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仙塔

(福建省連江縣古建築)

鎖定
仙塔,位於福建省連江縣仙塔街,始建於唐朝大中三年(849年)。古塔坐南朝北,為花崗石結構,飛檐斗拱,八角仿木閣樓式建築。
中文名
仙塔
地理位置
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
類    型
石塔
始建年代

仙塔建築格局

古塔坐南朝北,為花崗石結構,飛檐斗拱,八角仿木閣樓式建築。塔的正門嵌有兩尊青石雕造的武士像,這兩位武士高1.85米,身材魁梧,目光如炬,各執兵器,高大健碩,給人一種凜然不可侵犯之貌。
仙塔以精美的石構雕刻而聞名,塔基上雕刻有海浪形波紋,上面履以蓮花形塔座,塔的八個面雕刻有圖案迥然不同的如天牛、天馬、雙獅戲珠、雙鳳朝陽以及祥雲仙鶴等浮雕,這些雕刻作品生動傳神,令人目不暇接。第一層塔的中間每個面各有一個佛龕。據史料記載,佛龕中原都有兩尊青石刻的羅漢佛像,而今羅漢像已了無蹤影,只在塔內壁佛龕裏尚保存着一尊殘像。佛龕的下方雕刻着連枝蓮花和神獸的圖案,兩面相連接的尖角上刻有一枝含苞欲放的蓮花,蓮花的頂端向外延伸着兩條張開大口的龍首。這些龍首並非裝飾之用,它們是整體建築的一部分,起着聯拱榫接的作用。龍首頂部,即第一層塔的頂端,覆蓋着瓦形塔檐,雕刻精美絕倫,彰顯唐代建築雕刻風格,經千年風霜的侵蝕,依然清晰可見,令人歎為觀止。塔的第二層雕刻簡練得多。第二層門檻邊鑲嵌着兩尊石雕門神,內側石柱上刻有“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乘妙法蓮華經”,頂端的門額有“悉達多密達羅”篆刻。

仙塔歷史沿革

石塔始建於唐朝大中三年(849年),據專家考證,此塔為唐代藏經塔。塔畔原有一座寺院,據史籍記載,寺院本名竹林寺,與塔同時建造,唐鹹通年間,皇帝御賜寺匾,命名為“護國天王寺”。明朝嘉靖年間,為抵禦倭寇侵襲,連江縣城築造城牆,這座護國天王寺被拆除了。這座塔究竟是建造時就是兩層,還是後來因兵燹而遭損毀殘存兩層,有待研究考證。

仙塔相關傳説

當地百姓把這座殘缺的石塔稱為“無尾塔”,其中還有一段民間傳説:古時候在連江縣玉泉山上,有一個成精的犀牛怪屢屢下山禍害百姓,村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多次尋訪和尚道士作法驅魔。然而犀牛怪法力無邊,和尚道士與它作法時均敗下陣來。恰好臨水夫人陳靖姑途經此地,見到百姓遭難深感同情,她手持拂塵,與犀牛怪大戰數十回合,直殺得飛沙走石天昏地暗,趁犀牛怪力盡膽怯之際,陳靖姑拂塵一掃,將仙塔的塔尖飄移到玉泉山上,一陣巨響,將犀牛怪壓在了塔尖內,幻化成玉泉山上的犀牛巖。從此犀牛怪再也不能禍害人間,百姓得以安居樂業。陳靖姑飄然而去,仙塔則成了無頂之塔。如今在連江縣城近郊的玉泉山上,犀牛巖依然聳立,巖頂上一尊精巧的小石塔仍在,這些都成為玉泉山上的極佳景緻。當然傳説畢竟是傳説,其實玉泉山上的那座石塔與仙塔根本沒有任何聯繫。

仙塔文物保護

仙塔原為連江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日福建省政府公佈了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連江縣的這座唐代仙塔列入名冊,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