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仙橋虹跨

鎖定
秦漢時期,崆峒山開始有了人文景觀。明、清時期,人們把山上名勝景觀稱為崆峒十二景:香峯鬥連、仙橋虹跨、笄頭疊翠、月石含珠、春融蠟燭、玉噴琉璃,鶴洞元雲、鳳山彩霧、廣成丹穴、元武針崖、天門鐵柱、中台寶塔。 [1] 
中文名
仙橋虹跨
類    別
崆峒十二景之一
位    置
崆峒山
相關景點
聚仙橋

仙橋虹跨歷史發展

秦漢時期開始,歷代陸續興建,亭台樓閣,寶剎梵宮,廟宇殿堂,古塔鳴鐘,遍佈諸峯。明、清時期,人們把山上名勝景觀稱為“崆峒十二景”。 [1] 

仙橋虹跨所在位置

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 [2] 

仙橋虹跨景點變遷

聚仙橋。在崆峒前山麓涇河河谷中,原有一巨石橫跨涇河兩岸,河水每被巨石阻攔,噴珠濺玉,景色壯觀,是為崆峒十二景之一的“仙橋虹跨”。1980年,修建崆峒水庫,聚仙橋被淹沒。1986年在壩前600米處重修。 [3] 

仙橋虹跨地理環境

崆峒山海拔2123米,百積30平方公里、擁有大小山峯數10座。其山勢雄偉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猶如巨浪排空;奇峯、異洞、怪石、流雲、蒼翠、清秀而瑰偉,構成了崆峒奇觀。前峽涇水縈迴,後峽胭脂河湍流,交匯於前山屏障—望駕山腳下,形成虎踞龍蟠之勢。正如前人所説“崆峒得涇而勢愈雄”。“舍此則無以見其尊”。 [2] 

仙橋虹跨相關詩詞

明·羅潮,詩詠平涼(二)仙橋虹跨
仙橋飛渡壑,橫亙長虹卧。
來往閒遊者,不信天邊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