税、價格磋商、聽證、複議、訴訟、走私刑事辯護、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救濟等各個海關法領域。
(2)關注海關立法動態,並對此進行分析、研究;分析海關執法熱點,向相關執法機關提出相關建議。
(3)創辦雜誌《中國海關法律事務》,為企業搭建一個能提供海關法律信息和法律服務平台,讓企業方便、及時瞭解海關政策法規、經貿動態、通關實務、加工貿易、法律救濟等相關領域的信息和知識,更有效、合理的進行關務籌劃、處理海關相關事宜,創造更多價值。
(4)通過舉辦海關法相關研討會、論壇等可行方式擴大研究中心的影響。利用現有的《中國海關法律事務》雜誌、中心網站海關法律事務網建立與企業的聯繫,擴大研究中心的影響。
(5)對相關企業進行調研,瞭解企業訴求,並與相關單位合作,為企業辦理進出口貿易海關監管方面的講座,普及海關基礎知識,宣講政策法規,有針對性地滿足不同企業需要。
(6)以海關法律事務網為平台,開展海關法律事務諮詢服務,為企業提出專業的、可執行的諮詢意見。
(7)針對海關時事焦點熱點進行點評分析,為海關工作和立法提供真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中心重視科研創新團隊的建設,以優秀的學術帶頭人為核心,進行前沿的科學研究。自中心建立以來,圍繞海關監管稽查、聽證、複議、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等海關法重點研究方向,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1)《如何認定行政處罰案違法所得構成》——趙國華
中心副主任趙國華律師在承辦廈門遠華特大走私案中的行政處罰案過程中,創造性提出“違法所得數額計算應該扣除相關費用支出”的觀點,引起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並被執法機關認可。
企業如何應對海關行政處罰 企業如何應對海關行政處罰
(2)《企業如何應對海關行政處罰》——趙國華
該書從維護企業利益的角度出發,研討通關流程,分析海關執法,探討企業在面對海關執法時如何最大限度地維護企業自身利益,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3)《海關行政處罰聽證與複議》——趙國華
(4)《海關知識產權保護》——趙國華
(5)《走私犯罪辯護實務》——趙國華
企業如何應對海關審價 企業如何應對海關審價
(6)《企業如何應對海關審價》——趙國華
(7)海關調查(審理)過程中企業如何維護自己權利?——趙輝
文章從維護企業自身合法權益的角度探討企業在海關調查(審理)過程中企業應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建議企業積極配合海關,及早查清事實,或採取申辯、聽證等方式維護自身利益,對企業在海關調查(審理)過程中如何維權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8)認定單位走私須破解五大難題——趙國華
文章從五大方面分析如何界定單位走私犯罪和個人走私犯罪,對如何認定單位走私具有獨到的見解,對辦理走私犯罪案件具有很強的實際操作意義。
(9)《企業被指“申報不實”的應對措施》——趙國華
舉例説法,探討企業在面對海關申報不實處罰時如何做有效辯解,如何避免遭遇“申報不實”,使企業能合理合法的規避法律風險、處理好相關事宜。
《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劉東根 文章從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犯罪構成、犯罪認定與處罰三方面深度剖析了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11)《中國海關法律事務》雜誌
中心創辦《中國海關事務》刊物,為企業搭建一個提供海關法律信息和法律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海關法律服務。

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中心

海關法律事務網 海關法律事務網
海關法律事務網由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創辦於2009年3月。 [4] 
海關法律事務網作為一個研究海關法與提供海關法律服務的專業性網站,立足於建立以專家、專業、專注為宗旨、秉承資源共享的目標,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交流平台,積極開展學術交流,為海關法科研交流開闢嶄新的窗口,並與立法機構、商務部、國務院税則委員會、海關總署、各地海關、各地司法部門及教學研究機構長期合作,保證網站信息的廣泛性、及時性和權威性。
網站信息主要包括海關最新資訊、海關估價、商品歸類、通關指南、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海關法律諮詢等所有與海關法律有關的內容。
海關法律事務網現已成為中國政法大學海關法研究中心徵求對各種立法建議稿的反饋意見、發佈研究中心科研成果以及海關業務培訓信息、回答企業海關法律實務諮詢的平台,更是中國海關法理論與實務界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