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任繼偉

(任氏瓷業天泰號董事長)

鎖定
任繼偉 [1]  ,1957年出生於鈞瓷世家,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任氏瓷業天泰號董事長。56歲的任繼偉祖籍禹州市,是任氏鈞瓷第七代傳人,在國家文物局和故宮博物院聯合舉辦的中國宋代五大名窯真品暨仿品展上,他曾被組委會聘為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文名
任繼偉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57年
職    業
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任繼偉人物概述

人物合影
人物合影(4張)
任繼偉自幼受父親任堅言傳身教,全面繼承、發展了任氏鈞瓷傳統燒製技藝之精華。參加工作近四十年,任繼偉一直從事鈞瓷傳統燒製藝術實踐和經營,並在家傳技藝的基礎上,致力於對鈞瓷傳統燒製技藝、特別是對宋代柴燒工藝的探求。

任繼偉世家

任氏鈞瓷世家傳承譜系表 任氏鈞瓷世家傳承譜系表
任繼偉出身鈞瓷世家,為任氏鈞瓷第七代傳人,幼年即跟從父親任堅學習鈞瓷燒製,系統地繼承了任氏家傳制鈞絕技,完整地掌握了鈞窯建造、釉料配製、造型、燒成等一系列鈞瓷燒製工藝。
任氏鈞瓷可考的奠基者為清道、咸豐年間著名鈞瓷藝人任志修,儒生出身卻無意於功名,痴迷於鈞瓷藝術,晚年總結自己的鈞瓷燒製實驗,於同治六年編著了《陶瓷十五論》一書,全面詳盡地記述了鈞瓷製作技術,這是鈞瓷史上第一部技術性專業書籍,也成為了任氏鈞瓷的開山之祖。其技藝經任志修編寫《瓷器構造技術備要》後孫任尚文、任清選、任保魁、任書田四代人的總結實踐,至六代傳人任堅完善成熟。
任繼偉尊從任堅遺命,子承父業,志力於鈞瓷創作,父子兩代為鈞瓷藝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任繼偉主要成就

鼓釘盤 鼓釘盤
1999年以來,任星航、任繼偉兄弟自籌經費,歷時數年,開始宋代雙乳狀柴窯及燒成制度的恢復工作,終於創建了禹州鈞瓷窯爐博物館,復原再現了從唐至今在各個歷史時期發揮過重大作用的鈞瓷窯爐,並逐一恢復其燒成工藝。該項工作被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工作委員會確定為“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重點項目”,榮獲 “特別貢獻獎”。其柴燒作品頗具宋鈞神韻。
2000年以來,任氏鈞瓷作品參加國家級、省級大型藝術品展覽會數十場。
2001年參加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五大名窯展”、2007年“中原文化上海行民間工藝品展”,較好的宣傳了鈞瓷窯變藝術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品位。
金甌永固 金甌永固
2007年,任繼偉、任星航兄弟在中國民協的支持下,成立了五大名窯藝術專業委員會,開展五大名瓷歷史、傳統工藝、藝術品位等學術領域的探討研究。近年來,不定期編髮工作通報,發表各類研究文章,進行學術交流,為傳統民族工藝的研究提供了平台和陣地。
2008年,窯爐博物館被河南省文化廳認命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2011年6月7日,為慶祝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公佈實施,鈞瓷窯爐博物館作為承辦單位之一成功舉辦了“柴燒日活動及鈞瓷傳承與保護學術研討會”(由河南省文化廳等單位主辦),“鈞瓷柴燒日”,舉辦祭窯儀式、開窯儀式、現場鑑定、傳統工藝研討會等系列活動,宣傳鈞瓷傳統制作技藝和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以期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柴燒日”活動出窯的鈞瓷精品當場被故宮博物院、河南省美術館等單位收藏,多家媒體也對柴燒日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

任繼偉藝術成就

全面繼承、發展了鈞瓷傳統燒製技藝
任繼偉對鈞瓷傳統燒製技藝的傳承表現在鈞瓷製作、窯爐設計、釉料組方、燒成制度諸方面。
藝術作品
藝術作品(2張)
鈞瓷燒製,窯爐是關鍵。北宋鈞官窯獨具的宋鈞神韻只能出自傳統柴窯。任繼偉在祖傳技藝的基礎上,自2004年起,與兄長曆時數年,復原再現了唐宋元明清各歷史時期傳統窯爐及其燒成制度,加上他堅持用手工拉坯、傳統組方、柴、炭、煤傳統燃料,故其作品頗具宋鈞神韻。他近期問世的新型柴窯,則集歷代鈞瓷窯爐優點於一身,為窯變效果提供了優良環境,在燒成時間、用柴數量、成品率諸方面均有較大突破,代表了鈞瓷柴燒工藝的先進水平,燒出了一些被專家嘆為“神品”的鈞瓷器,為弘揚鈞瓷傳統燒製技藝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他的業績被河南電視台、央視網、人民論壇、人民網、河南人物、科技日報、 中國市場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運用文字記錄記載鈞瓷燒製技藝,為保存、傳播、表達民間手工技藝的文化成果做出了貢獻
任氏鈞瓷燒製技藝的傳承,除傳統的口傳心授、言傳身教的方式之外,還有不斷的對藝術實踐的系統總結、理論提升和見諸文字的記載。2004年以來任繼偉繼承祖輩優良傳統,寫下並發表了《清代鈞瓷窯變現象揭秘》等技術論文,出版了一部著作《鈞瓷英魂》,間接或直接的用書面文字物態化的關於鈞瓷傳統燒製工藝的記載,使傳統制作技藝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記載、傳承,有效地促進了鈞瓷文化的創造與傳播。

任繼偉藝術年表

1992年,發表《再論泥漿稀釋》在《中國陶瓷》雜誌上發表。
2000年,任繼偉被故宮博物院舉辦的中國“宋代五大名窯真品暨仿品展”組委會聘為專業委員會委員
2009年在09年《古陶瓷科學技術國際討論會論文集》當中發表論文《清代鈞瓷窯變現象揭秘》
2011年六月,參加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國家及培訓項目並取得證書。
2011年7月作為鈞瓷世代傳承的代表性人物被河南科技報報道
2011年7月21號,任繼偉大師設計的作品作為高端禮品在釣魚台國賓館隆重推出。
2011年10月作為鈞瓷行業的領軍人物登上人民論壇雜誌
任繼偉在塑馬 任繼偉在塑馬
2011年“首屆鈞瓷傳承與創新技藝大賽”,任繼偉大師設計的《吉祥尊》、《螭龍缽》獲得銀獎;《天書缽》獲得優秀獎;《連珠瓶》獲得銅獎。
2011年11月,河南省發改委和文化廳舉辦的“河南之星”設計藝術大賽上,任繼偉大師設計的《螭龍缽》獲得銅獎。
2011年11月18號,在河南陶協主辦的中原之星陶瓷設計藝術與創新大賽中,任繼偉大師設計的螭龍缽獲得銀獎。
2011年12月號獲得“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2011年12月25號,河南省陶協主辦的陶瓷藝術及創意設計成果大賽中,任繼偉設計的“古釘碗”“荷口瓶”“無量缽”獲得“優秀傳承獎”。
2012年五月,河南省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鈞瓷釉色創新大賽上,任繼偉大師作品《侈口尊》獲得特金獎。
2012年五月,河南省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鈞瓷釉色創新大賽上,任繼偉大師作品《折邊碗》《傲天尊》《高足缽》《蘑菇瓶》等獲得銀獎。
2012年五月,河南省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鈞瓷釉色創新大賽上,任繼偉大師作品《滴水觀音》《高足祥雲缽》《折邊盤》《花澆壺》《三羊尊》獲得銅獎。
2012年4月被評為河南省工藝美術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