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付少雄

(南京農業大學系主任、副教授、碩導)

鎖定
付少雄,男,武漢大學與哥本哈根商學院聯合培養博士,現為南京農業大學信息管理科學系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文名
付少雄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湖北荊州
出生日期
1993年8月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付少雄人物經歷

Ÿ 04/2021 – 至今: 擔任南京農業大學信息管理學院信息管理科學系系主任
12/2020 – 至今:遴選為南京農業大學碩士生導師
Ÿ 08/2020 – 至今:南京農業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信息管理科學系, 副教授
Ÿ 09/2015 – 06/2020: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與哥本哈根商學院聯合培養
Ÿ 情報學/信息系統專業碩博連讀

付少雄研究方向

用户行為;健康信息;信息系統;信息服務

付少雄研究項目

“行為風險視角下短視頻平台虛假健康信息治理機制研究”(2021-2024), 項目主持人。
“基於 UGC 大數據挖掘的社交媒體服務質量模型構建研究”(2021-2023), 項目主持人。
“面向超星圖書館用户的可持續使用行為研究”(2020-2021),項目主持人。
“信息生態鏈視角下在線知識社區用户貢獻行為評價及預測研究”(2019-2023),項目主要參與人。
“我國服務業信息化推進與保障機制研究”(2015-2018),項目主要參與人。
“總體國家安全觀下的互聯網信息行為規律及演化研究”(2017-2019),項目主要參與人。
“數字經濟下的智能化治理的未來路徑”(2018-2019),項目主要參與人。
“基於社交問答平台用户知識貢獻行為與服務優化研究”(2014-2017),項目主要參與人。

付少雄發表論文

發表 SSCI(Q1&Q2)、CSSCI、EI 論文60餘篇,多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並在 ASIS&T、PACIS、HICSS、ICA、JCDL 和 CSWIM 等頂級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
Ÿ Fu, S. X., Zhao, C., et al. (2022). Advancing Health-Related Abilities and Behaviors via Health Apps: A Large-Scale Survey from Self-Regulation Perspective. Internet Research (Forthcoming, DOI: 10.1108/INTR-09-2020-0485)
Ÿ Fu, S. X., Li, H. X., et al. (2022). Why discontinue Facebook usag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based on a push–pull–mooring framework.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Forthcoming, DOI: 10.1108/IMDS-12-2020-0709)
Ÿ Fu, S. X., Chen, X. Y., et al. (2021). Understanding 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mHealth app users from digital wellbeing perspective: Evidence from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fsQCA.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43, 101108.
Ÿ Fu, S. X., Chen, X. Y., et al. (2021). Exploring an adverse impact of smartphone overuse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via health issues: A 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perspective. Behavio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40(7).
Ÿ Fu, S. X., Jiang, Y. T., et al. (2020). Tell Me What You Want: Disentangling the Impact of Service Specification Option Repertoires on Service Performance in Gig Economy. 53r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Hawaii, USA
Ÿ 付少雄, 朱夢蝶, 等. 基於社會資本理論的在線醫療社區醫生知識貢獻行為動因研究[J]. 情報資料工作, 2022.
Ÿ 付少雄, 趙安琪, 等. 國外信息系統使用對用户健康負面影響研究綜述[J]. 情報資料工作, 2020(6).
Ÿ 付少雄, 陳曉宇. 知識網紅內容表現力的影響因素分析:以知乎為例[J]. 情報資料工作, 2019(6).
Ÿ 付少雄, 陳曉宇, 等. 新加坡高校的科學數據管理實踐體系[J]. 圖書館論壇. 2019(2).
Ÿ 付少雄, 陳曉宇, 等. 社會化問答社區用户信息行為的轉化研究——從信息採納到持續性信息搜尋的理論模型構建[J]. 圖書情報知識, 2017(4).

付少雄所獲榮譽

2021 武漢大學學術創新一等獎
2020 武漢大學優秀畢業生
Ÿ2020 武漢大學“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推薦人
Ÿ2019 文華獎學金特等獎
Ÿ2019 武漢大學國家獎學金
ŸŸ2019 武漢大學“全國優秀大學生共產黨員”推薦人
2019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優秀共產黨員
Ÿ2019 武漢大學優秀研究生
Ÿ2019 武漢大學一等學業獎學金
Ÿ2018 武漢大學“十大學術之星”
Ÿ2018 國家公派留學獎學金
Ÿ2018 武漢大學國家獎學金
Ÿ2018 武漢大學校級優秀共青團員
Ÿ2018 文華獎學金
Ÿ2018 武漢大學優秀研究生
Ÿ2018 武漢大學一等學業獎學金
Ÿ2017 武漢大學雷軍獎學金
Ÿ2017 武漢大學優秀研究生
Ÿ2017 武漢大學一等學業獎學金
Ÿ2016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青年學者優秀論文資助計劃
Ÿ2016 武漢大學優秀研究生

付少雄社會任職

Ÿ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青年編委
Ÿ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ICIS 2021), Associate Editor
Ÿ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PACIS 2021), Associate Editor
Ÿ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審稿人
Ÿ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審稿人
Ÿ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審稿人
Ÿ 《Social Media + Society》審稿人
Ÿ 《Internet Research》審稿人
Ÿ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審稿人
Ÿ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審稿人
Ÿ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審稿人
Ÿ 《Stress and Health》審稿人
Ÿ 《Health Information and Libraries Journal》審稿人
Ÿ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審稿人
Ÿ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審稿人
Ÿ 《AIS Transactions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審稿人
Ÿ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審稿人
Ÿ 《Data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審稿人
Ÿ 《圖書館論壇》(CSSCI源刊),審稿人
Ÿ 《信息資源管理學報》,審稿人
Ÿ 《數字圖書館論壇》,審稿人
Ÿ 《信息資源管理學報》,編輯,2017.02 - 2018.01
Ÿ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ICIS),審稿人
Ÿ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ECIS),審稿人
Ÿ Pacific Asi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PACIS),審稿人
Ÿ Americas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AMCIS),審稿人
Ÿ 電子商務國際會議(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WHICEB;國際信息系統協會附屬會議),審稿人
Ÿ 國際信息系統協會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IS),會員 [1] 

付少雄學術交流

Ÿ 芬蘭圖爾庫大學經濟學院(School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Turku)
Ÿ 芬蘭阿爾託大學商學院(School of Business, Aalto University)
Ÿ 德國Weizenbaum網絡社會研究所(Weizenbaum Institute for the Networked Society)
Ÿ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Wee Kim Wee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參考資料