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任家堖村

鎖定
任家堖村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榆社縣郝北鎮,下轄村,原名卧牛莊,東漢初大將軍任光征戰經此,與任姓攀為本家,並留家小暫住,後人念及,改名任家堖。
任家堖村民勤勞上進,純樸善良,歷史悠久,文風純樸,在氏族文化中產生深遠影響,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作出了可歌可泣的重大貢獻,於2005年,紀念抗日戰爭六十年週年期間,為緬懷先烈在村口修造了革命功臣碑永志紀念。 [1] 
補充概述,完善調整目錄結構,理順敍述邏輯關係。
中文名
任家堖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華北
車牌代碼
晉K

任家堖村歷史沿革

任家堖村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榆社縣郝北鎮,始建於東漢。
任家堖村原名“卧牛莊”,東漢初大將軍任光征戰經此,與任姓攀為本家,並留家小暫住,後人念及,改稱“任家堖”。

任家堖村自然環境

任家堖村區域位置

郝北鎮任家堖村位於榆武交界處,離太長公路5公里,距縣城18公里,距鎮政府16公里。

任家堖村地貌

四面環山,皆是適合耕種的黃土、紅土、硅澡土坡結構(只是需要修造)。

任家堖村人文環境

任家堖村人口習俗

現有人口478人,有黨員28個,村民勤勞上進,純樸善良,歷史悠久,文風純樸。

任家堖村氏族文化

任氏家傳:先輩為生計,曾闖魯、豫、晉、峽,曾於峽米脂木閣堂定居,後因明朝移民事,先人由洪桐向北遷徙,東渡黃河入晉,返回老家任家堖,從此休養生息,繁衍子孫,如今已二十三世。
明清時期,任氏財官興旺,修窯洞,蓋土樓、修廟宇、興學堂、謀入仕、學手藝、或商估,村譽大佳,尤其文人武人輩出,如貢生、舉人、秀才、監生計十餘名。古有“文風村,無白丁”的美譽,房頂五脊六獸,墳上文武旺柱可鑑。
家譜記載:先祖老榆,長門南溝、次門澗坪,三門井坡,土改時挖掘的古墓考證,百年之久。

任家堖村宗祠寺廟

任氏宗祠、寺廟、明清遺存的土樓二十餘座。東漢初,光武建祥雲寺,唐初重修,大明正德九年蓋觀音堂,大清乾隆重修。古鐘古聲皆有記載,現已失。

任家堖村古槐

村中央有三棵同根古槐,據説是唐朝時種植的,系任氏前人所栽,歷代子孫,尊槐為神,至今香火不斷。

任家堖村商貿店房

有代表當時經濟的酒坊、油坊、磚窯等在合作社時因土地肥沃,村民勤勞耕作,所種的糧食方圓有名,村民們過着自給自足的殷實生活。其中油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還養育着村民,在市場經濟下才解體。

任家堖村緬懷先烈

任家堖村鬥爭史料

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任家堖村任悟憎領導創建了中國共產黨榆社地下組織,任第一任縣委書記,在其影響下,日寇佔領期間任家堖村始終未對日本人有任何形式的維持,踴躍參加革命抗日羣眾達四十多人,由漢奸出賣製造了一次殺死十幾口人的任家堖慘案,有幸存者隨後參與解放戰爭陣亡十餘人,20餘人犧牲。

任家堖村立碑紀念

2005年,紀念抗日戰爭六十年週年期間,由在外人員推動、村民資助下,為緬懷先烈在村口修造了革命功臣紀念碑。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