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任前

(中國重慶籍藝術家)

鎖定
任前 [1]  ,男,1971年出生於中國重慶。1995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油畫專業,他是活躍於本土與國際間的跨媒介當代藝術家,現擔任星匯當代美術館學術委員會委員。目前工作生活於重慶、紐約。
中文名
任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苗族
出生地
重慶市酉陽縣
出生日期
1971年9月
畢業院校
四川美術學院
職    業
藝術家
代表作品
《取水計劃》,《渡:脆弱的爆發力》,《好》,《夢》,《自由與權利》,《不確定的世界》,《第三紀念物共和國》,《此岸彼岸》,《身份》,《世紀遺產》
藝術風格
當代藝術

任前藝術風格

從1999年至今,任前的跨媒介和跨領域工作包括:現場行為表演、裝置、聲音與錄像藝術、攝影、繪畫,策劃展覽等, 2017年獲得美國傑出藝術家申請,旅居美國紐約。任前曾受邀到過英國、法國、德國、保加利亞等國做駐留訪問藝術家,也多次參加過國內外當代藝術展覽和國際行為藝術節。
在近期作品中,他從個人化的內省式體驗中,重新轉向對廣闊的社會問題、地緣政治衝突以及全球化語境背景下媒介與景觀的再現與後再現。同時面對這個後疫情歷史時代,以美學符號化的方式追問和探索,從當代的立場與構架出發,反思人類在今天所面臨的數種詰難與困境。

任前藝術履歷

任前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20年
任前 同名個展(重慶星匯當代美術館)
重慶,中國
2018年
世界(重慶十方藝術中心)
2017年
現實尷尬 雙個展(德國杜塞爾多夫城市文化局)
杜塞爾多夫,德國
2016年
永續想象(序藝術空間)
重慶,中國
永續製造(西寧當代藝術空間)
西寧,中國
2015年
萬物必經之途(器藝術空間)
重慶,中國

任前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21年
重慶,中國
2020年
“與歷史同行” 四川美術學院建校八十週年展 [3]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
“沉澱”疫情時代的影像藝術家作品展(華人當代美術館)
2019年
“異境-平台”中美藝術家聯展(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賓夕法尼亞,美國
“出口” 國際藝術展(紐約哈德遜歷史博物館)
紐約,美國
2018年
時間之鏡---重慶首屆實驗影像雙年展(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
重慶,中國
2017年
城市共生——第七屆深港城市建築雙年展(深圳南頭)
深圳,中國
“急轉直下”第十八屆OPEN國際行為藝術節
北京,中國
復歸——首屆重慶國際現場藝術節(重慶十方藝術中心)
重慶,中國
“局部檔案“要空間方案展(上海市普陀區M50創意園)
上海,中國
2015年
“共享之屋”2015 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深圳西埔)
深圳,中國
“鏈接-在地與遊牧”當代藝術展(星匯當代美術館)
重慶,中國
“以身觀身”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澳門藝術博物館
澳門,中國
“我的館”威尼斯獨立雙年展
威尼斯,意大利
首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重慶長江當代美術館
重慶,中國
2013年
UFO 當代藝術展(香港藝術推廣辦事處、香港環境藝術館、方力均藝術空間)
香港,中國
光合作用:官家林之春(北京草場地 荔空間)
北京,中國
2012年
“廣州現場”國際行為藝術節(小洲村優遊當代藝術中心)
廣州,中國
“以身觀身”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澳門藝術博物館
澳門,中國
2011年
欲:病理與凝視研究計劃(成都 A4 當代藝術中心)
成都,中國
2009年
2009重慶器藝術空間國際藝術家工作展示節(器空間、英國三角藝術基金會、荷蘭克勞德王子藝術基金會、瑞士文化基金會)
重慶,中國
第一屆藍色香蕉錄像藝術競賽“水”錄像藝術展(德國巴伐利亞PROART,英國Bananapark 畫廊)
巴伐利亞州,德國
2008年
“介入”366(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
上海,中國
UP-ON 首屆國際現場藝術節 (成都向上現場藝術空間)
成都,中國
2007年
從西南出發:1985——2007西南當代藝術展(廣東美術館
廣州,中國
2006年
“眾説”聲音裝置藝術展(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
上海,中國
2005年
“新世界的創造者”— 法國蒙彼利埃中國當代藝術雙年展(法國 蒙彼利埃藥劑學院舊址)
蒙彼利埃,法國
“未來考古學”——第二屆中國藝術三年展(南京博物院
南京,中國
2004年
“無間”——04中國建築工地先鋒藝術展(重慶上江城 重慶美術館)
重慶,中國
2002年
"長征--一個行走中的視覺展示”聲音與錄像藝術展(昆明土著巢)
昆明,中國
“新都市主義”展(廣東美術館 )
廣州,中國
2000年
“失語”觀念藝術展(重慶沙坪壩)
重慶,中國

任前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獎項
地點
2005年
英國文化協會中英藝術家鏈接計劃獎助
倫敦,英國/上海,中國
亞洲的土地藝術基金
倫敦,英國/北京,中國
2009年
藍色香蕉“水”錄像藝術特別獎
巴伐利亞州,德國
2017年
國際藝術家駐地計劃獎助
杜塞爾多夫,德國

任前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作品
收藏機構
地點
《新偶像》
廣東美術館
廣州,中國
《取水計劃》
重慶,中國
澳門藝術博物館
澳門,中國
《不確定的世界》
星匯當代美術館
重慶,中國

任前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作品信息
《第三紀念物共和國》
《第三紀念物共和國》 《第三紀念物共和國》
裝置
500cmx1000cmx500cm
2020年/重慶
取水:從這兒到那兒,為取水所做的計劃(1999-)
行為、攝影、視頻錄像,數碼後期處理、藝術微噴/裝置/50X70CM
/2019年 紐約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現場裝置、影像
尺寸可變,最大2000cm X 500cm
2017年/深圳
《世紀遺產》
《世紀遺產》 《世紀遺產》
現場裝置、數碼圖片/杜塞爾多夫當地石頭,植物盆景,人工混凝土磚,埃特拉火山石,圖片,地圖,新聞報紙,泡沫塑料,牛皮,時鐘,首飾/尺寸可變/2017年/杜塞爾多夫
《夢》
《夢》 《夢》
現場行為、攝影,影像9’49”
2017年/北京
《不確定的世界》
《不確定的世界》 《不確定的世界》
裝置
LED視頻,鐵皮櫃,書籍,地球儀,鷹隼標本、旅行箱、檔案盒
300cmX85cmX42cm
2015年/重慶
《好》
《好》 《好》
行為、影像,4’57”
數碼微噴圖片50X70cm
2008年/成都
《新偶像》
《新偶像》 《新偶像》
裝置、現場行為、數碼微噴圖片
尺寸可變
2002年/廣州
《渡:脆弱的爆發力》
《渡:脆弱的爆發力》 《渡:脆弱的爆發力》
現場行為、影像4’30”、數碼微噴
50X70cm
2001年/重慶

任前人物評價

米歇爾·沃茨Michael Voets(德國策展人):
任前曾經於重慶四川美院學習繪畫藝術。出於對社會發展進程以及歷史時間線索現象的興趣,他將自己從事的方向轉為多媒體藝術、裝置藝術以及行為藝術。他的作品中經常部分地引薦到重要人物和歐洲先鋒藝術家的作品。他的裝置也受曾到德國著名藝術家如約瑟夫·博伊斯、托馬斯等作品的靈感啓發。他自己坦言十分感興趣於一套大小宇宙哲學理論,有如在大石頭中存在的小石頭,無止境的,同樣的運行規則定律在其中發生作用。
何桂彥 (著名批評家 、策展人):
從1990年代中後期以來,川渝兩地還湧現出許多前衞性的實驗,涉獵行為藝術、觀念藝術、錄像藝術等領域。任前在2000年前後就投入觀念、行為藝術的創作之中。任前的作品源於行為藝術,其影像更多的偏向於記錄,是自我“在場”的證明。
王志亮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 批評家):
任前的部分作品是一些帶有很強私人性質的檔案和事件,而這些看似個人的歷史痕跡卻連通着公共性的文化政治景觀。無論是行為、影像,還是裝置,任前有一部分作品是按照自己經歷的事件展開,並在展廳中通過檔案將觀眾帶回事件發生的歷史時空。任前不是在展示大世界的文化政治景觀,而是用自己微觀的真實行動來踐行文化政治景觀。在當代中國藝術界,新保守主義的民族主義已經遮天蔽日,而任前在藝術行動中體現出的世界主義恰好可以構成這一潮流的反題。我們又可以把任前的藝術定義為一系列世界主義的行動。任前作品中的世界主義恰恰成為我們需要堅守的行動路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